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2.1.1 对顶角、补角与余角七年级数学北师版·下册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了解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关系.
3.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对顶角、补角、余角等概念,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新课导入新知探究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和 两种.
2、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
3、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不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相交平行新知探究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 . ( )
(3)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 ( )×××新知探究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BCDO∠1和∠2有什么位置关系?一、对顶角图中还有没有其他对顶角?新知探究如图,
(1)指出∠1的边和顶点;
(2)把AO ,CO反向延长,得到 OB,OD ,形
成∠2 ,观察这两个角,它们有什么特点?(3)总结对顶角的特点.2143图中还有没有其他对顶角?一、对顶角有公共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新知探究1、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D有公共顶点,并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对顶角的定义:新知探究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是射线,则∠1的对顶角是 ,∠4的对顶角是 .∠AOD∠3新知探究请你观察图中∠1和∠2这组对顶角,
你发现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观察·发现∠1=∠2结论:对顶角相等.∠1是∠2的对顶角新知探究如图,直线AB与CD交于点O.
求证:∠1=∠2.探究对顶角性质:证明:因为∠1 +∠AOC =180°(平角定义),∠2 +∠AOC =180°(平角定义), 所以∠1 = ∠2 (等式性质).所以∠1 =180°-∠AOC, 所以∠2 =180°-∠AOC , 对顶角相等新知探究二、余角和补角两幅图中的∠1与∠3有什么关系?∠1 +∠3 =180°∠1 +∠3 =90°新知探究互补、互余的两角是否一定有公共顶点或公共边?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o,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这两个角互余.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o,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这两个角互补.2、问题:二、余角和补角1、定义:不一定互余和互补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它们的位置无关.新知探究练习1:85°13°27°37′90°-x°95°145°175°103°117°37′180°-x°85°35°不存在不存在新知探究练习2:
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解:设这个角是 x°,则它的补角是(180-x)°,
余角是(90-x)° . 根据题意,得180-x = 4(90-x),解得 x = 60.答:这个角的度数是60°.新知探究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1= ∠3如图1,∠ACB与∠DCE都是直角,证明:因为∠1 +∠2 =90°,∠2 +∠3 =90°, 所以∠1 = ∠3.所以∠1 =90°-∠2, 所以∠3 =90°-∠2,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证明.如图2,如果∠1=∠2,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图1∠3= ∠4等角的余角相等(证明过程参考上面的证明过程)新知探究同角的补角相等余角和补角的性质∠1= ∠3如图,∠1与∠2互为补角, ∠2与∠3互为补角,证明:∠2 +∠3 =180°, 所以∠1 = ∠3 .所以∠1 =180°-∠2, 所以∠3 =180°-∠2,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证明.因为∠1 +∠2 =180°,等角的补角相等课堂小结有公共顶点,并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对顶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o,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这两个角互余.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o,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这两个角互补.余 角:补 角:对顶角相等对顶角性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课堂小测C课堂小测20°课堂小测170°80°50°130°∠BOC课堂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