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都市生活
(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2)瓦子
①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②表现: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形成于宋代,元朝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
(4)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一些节日习俗,如春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节日习俗,流传至今。瓦子勾栏元杂剧陶俑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杂剧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3)杂剧演出的场所有哪些?
(4)杂剧形成于什么时期?兴盛于哪一区域?其发展情况如何?(1)杂剧。
(2)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3)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
(4)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宋代有哪些节日?这些节日今天还有吗?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
(1)今天的哪些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
(2)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有哪些?(1)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就有了。其中最受重视的是春节,在宋代称为元旦。
(2)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二、宋词和元曲请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
(1)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有什么特点?
(2)词有怎样的发展演变?很多宋词都体现了怎样的主题?
(3)宋代的杰出词人有哪三位?介绍他们生活的时代和作品的风格。宋词苏 轼苏 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为豪放派代表人物。苏 轼1.生活时代:北宋
2.作品风格: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开豪放派之先河。
3.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李清照故居李清照1.生活时代:两宋之交
2.作品风格:委婉清新,感情真挚
3.代表作:
《如梦令》
《声声慢》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济南市历城区)人,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其词抒发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辛弃疾1.生活时代:南宋
2.作品风格: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3.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作品赏析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说一说以下分别是谁的作品,有什么风格?阅读教材56-57页内容,找出下列问题:
(1)元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2)元曲的组成是什么?杂剧的含义是什么?
(3)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与他齐名的杂剧作家还有哪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是哪些人?
(4)关汉卿在《窦娥冤》中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背景:元朝戏剧空前发达。(2)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是一种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3)元朝杂剧作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与他齐名的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4)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元杂剧图元杂剧的结构:
楔子——交代人物和剧情背景
第一折——开场
第二折——发展
第三折——高潮
第四折——结局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苦,熟悉民间语言,这使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窦娥冤》在一百多年前已译成法文。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他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以之作为历史的借鉴。但书中在叙述历代统治阶级活动的同时,也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请说说你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了解。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作者都秉笔直书、客观记述,评价历史 总结归纳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商业发达,市民文化丰富的朝代。宋元物质生活的丰富及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的多姿多彩,给我们展示了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意境悠远的宋词,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宋元文化的风采,而且在李清照、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中陶冶了情操。面对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在自豪的同时,更应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努力。宋元时期的大都市大相国寺的繁华瓦子杂剧节日宋词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元曲宋词与元曲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