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 一家陕西人在纽约唐人街开了家餐馆,儿子当服务生,老妈管收钱,老爸做大厨。
某一天,店里来了个老外,点了个套餐,吃到一半, “咣当” ,把汤碗打了。
儿子跑过去看了一下,说:“碗打了!”
老外想:“one dollar ……”
老妈听见声音,也过来看,见地上有个破碗,问: “ 谁打的?”
老外想:“ three dollar?……”导入 五大三粗的老爸,手持菜刀站在餐厅里,老外一看,心跳加速,血压急升,但更让他心碎加崩溃的是老爸的一番话。
老爸对着正在加热炉上舀汤的儿子说: “烫,少盛点儿!”老外: “ten thousand……” 老外以惊人的速度从口袋中掏出钱包,把里面所有的钱倒在了桌上,然后像刘翔一样往门口狂奔…… 儿子说:“他打的!”
老外想: “ten dollar?!……”
老妈又说: “还得打一碗!”
老外想: “hundred and one?!?!……”
老爸正在厨房切菜,听见外面的声音,赶忙跑出来看怎么回事。忙乱中,忘了把菜刀放下。碗打了one dollar 谁打的他打的还得打一碗烫,少盛点儿three dollarten dollarhundred and oneten thousand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一节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引子概说: 引子至少表明了汉语的如下特征:
1.汉语的文字表意是丰富的。
2.汉语的句子表述是含蓄的。
3.汉语的文意理解具有多样性。我们的母语----汉语广义: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 。狭义: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语言。考考你按照语言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上是否具有共同点分类,可以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
语系——语族——语言——方言——次方言
你知道自己所说的语言的谱系吗?考考你汉语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你知道多少?——雅言(春秋)
——通语(汉)
——官话(明)
——国语(辛亥革命后)
——普通话(新中国成立后)活动全解:
比尔为什么会闹笑话?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杯子 被子汉语有区别意义的声调“男狗”“女狗”涉及词语的搭配我给了他一刀汉语中量词的用法:动量词一般出现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的量;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量。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
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2.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1.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
2.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
3.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现代汉语的特点相对于单纯词来说,合成词就是由几个语素构成的词。 并列式——劳动
偏正式——足球
动宾式——化石
主谓式——日蚀
补充式——缩小
附加式——小说
名量式——花朵
重叠式——娃娃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1.词没有形态变化
2.虚词重要而丰富
3.语序的作用重要现代汉语的特点练习1.判断下列虚词使用的正误,总结使用规律
(1)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2)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不看见你。
(3)我一直对战争没感兴趣。
(4)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表示已发生的的情况用“没” ,表示经常性的情况用“不”。汉语缺少词的形态变化。即动作的时态不是由动词本身来表示,而是通过时间名词、时间副词、时态助词或上下文特定的词语来表示。表示已发生的情况用“又” ,表示未发生的情况用“再”。练习2.判断下列虚词使用的正误,总结使用规律
(5)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
(6)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7)我没听清楚,请又说一遍吧。
(8)别着急,又等一会它就回来了。1、在一个村子里住一对老夫妻。
2、她马上拉妈妈的手到小卖部里去了。
3、他们正吃饭着的时候外边下起雨来。
4、我看见老师正在操场上跑步着。
5、我昨天感冒了,老流了鼻涕。
6、吵架过后,他请求了我原谅他。
7、我在大学学习时打乒乓球过。
8、来中国后我一次也没有回日本过。让人头疼的“了、着、过”练习3.判断下列虚词使用的正误,总结使用规律
(9)你用汉语还是用英语讲都可以。
(10)他每天晚上十一点钟还是一点才睡觉。
(11)你喝点什么?啤酒或者可乐?
(12)你们是明天回国或者后天回国呢?
一般陈述句中应该用“或者”,疑问句中要用“还是”汉语有一部分虚词的用法要受到句子类型的限制,比如“或者、还是”就是这样。外国人在使用这些虚词时,常常忽略句式的区别。“平江 李次青 元度(字)本书生,不知兵。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国藩大怒,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曾幕中有为李缓颊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 清朝有个王少香,学习写诗(这应该是好事),但他连平仄都搞不明白。好在他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他的父老乡亲,没有几个人懂得文墨,人们觉得他能写几句诗很了不起.十个,百个,千个,万个的捧,他就觉得自己真的是诗人了。
有一年,“诗人”到了北京。仍然保留着爱写诗的习惯,而且动不动就赠人一首.后来他的作品传到了李九溪那里,看后他批了“放狗屁”三字。
有人见了说:"你骂人怎么这么狠呢?"李九溪说:"这可是第一等评语啊!还有二等三等呢,那才叫恶骂呢?" 这下人们可糊涂了。
李九溪解释说:“‘放狗屁’是说人偶尔放了个狗屁,其中还有人味,所以是一等评语.第二等是‘狗放屁’是狗而不是人了,好在这狗屁不多,不是终日放屁,列第二等.第三等则是‘放屁狗’,以放屁得名的狗,就全是狗屁了。"
练习.比较语序他耐心地做他的工作。
He did his work patiently.
她恰好站在我后面。
She stood exactly behind me.
这是昨天来看你的那个男人。
This is the man who came to see you yesterday.
你正在读什么呢?
What are you reading?
他一句话也没说。
He didn’t say anything.
He said nothing.他耐心地做他的工作。
He did his work patiently.
她恰好站在我后面。
She stood exactly behind me.汉语中的副词只能放在动词前面
英语里可以放在动词前面、动词后面或宾语后面,后两者更常见这是昨天来看你的那个男人。
This is the man who came to see you yesterday.汉语中的定语只能放在名词前面
英语里形容词短语和从句作定语基本上都要放在所修饰名词的后面你正在读什么呢?
What are you reading?
他一句话也没说。
He didn’t say anything.
He said nothing.在特指疑问句中,英语的疑问词要前移到句首,汉语的疑问词则不需要移动。汉语在表示“完全没有、完全不”意思的否定句,“一… …”要提到谓语前面,而英语中的“anything nothing”仍放在动词后面。1.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2.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不看见你。
3.我一直对战争片没感兴趣。
4.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
5.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
6.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7.我没听清楚,请又说一遍吧。
8.别着急,又等一会儿他就会回来。品味练习二、”不≠没”,”又≠再”2、同一个意思,可用肯定的语气表述,也可用否定语气表述,但语气的轻重、强弱有区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表达效果好的一组是???(????)???①钥匙这东西不很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备几个在那儿。???②钥匙这东西太小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备几个在那儿。???③任何时代,每个人的认识都不能不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④任何时代,每个人的认识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使用否定句,表意有问题的是(??????)?? A.谁也不能否认太阳不是围着地球转。?? B.“生产应搞上去,人口应降下来。”我并不认为这句话不是没有根据的。?? C.难道家长不应该阻止孩子躺着看书??? D.香港回归的那天晚上,亿万人民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B C品味练习二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A一去二三 ( ), 烟村四五 ( ),亭台六七 ( ), 八九十 ( )花。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量词,2.分析量词在该诗中的表达作用里家座枝 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图,一至十十个数词和量词的巧妙结合,使该诗形象丰满,朗朗上口。一去二三里 (宋) 邵康节课后练习:修改病句请尝试修改下面的句子:
①出海归来的渔民们满怀着丰收的喜悦,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走回炊烟袅袅的渔村。
②星期天,我们全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丰富多彩的农业展览馆的展品。
③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④傅雷先生谈到自己十三岁开始学习法文的经历时说,老师既有教的方法问题,也有自己念得不用功的原因,因此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有点儿”和“一点儿”都可以表示程度不深,但用法不同。请比较下面几组形容词作为谓语的句子 ,判断使用正误,并找出在形容词谓语句中的使用规律。(1)东西有点儿贵/不贵。
东西一点儿贵/不贵。
(2)东西有点儿便宜/不便宜。
东西一点儿便宜/不便宜。
(3)房间有点儿干净/不干净。
房间一点儿干净/不干净。
(4)房间有点儿脏/不脏。
房间一点儿脏/不脏。
(5)请你慢有点儿。 请你慢一点儿。
(6)你有点儿慢。 你一点儿慢了。使用正确:
(1)东西有点儿贵。 东西一点儿不贵。
(2)东西有点儿不便宜。 东西一点儿不便宜。
(3)房间有点儿不干净。 房间一点儿不干净。
(4)房间有点儿脏。 房间一点儿不脏。
(5)请你慢一点儿。
(6)你有点儿慢。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语词语搭配的特点。
首先通过语感判断正误。
从正误句的对比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1)词语搭配的语序特征。“有点儿”只能放在形容词之前;“一点儿”既可以放在形容词之前,又可以放在形容词之后。(2)词语搭配的选择限制。“有点儿”在形容词前时,既能修饰形容词的肯定形式,又能修饰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一点儿”放在形容词前只能修饰形容词的否定形式。(3)词语搭配的色彩区别。“有点儿”后的形容词多半是消极意义的或贬义的,“有点儿不”后的形容词多半是积极意义的或褒义的;“一点儿不”后的形容词没有这种限制。 课后第一题汉语的特点包括:汉语以语序、虚词等为主要的语法手段,而不是以词的形态变化为主要语法手段;汉语是有声调语言,音节的声调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汉语有丰富的语气词,表示句子的各种语气;汉语还有量词,包括表事物量的名量词、表动作量的动量词和表时间量的时量词,等等。举例略。 课后第二题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日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表现今昔盛衰之感。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着重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转出新意,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四组镜头的景色转换,展示出诗歌的朦胧之美。 两诗中除了有表示时间的名词(今)和副词(曾)外,汉语动词在入句后并没有时、体、态的形态变化,因此要判断句中的动作和行为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甚至读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去体会,这些特点,使诗句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意味深远隽永。李白的这两首诗呈现出“朦胧美的原因就在于此。”课后第三题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语和外语在词语意义上的差异。在不同语言里,人们对词义的理解很难完全等同,即使有的表面词义相同,词语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也会有差别,相同的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象征义就是如此。例如,在英语中,白色被看成圣洁的颜色,用于婚礼仪式;而在汉民族文化里,白色是悲痛的色彩,用于丧葬仪式。英语中红色多是与“战争、流血、恐怖、淫荡”等联系在一起的;而汉民族传统上就比较喜欢红色,即所谓“尚赤”,因此汉语中“红色”大都是褒义的,具有“热烈、喜庆、欢乐、革命”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