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会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2.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平衡力,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3.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知识网络】
/
【典型例题】
类型一、力和运动
/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不平衡
C.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一定越大 D.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答案】D【解析】物体不受力(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不一定静止,故A错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因此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可能平衡,故B错误;C、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惯性与物体速度无关,故C错误;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D正确;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惯性、力的作用效果等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举一反三:
【变式】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B.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C.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一定不改变
【答案】D
类型二、综合应用
/2.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5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小明将推力增大到30N时,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
【思路点拨】(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滑动摩擦力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压力大小,二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答案】20;10
【解析】(1)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箱,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20N。(2)若小明将推力增大到30N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木箱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因此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仍然为20N,所以木箱受到的合力大小F合=30N-20N=10N。
【总结升华】木箱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要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当推力改变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否变化,就要从摩擦力的决定因素去分析。
举一反三:【变式】(多选)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块A相对长木板是运动的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D.拉动速度变化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答案】ACD
/ 3.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将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的砝码时,物体M能以速度v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左、右盘中的砝码不变,要让物体M能在水平桌面上以2v的速度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左盘中再加上砝码,所加砝码的重为(吊盘重、轮与细线间和轮与轴间摩擦不计)( )
/
A.1G B.2G C.3G D.4G
【思路点拨】首先由受力分析明确物体M受力情况,由M的运动状态可判断M受摩擦力的大小;当M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时,摩擦力方向同时发生变化,根据压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变化确定摩擦大小变化;最后根据物体始终受力平衡可求得左侧应加砝码。
【答案】B
【解析】当物体M恰好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平衡,因此物体所受向左的摩擦力与物体受到向右的合力相等,即:f=2G-G=G。若物体向左匀速运动时,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不变,物体受到三个力,水平向右的拉力2G、水平向左的拉力G+F、水平向右的摩擦力G,受力平衡列方程:G+F=G+2G,所以F=2G。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重点是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判断,明确一般情况下,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所受的总阻力为f,人和伞重分别为G人和G伞,它们的关系是( )
/
A.G人=f-G伞 B.f+G伞=G人
C.G人+G伞>f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A
/4.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为1kg,物体B的质量为3kg,用水平力F把A,B两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不动。这时物体B的左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右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A物体的左表面光滑)。
/
【思路点拨】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A保持静止状态,首先分析A的受力情况,求出A受到的摩擦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求出B的左表面受到的摩擦力。B保持静止状态,分析B的受力情况,求出B右表面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9.8;39.2
【解析】(1) ;
(2)对物体A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A受到重力和物体B对A的摩擦力,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平衡条件可得: 受力分析如甲图所示。
(3)方法一:“隔离法”①对A受力分析,图甲。②B在竖直方向上受到3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A对B的摩擦力、墙壁对B的摩擦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竖直向上,大小是9.8N,所以B左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竖直向下,大小是9.8N。B静止,这三个力是平衡力,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力合力为0所以B右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法二:整体法:对A、B整体受力分析,A、B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墙壁对B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物体A、B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内力,整体法受力分析时不用画出)。如图丙所示。
提示:A的左表面光滑,所以A左表面不受摩擦力。
/
【总结升华】题目主要考查了,受力分析。把A和B两个物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根据物体处于平衡态,列出平衡方程,求解。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CD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N,A、D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别用1000N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求、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 /
【答案与解析】先以ABCD整体为研究对象,如图甲所示:整体所受重力:/,A的左侧(即整体的左侧)和D的右侧(即整体的右侧)各受一个向上的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知:/,则/。再以AB两块砖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AB总重力为/,由平衡条件可知,A左侧的静摩擦力 /,故B的右侧不受摩擦力。若以CD为研究对象如图丙:同理可得C的左侧不受摩擦力,因此,BC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
/5.关于二力平衡,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B.只要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C.只要两个力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D.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答案】D
【解析】本题由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判定:两个平衡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解答:解:如果二力平衡,那么这两个力必须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是一道基础题,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基础
类型三、实验探究
/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思路点拨】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两个物体接触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之间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离。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2)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平衡;将木块换成小车,减小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解析】(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木块还受平衡力的作用,木块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木块和桌面之间产生了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向左的拉力和摩擦力与向右的拉力是平衡力。要避免这种现象要减小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用小车代替木块,用光滑的水平面代替桌面等。
【总结升华】装置中如果用小车代替木块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比较典型,一定要掌握。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图。应该把小车放在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你认为她是根据 的现象来判断F1、F2是否平衡的,接着她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验证两个力平衡时是否 。由上述实验可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
【答案】光滑;小车是否静止;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一条直线上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关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2.如图所示,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
/
A.大小是否相等 B.方向是否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如图所示,木箱重600N,小明用F=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推力增大到240N时,此时的摩擦力为( )
/
A.600N B.200N C.240N D.大于200N小于240N
4.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
5.如图所示,用电子天平测得一个钩码的质量是200g.若在钩码顶部固定好一根细线,并用手竖直向上提拉细线,在提拉细线的过程中,钩码始终不离开电子天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钩码受力的合力始终等于0 B.钩码受力的合力可能不为0
C.电子天平的示数可能会超过200g D.电子天平的示数始终不为0
6.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匀速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甲物体用细线挂在左边竖直墙上,现用力把乙物体从右端匀速拉出来,所用力F=15N,则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
A.f甲=0,f乙=15N,方向都向左
B.f甲=f乙=15N,方向都向右
C.f甲=15N,方向向右,f乙=15N,方向向左
D.f甲=f乙=15N,方向都向左
8.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9.如图所示,小明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如果绳子重力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
A.小明所受的合力为零 B.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明一定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小明的运动状态是不变的
10.如图所示,用两块位于竖直面的平行正对的木板A、B夹住木块C,使木块C处于静止状态。木块C所受重力为G,木板A、B对木块C的压力分别为F1、F2,木块C对木板A、B的压力分别为F3、F4,木板A、B对木块C的摩擦力均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G与F1大小相等 B.G与f大小相等
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1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二、填空
1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
二力平衡时,它们的合力大小等于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 状态或
状态。
12.把衣服抖动几下,能把粘在衣服上尘土斗掉.这是因为抖动衣服时,尘土由于 ,还保持原来的 状态,所以尘土和衣服分离开。
13.起重机,吊着5×103牛顿的物体,当物体静止时,钢丝绳的拉力 5×103牛顿。当物体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 5×103牛顿,当物体匀速上升时,钢丝绳拉力 5×103牛顿。(填大于,等于,小于)
14.如图所示,为用筷子提米实验,杯中装满米,再加少许水,压紧。过一会儿提起筷子,米和杯也被提起是 作用的结果。筷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 。
/
15.在图所示的状态下,物体A重为30N,物体B重为20N,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则上面的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为 N,下面的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为 N。
/
1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
状态。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
三、画图与实验探究
17.如图所示,木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受外力作用突然减速时,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请在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标出木块滑行的方向,并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
18.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 (1) 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19.小娅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得出一个结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如果撤消这个力,物体的运动就会立刻停止。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娅的结论是不正确的。简述其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四、解答
20.飞机向灾区投放救灾物资时,为了保证物资投放到位,总是要提前投放。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呢?
21.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球受到的重力为G。球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是k。如图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风速的大小,使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由静止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B
【解析】(1)重60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木箱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在水平方向受推力和摩擦力作用,二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等于推力,即200N。(2)如果作用在木箱上的水平推力为240N,木箱作加速运动,由于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因此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4.【答案】D
【解析】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称之为静摩擦;当物体发生滑动是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故B错误;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慢,故C错误;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仍将落回原处,故D正确。
5.【答案】A
【解析】由于钩码始终不离开电子天平,始终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钩码所受合力始终为0,故A正确,B错误;钩码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N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G=F+FN,则FN=G-F<G,则电子天平的示数要小于200g,故C错误;当F=G时,FN=0,天平示数为0,故D错误。
6.【答案】C
【解析】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就大。与速度无关。难以推动,说明受到的摩擦力不同,不能确定难以推动的物体质量就大,惯性就大。汽车刹车,停止运动,人的脚随之停止运动,而身体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故向前倾倒。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
7.【答案】C
【解析】乙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地面是光滑的,乙和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所以甲对乙的摩擦力和乙受到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大小为15N,方向水平向右,根据平衡力的特点,甲对乙的摩擦:f=15N,水平向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的摩擦大小是15N,水平向左,乙对甲的摩擦大小是15N,方向水平向右。
8.【答案】B
【解析】手套表面有凸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给齿轮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B符合题意;运动鞋底有鞋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C不符合题意;用力握紧球拍,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D不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因为小明静止不动,所以小明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故合力为零。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小明静止不动,所以小明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小明的运动状态是不变的,正确,因为小明受平衡力的作用。
10.【答案】CD
【解析】物体C,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重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故G=2f;故A错误;物体C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重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故G=2f;故B错误;物体C,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C受到木板A对它向右的压力F1和B对木块C向左的压力F2,二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木板A对木块C的压力F1和木块C对木板A的压力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体现了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故D正确。
二、填空
11.【答案】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0;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2.【答案】惯性;静止
13.【答案】等于;等于;等于
【解析】当物体静止时,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所以钢丝绳的拉力等于5×103N;当物体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自身的重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钢丝绳的拉力等于5×103N;当物体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自身的重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钢丝绳的拉力等于5×103N。
14.【答案】摩擦力;竖直向下
【解析】米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筷子对米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米静止处于平衡态,米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时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筷子和米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所以米对筷子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15.【答案】50;20
【解析】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
下面的绳子对物体B的拉力和对物体A的拉力大小相等: ;
对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下面的绳。
/
16.【答案】静止;2;0
【解析】从图乙中可以看出,t=1s时物体的速度为0,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从图丙中的v-t图象上可以看出物体在4s-6s之间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而从图乙中的F-t图象上可以看出,水平推力F=2N,根据二力平衡,此时的摩擦力f=2N;故t=5s时,f=F=2N;此时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所受的合力为0。
三、画图与实验探究
17.【答案】 如图所示:
/
【解析】(1)小车突然减速后,木块相对于平板向前滑动;(2)木块受重力G、支持力F、摩擦力f作用,示意图如图所示。
18.【答案】(1)相反;钩码个数(2) 不能;二力平衡的两个力的方向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3) 将卡片分成两半(4) A19.【答案与解析】将一小球用力抛出,小球在力的作用下将会运动,当小球离开手以后,小球将不再受力的作用,但是小球由于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可以证明撤销推力后,物体并没有立刻停止;因此小娅是错误的。
四、解答
20.【答案与解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物资与飞机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当物资被投放后,由于物资具有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不变,会仍然向前飞,如果在正上方投放,物资会飞到投放点的前方,所以为了物资投放到位,总要提前投放。
21.【答案与解析】当杆水平放置时的压力等于重力,摩擦力为:;由于小球匀速滑动,所以风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即风力为:;当杆竖直放置时,风力大小不变,仍为,所以此时压力为:;
根据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可知此时摩擦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