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1405—1433年先后七次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仅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万多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多时有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少时也有60余艘一、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到达范围: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榜葛剌进麒麟图》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兽麒麟。 明太祖时,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关系,“命使出疆,周于四维,立诸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明成祖时,除了派郑和下西洋,还向各国派遣使臣50多次,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往来。一些国家也纷纷遣使来中国,还有几个国家的国王来中国访问,其中,浡泥国、苏禄国的国王来中国访问时因病去世,就安葬在中国。知识拓展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 地位: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壮举。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时间最早
次数最多人数最多船只最多船只最大范围最广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对吗?请说明理由。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
的广泛运用。
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客观
原因主观
原因合作探究二、戚继光抗倭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倭寇倭国倭国,又称“倭奴国”。 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国。其国家的人称为倭人。 “倭”字在初期并没有贬义倭患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争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戚继光 (1528—1588)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是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鸳鸯阵明代绘画《抗倭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明水军与倭寇交战的情景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台州九战九捷进入福建、广东剿倭
(与俞大猷合作)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1.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①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军严明。
③得到沿海一带广大人民的支持,并且战争的性质是正义反侵略的。合作探究2.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有哪支军队以纪律严明 而著称?对比一下这两支军队在抗击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岳家军 ——金
戚家军 ——日本
凡是在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仁人志士就是民族英雄。
合作探究
对戚继光和戚继光抗倭战争的评价: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戚继光人物分析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文集《止止堂集》中有200多篇诗作。下面是其中的一些诗句: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说一说,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淡泊名利,以国家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七子之歌——澳门》歌词中的历史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趁明朝国力下降,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明朝的对外关系交往冲突国力强盛国力日渐衰落封建制度走向衰败1.明成祖时期,下西洋的是
A.蔡伦 B.毕昇 C.郑和 D.郑成功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2.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CABC5.“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A.明朝国威的树立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6.我国东南沿海,制造倭患的人包括
①我国东南沿海的海盗和奸商 ②日本的武士
③日本的奸商 ④日本的天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C C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