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全球篇 2 陆地与海洋 复习课件
复习目标
1.能够根据所给资料(地图或数据)识别海洋和陆地,描述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所占的比例及分布特点。
2.能在地图上找到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南美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能在地图上准确找到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并能识别它们的分界线。
4.能在地图上识别5种地形类型,能判读地形图。
5.知道地球上海洋变陆地、陆地变海洋的实例,并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6.知道海底的地形构造。
一、三分陆 七分海
1.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3.七大洲: 四大洋:
知识点1 大洲和大洋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大洋洲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界限: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界限:巴拿马运河
界限:苏伊士运河
最大的洲 亚洲
最小的洲 大洋洲
最大的洋 太平洋
最小的洋 北冰洋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南极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北冰洋
包围北冰洋的大洲 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包围南极洲的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赤道穿过的大洲 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北美洲和欧洲
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 印度洋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 北冰洋
1.(2018·襄城区模拟)读四大洲轮廓图,下列关于这四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①、④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③大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洲
D.④大洲濒临三个大洋
知识检测
D
(2018·酒泉模拟) 读下图,完成第2~3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60°E
C.任意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D.图中四个半球从左到右依次是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3.关于图中大洲大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赤道穿过非洲、南美洲的大陆
B.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
C.七大洲中只有亚洲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
D.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C
C
4.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半球
B.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半球
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5.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B.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
C.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D.大洋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D
B
6.下列大洲中,赤道穿过的是( )
A.欧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7.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D
C
读世界格局分布图,回答8~9题。
8.图中A表示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图中①是哪一个大洲( )
A.大洋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B
B
10.科考队员小张于2016年11月初,随中国科考船“雪龙号”从天津出发,远赴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科学考察。如图是南极考察路线图,小张随科考船从天津到长城站,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
11.从青岛到欧洲西部的传统路线,依次经过的重要海上通道①②③④是( )
A.台湾海峡 马六甲海峡 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B.台湾海峡 马六甲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巴拿马运河
C.朝鲜海峡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D.朝鲜海峡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英吉利海峡
A
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读航程示意(如图),完成12~14题。
12.“青岛号”帆船环球航海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13.航行中经过的五带有( )
①北温带 ②热带 ③南温带 ④南寒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N大洲是( )
A.北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美洲
B
A
D
一、地形
高原:海拔>1000米
山地:海拔>500米,起伏很大
丘陵:坡度较缓的低矮山丘
平原:海拔<200米
盆地:四周为山地或高原,中部地势低平
山地是陆地的骨架
丘陵是发展林业、牧业与多种经营的良好场所
知识点2 地形与河湖
1.地形类型:
2.地形地势特点——以亚欧为例
亚洲:
地形特点: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欧洲:
地形特点:以平原为主
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部低
二、河流与湖泊
(1)水系和流域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人工运河——人工开凿
(2)河流的分类
水系
流域
(3)湖泊的分类
咸水湖
五大湖
鄱阳湖
洞庭湖
里海
咸海
青海湖
淡水湖
1.下列地形类型中,具有“海拔较低,地面平坦”特征的是(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D
2.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
知识检测
A
知识点3 海陆变迁
一、沧海桑田
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的例子: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在台湾海峡发现古河道遗址;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等。
二、大陆漂移学说
(1)提出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2)内容:地球上的各个大洲原来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学说
①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分别是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②各大板块是不断 的。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注: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位于亚洲,但属于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大陆也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④两大火山、地震带:
—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六
亚欧
非洲
印度洋
太平洋
美洲
南极洲
运动
交界
地中海
喜马拉雅
环太平洋
知识检测
(2017·山东聊城)如图为四个大洲的大陆轮廓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陆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被称为“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A
据图完成3~4题。
3.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地壳最活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A
C
5.北京时间2012年3月21日2时02分,墨西哥南部格雷罗州发生里氏7.6级地震,震中位于格雷罗州梅特佩克市东北52千米处,震源深度为10千米。如右图,墨西哥地震是太平洋板块和哪个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
D
知识点4 海洋
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的边缘
海
边缘海
内陆海
白令海、黄海、东海……
渤海、波罗的海……
1.边缘海与内陆海
2.海湾与海峡
海湾
海峡
水较深,水流较急且多涡流
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
风平浪静,泥沙易于堆积
一、海的分类
二、海底地形
大陆架 水深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
大陆隆
大洋盆地(海盆)
海沟
大洋中脊(海岭)
大陆边缘
三、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海洋资源
化学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能源
盐场
海洋捕捞、水产养殖、人工鱼礁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
近岸滨海带: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海盆:深海锰结核
潮汐发电、波浪发电
休渔期
资源类型
资源开发
保护措施
禁渔期
A
B
C
D
E
海平面
图中代号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
A ,B ,
C ,D ,
E ,
1.读下图回答并完成下列要求:
大 陆 架
大 陆 坡
洋 盆
海 岭
海 沟
知识检测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
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陆地海拔最低的洼地:死海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世界之最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