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6)(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6)(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8-31 20: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活动建议是: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依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了知识方面的目标“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制定了技能方面的目标“制作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这主要是帮助学生加强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鉴于本节内容十分突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还制定了相应的情感目标,以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设计思路
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微观水平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因此教学过程既要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又要强调教师的主导。教学内容要增加直观性,促进学生的理解。下面是本节的第2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学的设计思路。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习阶段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旧知,引起注意
        导学
  主动探索,获得知识           加工信息,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概括反馈   提问:“观察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回忆一下,细胞的主要结构有哪些?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什么功能?”
质疑:“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呢?”
介绍帕拉德对“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设想、采用的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过程。
引导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资料分析。
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总结出分泌蛋白合成的场所、运输的过程及能量的供给。
提问:在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有哪些膜结构参与?
引导观察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
讨论:有哪些膜结构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引导观察: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总结: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小结: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强调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正是通过细胞中各种结构(包括细胞器)在结构上的联系、在功能上的协调配合而形成统一整体的。   观察并回答问题,简要说出细胞组成及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倾听,获取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分析讨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注意膜结构的重要性。  结合各种细胞器协调配合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思考回答问题。
描述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明确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细胞膜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观察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相互联系的图解,理解细胞内膜结构间的关系。
明确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膜结构构成了生物膜系统,以及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在细胞内细胞器的分工合作。
完成练习。   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使学生认同科学研究成功的要素──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及技术手段的支持。
强调膜结构的重要性,为建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奠定基础。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获得知识。              
师生共同讨论,进一步掌握知识要点。
了解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w.w.w.k.s.5.u.c.o.m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