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田忌赛马”
平沙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106页例题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2. 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对策的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田忌赛马问题的研究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能从多样化的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实现方法最优化。
教学准备:
扑克牌、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同学们,课程开始之间,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好吗?
游戏引入:比扑克牌大小,一对一比赛。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大屏幕,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投影课件1)
比大小游戏。
黑板上有两组扑克牌红桃9、7、5和黑桃8、6、3。
游戏规则:老师和学生双方各选一组牌,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不能重复出牌由学生先出第一张牌,比赛采用“3局2胜”制。
师:谁愿意和老师比一比?(挑选生a)你选择哪一组和老师比??? a、学生选红桃9、7、5。
师运用策略赢得比赛。
师:刚刚那位同学选红桃9、7、5,还有那位同学愿意选黑桃8、6、3这组和老师比一比?(挑选生b)
老师和生b玩一次游戏赢得比赛
?
引题:师:为什么老师两次都赢了,你想赢吗?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之所以能做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就是因为用了一个小小的策略,相信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
板书:策略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教材第106页例3.
(1)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古人就懂得运用对策使自己取胜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蕴涵了这样的道理。板书:“田忌赛马”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请来欣赏。
欣赏“田忌赛马” (投影课件2:田忌赛马视频1)
(2)讨论: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
师:同学们,故事暂时欣赏到这里。请问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
生:田忌赛马。
师:谁与谁进行赛马?
生:齐王与田忌进行赛马。 板书:齐王 田忌
师:请你们想想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来说说田忌取胜的秘密?
齐王
田忌
本场胜者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3)提问设疑。
①田忌到底有多少种可以采用的应对策略呢?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呢?
②田忌所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取胜的办法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集体汇报。(填实验报告单)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获胜方
齐王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出场顺序不变
田忌
下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田忌
下等马
中等马
上等马
齐王
中等马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中等马
下等马
上等马
齐王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齐王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齐王
师:观察上表发现,田忌可以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方法能赢齐王。
师:现在你可知道田忌赛马取胜的秘密了吗?
生:田忌的马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取得了胜利。
板书:调换出场顺序
小结: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因此要学会在多种对策中选择一个利多弊少的最优方案,形成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2、回顾扑克牌游戏,老师获胜的秘诀。
学生填实验报告单2
学生
老师
本场胜者
第一场
红桃9
黑桃3
学生
第二场
红桃7
黑桃8
老师
第三场
红桃5
黑桃6
老师
生:老师获胜的秘诀与《田忌赛马》故事相似,但有一点不同,就是学生出牌的顺序可以改变,但只要是学生先出牌,遵循刚才的这个策略,老师必胜。
三、课堂练习:(理解题目含义再完成)
1、甲、乙两个小组在玩“比数字大小”的游戏,每组规定3个数字,每次出一个数字,三盘二胜制。甲组的数字是100、70、30,乙组的数字是80、60、20。如果你是乙组的队员,你会怎样出?
估计甲组出的数字
乙组出的数字
比赛结果/胜·负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2、两所学校进行象棋比赛(名次高的都能赢名次低的)。
如果你是中心小学的领队,怎样安排才能获胜?
中心小学
第一小学
比赛结果/胜·负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四、课后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因此要学会在多种对策中选择一个利多弊少的最优方案,形成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5. 游戏互动,巩固新知
取棋子游戏
10颗棋子,两人轮流拿,每次只能拿1颗或2颗,谁最先拿到第10颗,谁就获胜。
游戏怎么玩?
想一想,有没有策略,能使自己必定获胜?
六、板书设计:
最优 策略
田忌赛马
调换出场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