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6 11:1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的知识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本课设计紧紧围绕这一理念,让学生回顾什么是比例,比与比例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探究比例前项与后项的积的关系,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让学生经历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发现并概况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特色?:
? 让学生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
?学前准备?:
演算纸,课件。
一、回顾:
什么叫做比例?
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
借助学生储备的知识,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是否组成比例,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学生自主探究导入新知:
1、什么叫比例的项?比例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
学生自学书中的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归纳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了解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这一环节重点是哪两个是內项,哪两个是外项,告诉学生一点要认真。
揭示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
4、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设计意图:
学生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结论的可信度,让学生学会归纳总 结新知识。
5、探讨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比例。
三、达标测评
设计意图:
设计练习主要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思考的良好习惯,练习时让学生说出理由,还要求学生进行检验,这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设计题型充分体现梯度性,开放性,突出重难点,同时还要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

四、课堂总结: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哪些收获,请你说说。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