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6 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6 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28 13:1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第五小学 耿心华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0至72页“快乐的动物”。
教学目标:
1、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体会理解“倍”的意义。
2、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教学重点:体会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倍与等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动物图片。
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 动手操作法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要和一群快乐的动物交朋友,帮助小动物们解决它们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板书:快乐的动物)。
师:夏日的森林里热闹极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河边玩耍,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大家玩得可高兴了。(出示课件)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聚会呢?请你有顺序地观察,边看边数,将小动物的数量记录在小练习中。
学生活动,填写表格。
师:数清楚了吗?哪位同学最勇敢,愿意汇报一下数的结果?其他同学如果同意他汇报的结果就点点头,不同意呢就摇摇头!请你汇报吧!
师:你不但是个勇敢的孩子,敢于第一个发言,而且还非常细心,老师看到大家都在肯定地点头,说明你汇报的结果完全正确,大家把掌声送给他。(生:×××,你真棒!)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数出每种小动物的只数,为下面探究倍数关系做好准备。】
引导操作,自主探究。
旧知引导。
师:在这些小动物里就数小猴和小鸭最调皮、最机灵了,小猴、小鸭想比一比它们的只数?谁能帮帮它们?
学生可能会说:
生1:小鸭比小猴多3只。
生2:小猴比小鸭少3只。
生3:小猴的只数是小鸭的一半。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从小鸭和小猴的多少这方面来比较的,能不能通过摆一摆的方法来验证刚才同学的发言呢?试试看。摆好后找一找,多,多在哪?少,少在哪?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学生操作演示。)你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吗?
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可以更加清楚、更加直观地一眼就能看出谁多,多在哪;谁少,少在哪;这就是两个数量在比多少。
师:除了对小鸭和小猴的多少进行比较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比较。
引导操作,会摆图理解倍数关系。
师:同学们请看,刚才咱们在第一排用3个圆形表示小猴的只数;在第二排用6个圆形表示小鸭的只数,我们把小猴的只数看作1份,把这3只圈在一起。如果我们把小鸭的只数也这样每3只圈在一起,能圈出几个这样的3只来?请你在下面试着圈圈看:6只小鸭的只数里面有几个3只小猴那么多?
生:6只里面圈出2个3只。(板书:6里面有2个3。)
师:我们就说6是3的2倍。(板书)
师 :6代表谁?(生:小鸭的只数。)3代表谁?(生:小猴的只数。)所以我们就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只数的2倍。这里有2个“的只数”,为了说起来更加简洁,我们可以将第二个“的只数”省略,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师追问:谁来说一说咱们是怎么知道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的?
生:我们是把小猴的只数看作1份,小鸭的只数有几个这样的一份,就是小猴只数的几倍。
结合图示,理解除法算式。
师:我们之所以能这么容易看出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就是在画图、摆图的过程中把小鸭的只数按小猴的只数进行平均分,分成了2份,就是它的2倍。你能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吗?(板书:6÷3=2)
师:6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2呢?
生:6表示小鸭的只数,3表示小猴的只数,2表示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师:2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所以“倍”不是单位名称。以前我们在解决问题写算式时要写单位名称,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不写单位。
独立操作,深入探究。
深入理解2倍的意义。
师:小猴、小鸭觉得这样比挺有意思的,就又喊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出示课件)看看有什么变化?(又来了1只小猴,2只小鸭。)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猴?几只小鸭?用击掌的方式来揭晓结果好吗?
师:同学们,你们能再帮小猴和小鸭比比看,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吗?请你们模仿刚才摆的过程,先画出圆形分别代表小猴的只数和小鸭的只数,然后再圈一圈,自己探索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听明白了吗?开始!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听?
生可能会说:现在小猴有4只,小鸭有8只,我是把小猴的只数看作1份,小鸭的只数有2个这样的一份,因为8里面有(2)个4,所以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师:你说得太棒了!大家给她鼓鼓掌。
追问:同学们,我们刚才一直帮助小鸭和小猴比较。小猴有4只,小鸭有8只,我们就说……(学生齐回答: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小猴有3只,小鸭有6只,我们也说……(学生齐回答: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数都不一样了,我们怎么都说是2倍呢?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它们都有2个小猴那么多,所以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2、3倍及多倍的意义。
师:同学们真聪明!善于对发生变化的数学信息进行分析,并能够正确的解决问题。接下来我们再去看看发生了什么!这时,又有一只小鸭游了过来,它说小猴家来了一群客人,于是其中的一只小猴一个翻身跳下了树,急忙跑回家招待客人去了。现在参加聚会的小鸭有多少只呢?小猴呢?这时,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还是2倍吗?请你赶快画一画,圈一圈,并列出除法算式。(学生活动)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生:现在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3倍,因为9里面有3个3,也就是说小鸭的只数里面有3个小猴的只数那么多,所以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3倍。
师:你真了不起!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还知道为什么。
师:刚才,小鸭的只数里面有2个小猴的只数那么多,我们就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有3个小猴数那么多,我们就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3倍。要是有4个那么多呢?5个呢?……看来,有几个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生齐答:几倍。)
师:那有没有1倍呢?1倍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开放练习,尝试解决。
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的小发现来解决数学问题,为了检验你们学习的怎么样,耿老师设计了一个勇闯智慧岛的游戏,你们有信心闯关吗?
第一关:同学们看,参加聚会的这些小动物,它们之间还有没有倍数关系呢?请你从中任意选择2种小动物,提出一个与倍数有关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小鸭6只;松鼠2只;孔雀1只;小猴3只;小鸟12只;小鸡8只。)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的问题和算式?(提问2—3名学生回答。)
师:(生生互动)下面请同学提问,其他同学来列示解答,看谁倾听得最认真。
第二关:帮小猴招待客人。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不但能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还能解决别人提的问题,真了不起!小猴的家里来了好多的客人,请同学们圈一圈,算一算,看看老鼠的只数是小猫的几倍?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是把小猫的只数看作1份,把这4只圈在一起,老鼠的只数里面有2个这样的1份,所以老鼠的只数是小猫的2倍。
生2:因为8里面有2个4,所以老鼠的只数是小猫的2倍。
生3:我是直接列除法算式计算的,因为8÷4=2,所以老鼠的只数是小猫的2倍。
师:像这样已知的数学信息都是以图的形式呈现时,可以数,可以圈,也可以算,这些方法都可以。但是,如果图中是直接给的数据信息,或者数太大时,我们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来解决。下面这两道题你能直接列式解答吗?(出示课件,学生解答后,集体订正。)
第三关:淘气、机灵狗比身高。
师:淘气和机灵狗想比身高,你知道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几倍吗?先估一估,要想知道估计的准不准,谁有办法?
生:机灵狗有3个南瓜高,淘气有9个南瓜高,用算式表示:9÷3=3,所以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3倍。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淘气和机灵狗比完后,发现自己身上也有倍数关系。其实不同的人,头长和身高之间有着不同的倍数关系:1岁儿童身长大约是头长的4倍,老师的身长大约是头长的7倍,一些资料上说,8——10岁儿童的身高大约是头长的6倍。你们知道模特的身高与头长的关系吗?课下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或者上网查一查。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利用闯关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只要知道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够了。】
引导归纳,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其实像这类倍数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找一找生活中的倍数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共同探讨。
学习报告单
学校: 班级: 姓名:
1、认真观察情景图,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鸭
松鼠
孔雀
小猴
小鸟
小鸡
2、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
小猴的只数:
小鸭的只数:
( )里面有( )个( )。
6是3个( )倍。
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 )倍。
数学信息第一次发生变化后:
小猴的只数:
小鸭的只数:
( )里面有( )个( )。
8是4个( )倍。
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 )倍。
数学信息第二次发生变化后:
小猴的只数:
小鸭的只数:
( )里面有( )个( )。
9是3个( )倍。
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 )倍。
评价自己:摘星台:看看你能摘几颗星?
今天的学习你快乐吗?快乐的话就可以摘5颗星!用除法求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你学会了吗?学会了可以再摘5颗星,把属于你的星涂成红色。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