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语文三年级 下册第六单元19剃头大师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1.理解“大师”。谈谈什么是大师?tì2.认读“剃”字,谈经历。剃“剃”还可以组什么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剃头”的经历。3.理解题意。说说怎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剃头大师”。二、初读课文 ,感知大意学习生字表 夺 虽 骂 仇 付 倍 件 鬼 刑 否 执biǎoduósuīfùbèiguǐmàchóujiànxíngfǒuzhí剃头 否则 仇人 习惯 胆小 受刑 双倍 虽然 噩梦 时髦
倒霉 被迫 跳蚤 监督 理发
耿耿于怀 夺门而逃写一写1.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理解词语。(1)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识记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同桌交流,联系上下文猜猜这些词语的意思。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说文中的小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细读课文 ,关注内容1.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 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从课文中分别找出写“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相关自然段。(1)圈出描写“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时动作的词语,边做动作边读相关句子。2.一边读一边想,比较“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2)画出描写小沙剃头时感受的句子,结合生活经验边读边想,理解句子意思。“最痛苦的是...跟受刑一样。”②理解“害人精”。①文中的“受刑”是什么意思? 受刑:遭受刑罚。这是个比喻性的词语,非常口语化。四、回顾全文 ,深化主题1.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呢?“剃头大师”是一种自嘲,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
以“剃头大师”为题目,不仅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深化文章主题,起到风趣幽默的效果。五、整体观察 ,写好生字上小下大上小下大,“虽”倒数第二笔略往上提。同偏旁的字,写时左窄右宽。同偏旁的字,写时左窄右宽。独体字,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