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教学设计肇源县新站镇中心校 王华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温度》。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课标》中可以发现,小学阶段学习负数只是限定在了解的层次,教材创设了从天气预报中获取信息的情境,旨在激活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现实生活实例,直观地认识负数,学会用正、负数简单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本节课通过研究正、负数的现实模型——温度,为下一节课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抽象出正、负数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负数,但负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学生都收看过天气预报,对零下温度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但仅仅停留在生活化的基础上。因此,本节课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成数学化知识。
教学目标:? ? ??1、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2、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3、会用带“﹣”的数表示零下温度,并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4、介绍负数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并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温度计。?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了,昨天晚上还刚刚下过一场大雪。你们在操场上玩时感觉怎么样啊?回忆一下本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穿什么服装?感觉怎么样?冷、热和什么有关系啊?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温度中的数学问题。(板书:温度)
二、探究新知
1、播报温度。
谁想当天气预报的播音员,大声地读出这几个城市的温度?(指名读天气预报,其他同学仔细观察,认真倾听)
听了小小播音员的播报,你有什么发现?(区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2、表示温度。
这一天,北京的温度是零下2℃—5℃,如果不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来说明温度,你还有什么办法表示这两个温度?
边描述要求边板贴:想清、写清、说清。
(1)学生独立画一画、写一写。(教师巡视)
(2)展示学生有代表性的作品,表扬学生的创意。
(3)师小结:我们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带“+”的数就是以前学过的除了0之外的数,“+”是正号,读作“正”,可以省略不写。带“﹣”的数就是在已经学过的数的前面加上“﹣”,就是负数,“﹣”读作“负”,这个“﹣”不能省略。(板书:正数、负数。)
同学们,你们还在哪见到过负数?(天气预报中、电梯中、计算器上、存折上等)
其实,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播放课件)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温度”直观地认识正、负数。(板书:直观地认识正、负数)
3、标记温度。
(1)认识温度计。
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手中的温度计,看一看温度计上有什么,温度计上的数字排列有什么特点,然后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小结:温度计水银柱的左上方的℃表示摄氏温度,右上方的。F表示华氏温度。接着教师介绍0℃的来历及零上温度、零摄氏度和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
(2)教师演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在温度计上的标记方法。
师提示: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时,正负号省略不写;看清一个小刻度表示的是1℃。
(3)学生独立标记温度,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交流。
师出示:看清、听清、问清。
找1名学生板前边演示边讲解剩下的4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标记过程,再找学生评议。
(5)在标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0。
课件出示发现的内容。
4、比较温度。
(1)说一说这三个温度分别表示哪个城市的哪个温度?
(2)学生用带“+”、“﹣”的数表示这3个温度。
(3)说一说哪个温度最低并将这三个温度排序。?三、巩固练习
85页“练一练”第一题。
说一说,-5℃和-20℃哪个温度低?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谈收获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游戏:巩固正数、负数和0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
调查全国部分地区同一天的气温。
六、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负数
——直观地认识正负数
正数
0
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