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视频)(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视频)(2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28 14:24:52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

明思宗·崇祯帝
一个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一段让人唏嘘的帝国往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专制帝国,既无法律又无法律的保卫机构,而由一个人由着一己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格统治一切。专制帝国的原则不是荣誉,而是恐怖和服从。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前 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明朝的灭亡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原因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后金的兴起
清的建立
起义的主力军
口号
建立政权
明朝灭亡
清兵入关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表现:①②③
结果

①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表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①皇帝: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不理政事,尽情享乐,四处游玩
好神仙
懒惰
奢侈浪费
在位30天
爱好木工
多疑惑
明神宗定陵,在位48年,20年不上朝,穷奢极欲,横征暴敛。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崇祯帝杀袁崇焕,自毁长城
明熹宗朱由校当政时期,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但朱由校不务正业,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一心沉浸在做木工里面。他自幼就有木匠的天分,技术十分的好,很多的能工巧匠做出的东西都不如他。朱由校整天的和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不仅制作木器,还盖小宫殿,所以被世人称为“木匠皇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表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②皇室内部:
③大臣:
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结果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明《流民图》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使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原因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材料:(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原因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②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
材料: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旱灾的情形
灾民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起义的主力军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名 字:李自成
称????号:闯王 政????权:大顺
生卒日期:1606年-1645
民????族:汉族(党项羌后裔)
年????号:永昌
主要成就:建立大顺,灭亡明朝
职????业:农民军领袖
别????名:李鸿基、李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口号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
均田免赋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建立政权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644年,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大顺先以西安为京师,随后曾迁至北京,领土一度囊括中原多个省之范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明朝灭亡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帝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
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后金的兴起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后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8月11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
1559年—1626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后金的兴起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八旗制度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清的建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爱新觉罗·皇太极
1592年----1643年
皇太极的一生就是四面开拓的一生,用“鹰扬天下”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其谋略包括精心谋划,继承汗位;一后四妃,笼络蒙古;松锦用兵,精于谋略;设反间计,除袁崇焕等,皇太极心计之深、谋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叹为观止。
——阎崇年先生在《正说清朝十二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在八大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称为四贝勒。皇太极12岁丧母,20岁带兵打仗,35岁登极,在位17年,52岁去世,是清朝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清兵入关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明朝灭亡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吴三桂,明朝辽东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
吴三桂(1612年-1678年)
吴三桂叛明降清
冲冠一怒为红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清兵入关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少年时多次随兄出征蒙古与明朝,屡建功勋。其兄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后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1650年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尊为成宗义皇帝,庙号成宗。
睿忠亲王多尔衮
1612年-1650年
多尔衮率八旗军与原明朝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从此一蹶不振。退出历史舞台! 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致死。


小结
政治:1、皇权与专制达历史新高;
2、首创内阁制;
3、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王朝。
军事:重修长城。
文化:1、八股取士;
2、文人市井小说大发展;
3、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科技著作众多。
外交: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3、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