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茉莉花(东北民歌)》 人音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茉莉花(东北民歌)》 人音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1-28 09:0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茉莉花(东北民歌)》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芬芳茉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两个课时。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今天的音乐课讲授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根据课本的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江苏版、东北版和河北版的《茉莉花》和《东边升起月亮》编排在一起,上了一堂欣赏课。
二、教学目标
1、聆听不同题材、体裁、结构、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与形态,感受音乐情境的美,喜爱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2、了解民歌体裁、演唱风格、曲式结构、表演形式等知识,能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歌唱。
三、教学理念与教学思路
以音乐为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合作、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式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去探索音乐的语言。《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将音乐、图片、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特地以课前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营造氛围,再通过对茉莉花的了解导入新课,进一步通过讲述歌剧《图兰朵》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进而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再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同时,尽可能的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及对《茉莉花》风格的认识了解。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听、问、看
1、教师播放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
2、问:刚才听到的音乐你熟悉吗?是什么?把你了解的茉莉花的形态、色彩描绘一下。
3、看:课件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的图片。
(二)欣赏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片段《东边升起月亮》。
1、歌剧简介:关于江苏民歌《茉莉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
2、播放歌剧《图兰朵》片段和《东边升起月亮》的音乐。
⑴学生听老师讲故事。
⑵听歌剧音乐。
(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于感受和鉴赏领域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唱歌曲《茉莉花》。
1、聆听全曲。
2、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全曲。
3、你感受到这首歌曲是什么样的风格?
4、播放江苏风景课件。
教师:学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后,想不想欣赏江苏的风光。
5、你能把自己总结出来的歌曲风格用歌声表现出来吗?
6、教师播放歌曲范唱。
7、教师分组检查演唱效果。
⑴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用“lu”模唱旋律。
⑵学生轻声试唱歌词。
⑶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婉转、柔美)。
⑷欣赏江苏风景。
⑸学生轻声跟范唱带试唱。
⑹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感受茉莉花的柔美、细腻与江南的人文风情也有关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四)拓展欣赏(感受与体验多样《茉莉花》)
1、欣赏人声、器乐《茉莉花》片段(黑鸭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演奏、萨克斯演奏)
教师:由于人们的喜爱和民歌的变异性,有了很多版本的《茉莉花》。
2、播放宋祖英悉尼歌剧院演唱会视频片段。
教师:《茉莉花》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还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在多种重要场合都要奏响它。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地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全世界。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
⑴学生欣赏人声、器乐《茉莉花》片段。
⑵欣赏宋祖英演唱视频。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不同风格,了解民歌的变异性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情动于中,有感而发,表达自己对《茉莉花》的感悟。)
(五) 小结:《茉莉花》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如《茉莉花》一般美的民族音乐。期待着有一天在你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从你们的心田飞向世界!让我们再次高歌《茉莉花》。并在歌曲结束时随音乐离开教室。 再次有感情地演唱《茉莉花》。
六、板书设计
《茉莉花》
江苏民歌
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风格
教学反思: 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认识茉莉花,了解茉莉花,然后通过《茉莉花》的传说引出《东边升起月亮》,并介绍中国民歌《茉莉花》也随着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享誉世界。让学生初步感受茉莉花的旋律,并回答问题引出本课课题《茉莉花》,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知识点,初步了解《茉莉花》及小调民歌特点,使学生初步感知细腻柔美的江南风情,并感受歌曲的情绪。由于茉莉花的旋律学生非常熟悉,教材中的曲谱较为简单,学生很快掌握歌曲旋律。整节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只有在歌曲结束句的演唱上,由于学生气息运用不是很到位,有个别学生遇到了演唱上的困难。教师要在这里给予学生更多演唱方法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