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
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量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判断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通过观察发现两种相关联系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1.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比和比例的意义;已学过的等量关系式。
2.原型:水的体积是随着高度变化的实验。
3.探究的问题:
(1)水的体积与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如何判断两个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我们以前认识了哪些数量关系?你能说出几个等量关系式吗?这些等量关系式还有哪些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规律。
二、探究与解决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设计“具体—归纳—演绎”三个环节。
1.具体
(1)操作演示
演示例1研究圆柱形水杯中水的体积随高度变化的实验:水的高度每增加2㎝,体积就增加50㎝2。
让学生计算出每组数据相对应的底面积,将数据填在的表格中。
(2)观察和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引发学生思考:
①水的体积与高度有关系吗?
②水的体积是怎样随着高度变化的?
③水的体积与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相互补充、质疑、完善。教师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明确水的体积和高度的关系:水的体积和高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水的体积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水的体积和高度的比值都相等,这比值也就是水的底面积,写成关系式
就是=底面积(一定)
(3)补充事例
再让学生研究一对其他相关联的量的关系,如路程和时间。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到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相等,即速度,写成关系式就是 =速度(一定)
2.归纳
(1)启发学生思考:依据上面的例子和分析,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同桌说一说,全班交流,互相补充与完善。
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充分说一说,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进一步概括出“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用字母表示出正比例关系式 y(一定),让学生说出x、y、k在上两个例子中分别表示什么?
然后追问:如何判断两个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3.演绎
(1)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例子。
(2)教学例2,先由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使学生发现,利用正比例图像不用计算,可以由一个量的值,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个量的值,让学生体会正比例图像的特点和作用,加深对正比例的认识。
三、小结与提高
小结学到的知识、方法以及学习的过程等,评价学习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