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巴楚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4分)
1.(2分)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将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2.(2分)《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 )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府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3.(2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共进会
4.(2分)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了的革命。”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5.(2分)五四运动的口号不包括(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废除“二十一条”
6.(2分)中国地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7.(2分)2007 年 8 月 1 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80 周年纪念日。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是(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遵义会议
8.(2分)国民革命时期,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的是( )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三大
9.(2分)1947年6月,率领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
A.刘伯承 陈赓 B.刘伯承 邓小平
C.陈毅 粟裕 D.刘少奇 邓小平
10.(2分)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 )
A.沙皇专制制度 B.封建农奴制度
C.君主立宪制度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1.(2分)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12.(2分)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
(1)人民民主
(2)民主集中
(3)社会主义
(4)民主协商
A.(1)(3) B.(2)(4) C.(2)(3) D.(1)(4)
13.(2分)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
A.民主改革 B.土地改革
C.民族区域自治 D.改革开放
14.(2分)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15.(2分)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16.(2分)下列哪一场战争不属于解放时期三大战役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7.(2分)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
A.北洋军阀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B.北洋军阀与日本签订“西原借款”合同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受挫
18.(2分)如果我们上网百度下列几幅图片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 )
A.土地革命 B.红军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三大战役
19.(2分)下列那一次事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0.(2分)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条线 D.不结盟
21.(2分)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 )
A.世界向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B.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形成
C.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
D.两极格局
22.(2分)(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第25届 B.第26届 C.第27届 D.第28届
23.(2分)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的是( )
A.马歇尔计划 B.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
C.两大阵营的出现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4.(2分)二战后,美国极力建立全球霸权,它在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同时在亚洲则是( )
A.扶植蒋介石打内战
B.发动朝鲜战争
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D.从亚洲撤退兵力充实欧洲
25.(2分)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开办工厂”的特权是通过( )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南京条约》
26.(2分)(强化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美国侵略越南
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27.(2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 )
A.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 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C.动荡不安的当代世界 D.缓和与动荡的时代
二、问答题(共20分)
28.(11分)请回答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性质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29.(9分)请列举新中国建国初创的三大制度。
三、材料题(共30分)
30.(15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始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香港、澳门何时回归祖国?
(2)材料中的香港、澳门回归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谁提出来的?
(3)伟大构想的内容是什么?
31.(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实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几,又何待言!
﹣﹣《孙中山选集》
(1)请问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性质是什么?
(2)请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4分)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从材料的时间和内容可以看出,这个条约应该是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时,日本迫使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内容。B是正确的,其他选项时间和内容都不正确。
故选:B。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重点考察资政新篇之所以没有实施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斗争特点,分析材料。
【解答】A.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的革命政权,但是却制定了资政新篇的革命纲领,二者不相符,这是资政新篇没有实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
B.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试题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B项是直接原因,
C.项是太平天国的目标,和资政新篇没有实施无关。
D.项包含政治、经济诸因素,它更具涵盖性,因而正确答案为D。
故选:D。
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背景来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应该是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
故选:B。
4.【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
【解答】A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成功”之处,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5.【分析】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五四运动的口号”。
【解答】联系所学可知,ABD都是五四运动的口号,C是八一宣言的内容。
故选:C。
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要求学生结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意义来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近代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其他的根据地都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后开辟的。故D是正确的,其他选项都不正确。
故选:D。
7.【分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意义。关键信息是“8月1日”、“建军节”。
【解答】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意义。1927年8月1日,中共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故C正确。
ABD均与中共建军没有关系,故排除。
故选:C。
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大革命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解答】A.中共一大是1921年,是中共诞生的标志。
B.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
C.中共二大是1922年,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当时还没有出现国共合作,不是国共合作的标志。
D.中共三大是1923年,制定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方针,当时也没有出现国共合作。
故选:B。
9.【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进程。关键词是“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人民解放军挺近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故B正确。
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B。
10.【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主要考点:①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②十月革命的过程;③十月革命后的革命措施;④十月革命的意义。
【解答】1917年3月,一场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的几天里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对俄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二月革命功绩是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封建农奴制基本被废除,排除B。
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但实际上仍然是沙皇专制统治,排除C。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被十月革命推翻的,排除D。
故选:A。
11.【分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内容。
【解答】A.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1912年1月1日,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清王朝统治结束的标志是清帝退位,排除。
C.《临时约法》没有涉及外交问题,且选项与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不符,排除。
D.说法符合史实,正确。
故选:D。
12.【分析】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大和54宪法,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原则,故(1)(3)正确;
(2)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之一,排除;
(4)是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排除。
故选:A。
13.【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故C正确;
ABD均不是民族政策,排除。
故选:C。
1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我国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故选:A。
15.【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解题的关键是对日内瓦会议的特点和意义的理解。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故C项正确。
A项是1919年,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排除。
B项是1921﹣1922年,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排除。
D项是1955年,晚于日内瓦会议,而且是一次没有帝国主义参加的亚非会议,排除。
故选:C。
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求学生结合三大战役内容来分析。
【解答】A.辽沈战役属于三大战役之一。
B.淮海战役属于三大战役。
C.平津战役属于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不属于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胜利的战役。
故选:D。
17.【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解答】在巴黎和会里遭遇强权,中国遭受到比战败国还不如的待遇,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五四运动。
故选:C。
18.【分析】本题考查长征的重大事件。依据图片说明信息可得出结论。
【解答】图片中显示的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和过草地等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红军长征时期发生的事情,故B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B。
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日开始的标志。也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故C是正确的,其他选项都不正确。
故选:C。
20.【分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正确;
A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C项是20世纪70年代的方针,D项是新时期的方针,均不是外交成熟标志,排除。
故选:B。
21.【分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世界向多极化的趋势发展,故A正确;
B多极化只是趋势,还没有形成,排除;
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C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是二战后的国际格局,排除。
故选:A。
22.【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答的关键是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的识记。
【解答】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
故选:B。
23.【分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主要考查美苏冷战的标志。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故D项正确;
A项是美苏经济对峙的表现,排除;
BC项是美苏之间军事对峙的表现,排除。
故选:D。
24.【分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解题的关键是“美国极力建立全球霸权,它在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同时在亚洲”。
【解答】结合所学,根据时间来判断,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同时在中国扶植蒋介石打内战,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2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结果来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人可以在中国投资办厂,这是列强获得最早的在中国开办工厂的特权。A是正确的,其他选项不正确。
故选:A。
26.【分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先后顺序”。
【解答】①美国侵略越南开始于1961年。
②马歇尔计划在1947年7月实施。
③1946年3月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④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综上所述,故B正确,普查ACD。
故选:B。
27.【分析】本题考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解题的关键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二、问答题(共20分)
2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结果来进行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具体内容结合书本知识来说就可以。
故答案为:
1842年8月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29.【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现代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的关键是熟记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制度即可。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教材内容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材料题(共30分)
30.【分析】本题考查香港、澳门的回归,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香港、澳门回归时间”“构想”。
【解答】(1)联系所学可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间分别是1997年,1999年;
(2)“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成功实践,该构想是邓小平提出的;
(3)“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故答案为: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间分别是1997年,1999年。
(2)“一国两制”,邓小平提出。
(3)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3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时间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和意义,结合书本知识来说就可以。
故答案为:
(1)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