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春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视频)(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届春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视频)(共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28 15:01:10

文档简介

课件56张PPT。夏商周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秦汉时期东周史前时期汉隋温故而知新: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目标要求: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培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4.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影响
难点: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隋朝统一前的南北局势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一、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
隋文帝者。”
----赵翼(清)外戚夺权时间:581年
建立者:杨坚
都城:长安隋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zxxkw公元589年,“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兵”,“仅用四个月”灭陈,完成统一。胭脂井 隋朝疆域图2、隋朝的统一 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隋的统一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同。史料探究:通过材料分析: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隋的统一的原因主观上客观上探究
答疑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1.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2.隋准备充分、战略战术运用得当。3、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响呢? 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对比嬴政
和杨坚统
一中国的
原因、意
义和巩固
政权的措
施隋文帝在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说说他采取这些措施后的影响。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含嘉仓示意图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文帝杨坚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开 皇 之 治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隋朝户籍、人口表上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口数量增长 隋朝垦田表上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垦田面积扩大含嘉仓示意图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二、大运河的开通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
2时间:
3人物:
4规模:
5意义: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05年隋炀帝 三点四段五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和国家统一的巩固。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一条:一条贯穿南北
的大动脉二长:二千多千米三点:三个城市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四段:分为四 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长安zxxkw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
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
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大家可以从北向南依次说出大运
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 (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书》材料二:京邑所居,五方辐凑,重关四塞,水陆艰难,大河之流,波澜东注,百川海渎,万里交通。
——《隋书·食货志》加强南北交流, “(平陈时)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下皆称广,以为贤。……(开皇十年)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材料三: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①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为大运河开通提供了经济实力
②国家统一,为开通运河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③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博哉。从消极方面来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百姓,对人民造成了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但从积极方面来说:大运河有利于古代粮食、物资的运输,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当时隋朝对全国的统一。如何评价大运河:积极 消极往北可以通道运河经营渔业,往南可以通到扬州经营运输,他的利用价值是很广的运河古今风貌南水北调路线图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果你是主考官,下面哪个人有资格做官。李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
学识:写文章一塌糊涂,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张有才的简历
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思考:有何弊端?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科举取士制度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3.科举制的创立的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科举制的诞生进士科的创立,
标志着科举制
的正式确立隋炀帝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特 点:
科举制正式诞生1.国家层面组织的考试。2.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3.国家大事决策有参考。只 注 重 门 第 凭才学做官 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有谁?皇帝最大获益者私 塾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请你为他们排序生活中的科举科举制度的完善: 唐朝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扩充国学规模
进士科、明经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武则天:设立殿试制度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重要内容
科举制度的僵化: 明朝
明太祖:采取八股取士
科举制度的废除: 清末(1905年)“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段话是在说谁呢?隋炀帝罄竹难书哪个成语与此有关?材料研读:
《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隋炀帝的暴政思考隋朝大业年间民役简表1、隋炀帝暴政四、隋朝的灭亡滥用民力劳师远征——三征高丽
大业七年,初征高丽。调兵征粮,集中军队113万、民夫200万,举国骚动。大业八年,征高句丽大败,被迫退兵。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大业九年,再征高丽。因礼部尚书叛乱,隋炀帝迅速撤兵。
大业十年,三征高丽。高句丽遣使请降。隋炀帝南巡 隋炀帝龙舟模型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谣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绮丽的琼花。隋炀帝为能去扬州观赏琼花,开凿了大运河。2.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暴政营建东都洛阳乘龙舟出游江都发动对高丽的战争zxxkw3、隋末农民起义山东长白山(首发地)翟让、 李密瓦岗军
在起义打击下,隋朝统治面临瓦解4、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隋炀帝的暴政它的统治为什么会这样短暂?隋朝建立于581年,灭亡在618年,存在了多少年?徭役、兵役繁重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连年征战,人民无法从事生产劳动隋炀帝的暴政农民起义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
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隋:大运河。
都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隋:确立了科举制。
都是因为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的。
所处的地位,都是承上启下。zxxkw隋朝隋的统一隋朝灭亡:隋炀帝暴政 农民起义
隋朝灭亡大运河开通课堂小结统一:589年,隋灭陈朝,统一全国建立:581年,杨坚建立,定都长安统治: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目的概况作用科举取士制度基础创立作用1.隋朝的建立者是: (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DDB课堂检测4.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5.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6.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AAD答一答4.你知道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吗? “南水北调” 工程的东线就是借用大运河。大运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程,“南水北调”将是新时期我们对历史的贡献! 你能为“南水北调”工程做些什么?做法:立志学习,准备为“南水北调”工程贡献力量;宣传“南水北调”,珍惜水资源。南水北调路线图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大运河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水殿龙舟事”指什么?
“共禹论功不较多”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