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新化中学
姓名:黄德
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教龄:16年
二、课题: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36页第九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九章第二节第二课时一一《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脏》下面,我将从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方法和资源的选择、教学的主要环节、流程及设计意图、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及反思课堂教学的情况等方面,说说本课的教学设想。
三、教学内容在“课标”中的地位和教学要求
本节教学内容以血液循环为中心介绍了血液的动力器官,所以本节知识是整个章节中最重要的,通过本节内容学习能让学生知道心脏对人生命的重要性,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如:心脏的功能对人体全身各个器官的影响,对人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心脏停止跳动将意味着什么等等。体育锻炼对人的心脏的影响和锻炼作用,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影响等。通过以上问题的提出,能让学生知道学校所安排的体育锻炼是有科学道理的,我们必须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减少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所谓生命在于运动。
四、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动物包括人的心脏比较陌生,认为“心里想”是说人的心是用来想事情思考的,这是学生对心脏的模糊认识。同时也对学生学习心脏这部分的知识产生不利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在家中杀猪宰羊的过程中见到过动物的心脏,对心脏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家长的讲解对心脏的知识有一定的积累,但大部分同学对心脏的功能、结构是非常陌生的。
五、教材及教学目标分析: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人体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两部分。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其中心脏是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动力结构,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这节内容的学习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知识基础。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3、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二)能力目标:包括(1)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2)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新鲜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思想教育: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四)教学重点分析:人体心脏结构和与其相连的血管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心脏是促使血液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重要动力器官,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因此,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是本节课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分析: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是由于心脏内具有瓣膜,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从而控 制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且,心脏瓣膜的位 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复杂,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因此,为本节课的难点。那么如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
六、教学的策略、方法和资源的选择
1、自学导思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2、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新鲜的猪心脏,媒体动画演示,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逐步将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引导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七、教学的主要环节、流程及设计
1、指导观察新鲜的猪心脏,图片和媒体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生物学的“统一”原理,并学会运用这种原理指导学习。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学生观察课件内容,老师举例说明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人体内血液流动也需要动力,这就是心脏。设问:那么心脏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使它能起到动力作用呢 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入新课。
其次,新知识传授(约35分钟)
(1)、学生活动:要求学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脏搏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胸腔透视图,心脏的位置。展示人体心脏外形图,观察心脏的形态,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
(2)、识别心脏的各个方位后,通过观察猪心脏的挂图结合课件,讲授心脏的结构。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再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同时设问: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 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及心脏壁的厚薄。然后结合人体心脏解剖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使学生明确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边不相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鲜的猪心脏,找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同时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肯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最后用课件展示心脏解剖图,要求学生写出心脏四腔及连通的大血管,加以巩固。这样,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使学生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
(3)、在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血管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我准备利用多媒体手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68页,通过指导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然后,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纵剖放大图,指导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紧接着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横剖面放大图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设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 通过观察与提问使学生明白心脏中有房室瓣和动脉瓣,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能朝向动脉开。在此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心脏瓣膜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课件展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动画图,显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方向与心脏瓣膜开闭的关系,同时设问:“同学们,从图中我们看到血液在心脏中是如何流动的 心脏瓣膜在血液流动中起什么作用 ”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而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 即心脏瓣膜能控制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也就是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样,通过多层次,多方向的反复观察和教学,难点被逐一突破。
2、通过以上的学习,教师接着可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 ”从而归纳出人体心脏的功能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然后又问:“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 ”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的教育。
3、最后是课堂小结:课件展示心脏解剖放大图,结合板书设计,请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我的板书设计见附表,这种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突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简洁明快,体现了板书设计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与艺术性。
附板书设计: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
一一心脏
左心房一一连通肺静脉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左心室一一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一一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一一连通肺动脉
2、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 房室瓣一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
动脉瓣一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
八、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及反思课堂教学的情况
下面我简要地说明一下,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优点,以及反思课堂教学的情况。
1、注重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模型、实物、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动与静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2、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设计中有大量的学生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通过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观察和思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教学过程中本着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思想,教学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转变自身角色为课堂教学的引导着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角色的转变有困难,还需要教师多花心思想办法去引导。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多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亲身的体验学习过程以及过程中的成功。让孩子们能健康的生活,快乐的学习。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