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
注意事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題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
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远离优雅写作,直面疼痛现实
江飞
①新世纪以来,文学发展日新月异、欣欣向荣。但我认为,在现实的疼痛面前
学似乎总显得有些羞涩和胆怯。真正直面问题,揭示当下人们生存状况、精神境遇的现
实主义精品力作,好像并不多。有些作家,有意无意地进行着一种不及物的、虚伪的
小我的甚至无关痛痒的“优雅写作”,仿佛与时代、与人心存在着隔膜。对他们来说,
最缺的已不是技术,而是活生生的经验和刻骨铭心的体验。这样的文学,是“无声的文
学”;这样的作家,是缺少担当的作家。
②作家要有担当,这是现实的要求,也是内心的诉求。作家阎连科曾说,“小说可
以疏远现实,可以在桃花源中漫步细语,但不能长久地漫步在现实的伤痛之外,不能长
久地面对现实的疼痛而无动于衷”,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是作家创作的沃土,作家创
作就是要表达一种在场感、疼痛感,要对人民的“现实的疼痛”有一种真诚持久的尊重、
关怀与抒写。
③有担当的作家,只有更深地走进现实内部,走进自己内心,并使这颗心长久地保
持对疼痛的敏感,才可能对人们遭遇的苦难感同身受。有担当的作家,他唯一应该做的
事情就是:重新发现、创造并确立一种新的秩序,并在这种秩序里,构筑起一个完整的
艺术世界。
④每位作家,都应位于他的时代、他的民族以及思想史的精神地图上;每住作家,
都应有独特的精神苦旅。中国近现代史上,不乏这样的作家,例如沈从文、王鲁彦等。
如今,一些既没有实在经验又缺少人文情怀的写作者,要么盲目跟风,在空调房里敷衍出
所谓的“苦难底层”,走一条抽象化、概念化和极端化的道路;要么迎合大众,满足于
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只管烹饪岁月静好的心灵鸡汤,而不顾价值判断、思想意蕴的缺失
高一语文第1页共10页
走一条拒绝深度、精神媚俗的道路。这样的写作,注定是授机的、肤浅的。换言之,
位有担当的作家,必须行进到生活前线去,潜伏到社会现场去,认真地发掘其中蕴藏的
精神价值和美学意义,生动地表达复杂深广的中国经验,真实地讲述变革时代的中国故
事
⑤作家不是人民的“代言人”,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观察者、阐释者和审美者。
方面,作家应最大限度地亲近他们,面对面地、心贴心地和他们对话,倾听他们心底
的呼声和要求,描绘出他们的现实处境、本真心态和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作家应有
颗“大心”,超越阶级、身份、题材的局限,以一种必要的热情、冷峻和修养,来从事
文学创作。此外,还需要重建现实主义立场,超越公共经验、审美趣味的制约和想象,
摒弃千篇一律的叙述方式和话语腔调,努力探求百姓生活的各种新的叙事可能,努力凸
显作家的个体风格、艺术气质和人道主义精神。
⑥概言之,作家应当是整个世界的回声,而不应只是个人心灵的保姆;文学应当是
人类真善美的共声,而不应只是个人放纵的低语。在文学的新时代,我们期待越来越多
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能够自觉地建立起自己的问题意识、
历史意识和形式意识,重新发现、创造并确立一种新的秩序。远离优雅写作,直面疼痛
现实。如此,才能创作出有力量、有筋骨、有血肉的现实主义精品力作,传达出更深厚、
更博大的时代精神和人性呐喊!
摘自201910.14《光明网》,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雅写作”是指一种不及物的、虚伪的、小我的、无关痛痒的、不能真正直面现
实问题的写作
作家要有担当,这是现实的要求。现实是其创作的沃土,作家创作就是要表达一种
在场感、疼痛感。
C作家只要走进现实、走进自己内心,并长久地保持对疼痛的敏感,就能对人们的苦
难感同身受
D青年作家更应该自觉地建立起自己的问题意识、历史意识和形式意识,重新发现
创造并确立一种新的秩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应最大限度地亲近人民,真诚地倾听、与之对话,在作品中描述其现实处境等。
B.作家要超越阶级、题材等局限,以一种必要的热情、冷峻和修养从事文学创作。
C.作家要重建现实主义立场,超越公共经验、审美趣味的制约和想象,探求各种新的
叙事可能。
D.文学是整个世界的回声、是真善美的共声;作家要有人文情怀,不能写小我,要直
面现实
高一语文第2页共10页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C(“作家只要走进现实”错,第3段“只有更深地走进现实内部”)
2.(3分)D(“不能写小我”错,第6段“而不应只是个人心灵的保姆……而不应只是个人放纵的低语”,意思为可以写,但不能只写“小我”)
3.(3分)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是关注底层人民生活苦难的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3分)B (B项“接近饱和,无更大销售空间”属无中生有;A.项在材料一图表1、2;
C项在材料二第2段、材料三第4段;D项在材料1图表2、材料二第1段。)
5.(3分)C(C项在材料三第6段“同时,电动汽车仍然需要国家扶一把,国家政策不能放手”;A项在材料三第1段、材料三第2段;B项在材料三第7段;D项在材料二第3段)
6.(3分)①要继续加大技术投入和全球合作,突破核心技术难点(如高性价比的电池技术,材料三第6段)。②放眼全球,在海外生产销售。③要与智能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或加大产品的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网联化)。④要重视并解决安全、续航里程、电池回收利用等问题。⑤制定非补贴性激励政策。
评分建议: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3分)D(应该是“表达出诗人在清贫生活中的坚守”)
8.(3分)B (无比拟手法)
9.(4分)①诗人创作出大量作品,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②诗人因不被理解而孤独,表达了苦涩与悲壮之情。
评分建议:每点2分。“诗人创作出大量作品”1分,“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1分;“诗人因不被理解而孤独”1分,“表达了苦涩与悲壮之情”中“苦涩”“悲壮”答出其一即可得1分。若答“诗人甘于寂寞,甘于淡泊的心境”可得2分。
10.(5分)①喻指后半生的开端;②诗人总结前半生的收获,并对后半生进行思考;③午后还没有到日落的时辰,依然有对生活和创作的热情与希望。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两点以上得5分。第②点答成“在人生的后半段要享受收获和成果”亦可;第③点答成“人生后半段要甘于淡泊,耐得住寂寞”亦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1.(3分)B
12.(3分)B(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
13.(3分)D(“命遂止”即命令于是作罢,可见建议被采纳了)
14.(10分)
(1)(5分)近年官吏贪污犯法,大多被处以黥刑和没收入官,但四方遥远,假如有冤枉或过度处罚的,怎么能够全部知道呢?
评分建议:“近岁”“犯赃”“黥籍”“枉滥”各1分,句子整体通顺1分。
(2)(5分)这样以后训练军队选拔将帅,在上游增加军队,牢固把守淮河流域,使长江以南地区先拥有不可撼动的形势。
评分建议:“谋”“师”“固守”“不可动”各1分;句子整体通顺1分。“淮甸”不译者不扣分。
【参考译文】
吕本中字居仁,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的曾孙、吕好问的儿子。年幼时聪明敏悟,吕公著十分喜爱他。吕公著去世时,宣仁太后和哲宗亲临祭奠,众多孩童立于庭下,宣仁太后唯独让吕本中进见,抚摸着他的头说:“孝于亲,忠于君,孩儿当以此自勉。”
绍兴六年,召赴朝廷,特赐他进士出身。阶州草场监官苗亘因贪赃败露,诏令处以黥刑,吕本中上奏:“近年来官吏贪污犯法,多被处以黥刑并没收财产,但四方遥远,其中或许有冤枉过度处罚的,怎么能够全部知道呢?以后觉察他是无辜的,即使想平反改变,又怎么能做到呢?希望斟酌用常刑处罚,不要让奸臣在后世以此为借口。”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
绍兴七年,皇上巡幸建康,吕本中上奏说:“当今的计策,一定要先为恢复大业,求取人才,体恤百姓的痛苦,讲明法度,在刑罚政事上周详审慎,广开直言之路,使人人能够向上传达想法。这样之后再训练军队选拔将帅,在上游增派军队,牢固把守淮河流域,使江南先有不可撼动的形势。等待敌人出现机会,可一举打败他们。如果只有恢复大业的志向,而没有相应的对策,国家的根基没变强大,恐怕会产生其他祸患。现在江南、两浙地区赋税日益繁重,乡里疲敝,倘若遭到水旱之灾,为非作歹之人暗地里发难,不知道朝廷怎样对付?近来劝说兴师问罪讨伐金国的臣民,不可胜数,从他们的言辞看固然十分合理,但考察实际情况却不可施行。大概进言的人,同朝廷的利害绝不相等同,进言没有实现,事情没有成功,便脱身离去。”又上奏:“江左形势险要之地如九江、鄂渚、荆南各地,应当驻屯重兵,用重臣把守。吴时称西陵、建平,是国家的边疆要地,希望精心挑选守将,以防备紧急情况,那么江南自守之计就齐备了。”
太监郑谌退休时特命复出,得到掌管军队的官职。吕本中说:“陛下进临江边,将有所作为,现在贤士大夫没有得到重用,隐藏山林的能人没有招来,却用郑谌为统兵官,这是为什么呢?”命令于是作罢。
绍兴八年,金国派使者前来讲和,有关部门商议对使者的供给,吕本中说:“使节前来,正当显示俭朴节约,客馆粮草供应如果很充裕令他们很欣喜的话,恰好会引发敌人兴兵侵犯之心。况且成败大计,原本不在此,关键在于我们的政治得失,兵力财力的强弱,希望诏令有关部门让供应不缺乏就可以了。”
(二)古代读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C “寄托了作者的孤寂凄凉之情”错,具体诗句的分析不能脱离对整首诗的整体把握,前面几联描写了豪华的船舫,满眼的荷花,潋滟的湖光,弥漫的香气,还有被吸引的翠鸟和蜻蜓,因而从整首诗看来,最后一联五月鉴湖的凉爽,带来的不是悲凉。
16.(6分)①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翡翠鸟窥视美酒,蜻蜓偷看歌女的景象。(1分)②选用翡翠、渌酒、蜻蜓、红妆等意象,(1分)画面色彩明丽,富有生机。(1分)③借景抒情,(1分)表达了宴饮游赏时的快乐、陶醉之情。(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2)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3)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8.(3分)A(一介书生:意思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莘莘学子:是指众多的学生。腥风血雨:风里带有腥气,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疾风骤雨:形容风雨来势汹猛,或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生死、利害放在心上。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庖丁观牛:化用成语“庖丁解牛”,庖丁解剖全牛,眼中看不见整头的牛,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19.(3分)C(根据上文以毛泽东为例的语句表述,可以选出)
20.(3分)D(原句的错误主要表现在搭配不当和逻辑语序不当。“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需要深入研读书籍,所以应该搭配“攻读”。“发现”与“创造”也有轻重之分)
21.(5分)科学家揭示人类胚胎染色质三维结构动态变化并发现CTCF蛋白的重要作用。
评分建议:如果写“中国科学家”亦可。
四、写作(66分)
22.(6分)
答题要点:
(1)理解“差序格局”的特点:( 1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①以自己(家庭)为中心;
②可大可小,有伸缩性;
③大小取决于自己(家庭)的社会影响;
④格局中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有亲疏远近。
(2)举例:(3分,例子要能够说明“差序格局”的特点,举一例、多例均可。)
示例:①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在周围划出一个圈子,也就是“街坊”。有喜事送红鸡蛋,有丧事要助殓,抬棺材。在这个圈子内,发生的事情与自家有关,超出范围则没有任何联系了。
②以贾府为中心,大观园里,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连宝琴、云岫,凡是拉的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待贾府衰落,树倒猢狲散,圈子就缩小成了一团。(若能在例子中解释出“差序格局”的特点亦可。)
23. 作文(60分)
材料分析:本次作文命题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做一个有温度的人。立足高一这一人生新的征程,采撷日常生活片段,加工锤炼,从而表达真挚、独特、深刻的情感体验,完成作文。同时注意考察书信的格式,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从何种角度立意行文,都要中心集中突出,文体结构完整清晰。
判分原则:
本次作文阅卷,坚持从试卷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以贯之的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从考生的写作基本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等维度全面评价。
1. 判分等级
一类卷54分以上;二类卷48~53分;三类卷42~47分;四类卷36~41分;五类卷24~36分;六类卷24分以下。
2. 评分量表:附后
3. 几点说明
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维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
②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36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特别提醒,书信格式要清晰完备。书信格式有缺漏,缺一处可扣2分,完全没有书信的格式扣5分。(书信结尾致意、颂祝语不是必需部分,视对象而言。)
4. 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仲裁老师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0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15分;400字左右,16~20分;500字左21~25分;600字左右,26~30分;700字左右,31~3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35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5分。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者1-5分内酌情扣分。
评分量表:
等级 语言表达 主??要??特??征??提??示
一 有特色,言近旨远,言简义丰,以小见大 文章有灵气和才气,行文清新自然,结构精巧独特。能选择个性化的素材巧妙展开,有独特的构思,有鲜活生动的细节,能传达某种独有的韵味,有一定的写作智慧。
二 通畅连贯得体,言能尽意 能扣住题意立意行文。文章有亮点,行文连贯,结构分明。能聚焦某个生活片段,主旨准确,有生活气息,有可读性。
三 通顺?言能达意 能围绕材料内容立意。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主旨明确,表达完整。
四 大致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处 基本能围绕材料内容立意。主旨大致明白,结构基本完整。
五 稚嫩拙劣,多有语病 审题不准确,貌似相关,实则无关,写作水平较差。
六 粗俗混乱 脱离题目要求行文,语言粗俗,逻辑混乱,写作素质低下。
PAGE
高一语文 第 2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