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28 11:4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而实行
B.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5个省级自治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民主改革
C.进行三大改造
D.实行赎买政策
3.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以下对图片所反映史实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图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B.图二: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
C.图三: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D.西藏自治区的建立有利于上述成就的取得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代。“新”的主要表现是(  )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 
②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材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B.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C.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D.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
6.右图是“香港回归祖国”周年纪念邮票,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不包括(  )
A.1997 年香港回归
B.香港回归祖国后繁荣稳定
C.2017 年是香港回归祖国 20 周年
D.香港回归祖国得益于党的对外开放政策
7.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主要是考虑了(  )
①三地的现状 
②三地的历史 
③三地与内地(大陆)的差异 
④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9.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其重要意义有(  )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有利于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10.下面两张邮票反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方针或政治制度是(  )
A.“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下列对自治区、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是依据我国国情而设定的
B.都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自治权
C.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只在经济方面
D.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可以自主选择社会制度
12.根据2001年的有关统计,支持两岸统一的台湾民众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18.9%上升到24.4%,赞成“一国两制”的台湾民众从3%上升到15%。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得到了台胞的普遍认可
B.支持两岸统一成为时代主流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国家统一作出贡献
D.港澳回归有助于推动两岸统一
13.“海基会”“海协会”“九二共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关键词反映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香港回归 C.海峡两岸关系日益密切 D.澳门回归
14.1993年台湾一位有识之士指出:“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
A.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B.“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推动了台湾向大陆靠拢
C.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D.世界经济中心开始从美国转移到中国
15.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和平民主、平等协商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台湾同胞自主选择社会制度
D.两岸同胞齐心协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民族关系的处理对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从A可看出唐朝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从B可看出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两种政策(制度)有何相同之处?(4分(2)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的意义是什么?(2分)
(3)完成下面名片的填写。(4分)
青藏铁路
修建原因:青藏公路运输能力有限,制约了西藏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
通车时间:
起止地点:青海西宁通往西藏拉萨。
作用: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课标活动建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解放西藏的决定,命令人民解放军准备向西藏进军,同时通知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来北京谈判。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宣传画
一定要解放台湾
材料三
图一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图二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为解决西藏问题采取了哪两种措施?结果如何?(3分)
(2)材料二图片表达了党和政府怎样的愿望?后来,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2分)
(3)据材料三,写出与图一、图二相关的史实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4分)
(4)以上图文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什么?(1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 坚持正确的祖国观、 民族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习近平同志新疆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1983 年,邓小平提出: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等等。
●1995 年 1 月,江泽民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005 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
●2015 年 11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我国的省级自治区。(2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重要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2015 年,国家几位领导人对台湾问题的态度有何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4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5 分)
19.〔2019·襄汾二中周测〕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任务一 【统一构想】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方面祖国统一观念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1)材料一中所说的“理论”是指什么?它是由谁提出来的?(4分)
任务二 【成功实践】
材料二
(2)上图中两地成功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任务三 【展望未来】
材料三 在接受《华盛顿邮报》资深副主编专访,被问到大陆方面是否给出要求承认‘九二共识’的期限时,蔡英文回应道:“台湾政府不太可能违反民意,去接受对方设的期限。” 这是蔡英文首度正式拒绝“九二共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前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不利因素有哪些。(5分)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2分)

答案
1.C 2. B 3. D 4. D 5. B 6. D 7. D8.B 9. A 10. A 11. B 12. D 13. C14.A 15. B
16.(1)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都重视少数民族,都追求各民族共同发展。
(2)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通车时间:2006年。作用: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17.(1)措施:军事上向西藏进军;政治上与西藏地方政府进行谈判。结果: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愿望:解放台湾,统一祖国。构想:“一国两制”。
(3)图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图二: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8.(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列举出任意一个即可)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变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提出武力解放台湾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具体化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为此付诸实践,从始至终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1)“一国两制”。邓小平。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的支持;“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答出任意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3)不利因素: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岛内“台独”势力的阻挠。
(4)坚持“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引;坚决抵制“台独”分裂势力;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