课件14张PPT。语文三年级 下册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一、谈话导入,梳理全文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纸说说你对纸了解多少?《纸的发明》2.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检查反馈,认读生字。学富五车形容学问渊博。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册(2)分自然段读通课文。3.默读课文,质疑问难,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并想想还有没有什么问题。造纸术是怎么一步步改进的?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二、分类识记,书写生字左右结构的字伟保约验阿欧洲社上下结构的字录半包围结构的字存 1.观察归类三、细读体会,关注表达1.聚焦用词,体会精准。 (1)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语言的运用非常的准确,请大家找找,哪些词用得比较准确?①:“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中的“之一 ”能否去掉? ②:“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中的“极大”能否换词? 2.聚焦过程,体会生动。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1)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自读体会。(2)全班交流 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3)回归课文段落,朗读。(4)体会连续使用多个动词的作用。这样写比较生动具体,能体现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3.聚焦段落,体会谋篇。(1)默读课文,画找句子。(2)反馈交流 第4自然段总共三句话,第一句是写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第二句具体写了蔡伦如何改进造纸术,第三句写了这种造纸方法传承下来的原因。这一自然段是围绕着第一句话写的,找到了这句话就能概括这一段的内容。这就是“围绕着一个意思”构段的方法。四、综合实践,交流调整1.展示收集的材料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的课后已经布置了整理交流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练习,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自已收集的材料。中华传统文化离不开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事物,如丝绸、竹子、茶叶、汉字、指南针、筷子等,请上网收集相关资料。以“某某的来历(或发明)”为题,对这一事物进行追根求源。仿照《纸的发明》一文的写法,小组合作,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写一篇文章,介绍这个事物是怎么发明出来的。2.讨论还需补充的材料。3.尝试模仿介绍一种事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