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28 15: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农业两宋时期,人口增长,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农业作物:
①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句俗语出现于宋朝,在民间非常流行。意思是,只要苏州、湖州粮食丰收,全国都不愁吃穿。④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茶兴于唐,而盛于宋⑤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手工业的兴盛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纺织业“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制瓷业 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载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沉睡在南海海底840多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被发现 “南海一号”现已出水2000多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出水瓷器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 “宋瓷成群,举国罕见。……惜哉!彩云易散,宝瓷易碎。洋人巧弄译笔,瓷器代称中国。南宋,乃狼主爪中之釉瓶……”
——《遂宁赋》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宋代的瓷器被运往全球50多个国家,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 舟师还掌握了“牵星术”、深水探测技术,使用罗盘导航,指南针引路,并编制了海道图。这些都大大促成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造船业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北宋东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南宋临安)“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宋·吴自牧《梦梁录》商业贸易的繁荣东京、临安是宋代大商业都会表现:① 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百万人口的城市表现②街道及宅巷之处可以开设店铺,经营时间不受限制出现夜市、早市。③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表现 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是当时世界重要的海外贸易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海外贸易繁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原因: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纸币——交子的出现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政府重视、扶持。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2)宋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从唐朝中期到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