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认识面积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认识面积的含义,会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小方格进行面积比较。
在操作活动中,经历认识面积,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
重点
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教学过程: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提出观察教室物品的要求: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面积的含义。
1、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提出将课本封面与铅笔盒盖表面比大小的要求。
2、比较两个长方形纸片的大小。
3、揭示面积的概念。
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什么比较大?
师揭示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比较面积的大小。
1 、分别比较两组物品表面的大小。(课件出示)
2 、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大小。
3、交流比较的方法,可分为两个环节:
(1)学生个性化比较方法的交流。
(2)交流平均分成方格的比较方法。
提示: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每个图形各分成了多少个小格,比较的结果是什么?
(三)对比较的方法进行讨论。教师简单总结一下课堂上大家想出的比较方法。
说一说:这几种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边观察、边交流。。
学生说“课桌是长方形的”,教师要纠正为“课桌的面是长方形的”。
先让学生认一认、摸一摸哪是课本的封面,哪是铅笔盒盖的表面;再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重点说出是怎样知道的。
先让学生独立操作,剪下来,比一比。
再交流个性化的比较的方法。
通过比较,使学生直观看到黄色的纸片比蓝色的纸大。
让学生讨论,学生可能说得不准确,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评价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看法的机会。
对于“黄色长方形比蓝色长方形大,是指黄色长方形纸的面积比蓝色长方形纸的面积大”这一解释加以强调。
学生观察后比较。
学生先观察,并提问:你能用眼睛直观看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吗?
边交流边讨论能否得到一定的答案。学生比较后了解到,直接比较不容易看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学生在组内合作、交流,把两个图形分别划分成许多同样大小的方格,然后交流展示不同的分法。
1、把它们都分成边长是5毫米的小正方形;
2、把它们都分成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
学生可能说出:
观察比较、重叠比较、用画方格的方法比较等。
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表述的语言。
可以鼓励学生用“面积”描述课本封面、铅笔盒表面的大小。
学生如果说不出来,教师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告诉学生面积的概念。
如果学生中出现了平均分成小方格的比较方法,教师可利用课堂上这一难得的生成资源,让其他学生试着做一做;如果学生没有出现这种方法,让学生试一试。可进行必要的指导,如两个图形平均分的方格必须一样大小。
板
书
设
计
认识面积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整理张丽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