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2.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2.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26 20:3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对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解释和运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掌握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是热的不良导体。知道热的良导体金属吸热快,散热也快,热的不良导体塑料吸热慢,散热也慢。新课程中要求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 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因些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去感受科学的趣味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两件事:设计和制作。而对象则是保温杯,无论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去设计,再根据设计方案去制作保温杯。所以本教学设计立足于教学实际,通过提出质疑、交流讨论、假设、实践验证等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热的不良导体具有可以减慢物体热量散失的特性,了解和知道保温杯的设计原理;并能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通过设计实验,研究哪种材料保温效果最好。激发学生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突破和创新。
教学分析:
设计保温杯的活动,一方面是对本单元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意识到科学学习的目的也为了改善生活、服务、提升生活。这个活动最好事先让学生在家里设计和实践过,这样可以利用更多的材料,产生更多新颖而有效的方法,是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课上给每个学生一个塑料的一次性杯子,让学生想办法使得此杯子的保温效果最好,课上提供温度计和热水,当场进行检测。
【教学重点】经历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记录表。
【学生准备】个人平时喝水杯子、一次性杯子、毛巾、泡沫塑料等个人准备的材料。
【教学过程】
哪种杯子中的热水凉得最快?
1.同学们,你们平时用什么杯子来喝水?(学生思考并举例)
2.同学们,请把你喝水杯子拿到台面上来,观察下大家的杯子有什么特点。(现在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带杯子来学校喝水的习惯,通过4人为小组观察体会每个杯子特点,并交流汇报,引导到是什么材料做的)
3.同学们交流汇报都非常好,能够认识每个杯子的特点,那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种材料的杯子。 出示:陶瓷杯、塑料杯、不锈钢杯 4.下面我们将要进一项体验活动: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热水会凉得慢一些?(每小组摆出3个杯子,不用刻意要求每小组的杯子一样,不过统一要有盖子)
猜测
30秒
1分钟
1分30秒
2分钟
1号杯子
2号杯子
3号杯子
(这个活动先认学生根据自己已有认识和经验猜测哪个杯子凉得快一些,然后让他们用手分别触摸不动杯子的外壁,去体验每个杯子冷热程度。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在1分钟和2分钟分别去触摸教师演示的三个杯子冷热情况) 5.这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有些杯子会比较烫,而有些杯子不怎么烫呢?(让学生思考分析、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想法)如何证明你的观点?(这个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回想上一节课学习的“那个传热快”的活动)
6.出示:温度计,利用温度计来检验结果(回顾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平视,读数时不离开测量物体,不能碰到容器内壁。) 7.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二、做一个保温杯
(一)组织讨论:怎
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1.假如我给你们每个人一个一次性杯子,做一个保温杯,你会如何做?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小组讨论-——全班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发言整理板书)
(这个环节为什么要给一个一次性杯子呢,而不是各种各样的杯子、或者有盖的,就是想问题简单化。)
做一个保温杯
根据大家思考和交流情况,利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如果情况可以,和其它小组交换自己带来的材料),各小组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对比实验(每小组配备两支温度计):
开始温度
3分钟
降温多少
6分钟
降温多少
不同种方法做的保温杯(每小组)
一次性杯子
(控制好变量:温度相同,水量相同)
交流实验结果,汇报哪种保温方法最有效,说出理由。
全班交流:分析数据。
(通过实验和记录,学生获得了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载体;并且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什么?有什么新的想法?)
想一想:我们的保温杯能使热水始终保持原来的温度吗?(目的:有这个问题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保温”的含义——保温杯只能起到尽量阻隔热量传递,但事实上还是会发生热量的传递)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除非不断地进行加热)。
三、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分别说,互相补充)
四、拓展延伸:保藏冰块比赛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其中注明杯外的包装厚度不要太厚,保持在1-3厘米比较适中)。
课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保藏冰块比赛(下节课全班进行这个环节交流会,分享自己小组的果实)。
板书设计: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对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解释和运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掌握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是热的不良导体。
第一个环节:首先利用“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然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三个杯子的外壁,有什么感觉?”过几分钟再让学生测一测这三杯水的温度。这个活动里我觉得有两方面做得不够完善:1.小组派代表去触摸教师演示的三个杯子时间过短;2.应该把温度放在三个杯子中,一直在测三个杯子的温度,这样让学生感觉完之后,可以看看温度计。进行对比。这样更加容易理解那个材料做的杯子散热快,那个杯子散热慢,加深理解。
第二个环节:“做一个保温杯”的价值在哪里呢?我认为它的价值在于“让学生知道哪些方法能保温,哪种保温效果最好,用哪些材料来保温效果最好。”我利用一次性杯子进行实验,当时的设想是想容易进行测量。但是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学生都把整个杯子密封,然后再留个小口子放温度计。这样有个别小组的读数不容易读或者出现数据不准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