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硝酸钾
2、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碳酸钠 D、氢氧化钠固体
3、将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土 B、二氧化锰 C、蔗糖 D、汽油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 B、矿泉水 C、蒸馏水 D、碘酒
5、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矿泉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6、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吸收热量的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D、硝酸钾
7、将下列物质混合并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酒精与水 B、铁与稀盐酸 C、植物油与水 D、硫酸铜与水
8、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氦气可用于填充安全气球
B、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
C、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D、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难闻气味的气体是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9、下列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C、生石灰和水反应 D、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
10、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烧碱?? ?????
C、食盐?? ???? D、熟石灰
1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大豆油 B、白糖 C、纯碱 D、食盐
12、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 B、各部分一样咸体现了溶液成分的均一性
C、引用生理盐水可以为人体补充无机盐 D、水分子是保持NaC1性质的最小微粒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石灰浆 B、硬水 C、红糖水 D、生理盐水
填空题
1、分别将NaCl、NH4NO3、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明显降低的是??????? ?? ?。
2、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_。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__。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_。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__。
3、野炊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该项活动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
(1)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___________(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 )。
A、 使用焰心加热 B、 使用内焰加热 C、 使用外焰加热
(3)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______(填一条性质)。
(4)野炊结束时,小辉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解析:水结冰,要求溶解大量吸热。 3、C 4、C 5、A
6、A 7、A 解析: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浅发绿色氯化亚铁溶液,植物油与水形成乳浊液,硫酸铜与水形成蓝色溶液。
8、C 解析:洗涤剂除油污为乳化。
9、B 10、A 11、A 12、D 13、A
二、填空题
1、NaOH NH4NO3
2、(1)CaCO3 (2)CuSO4 (3)NaOH(4)NaCl
3、(1)食盐是NaCl,去污粉的主要成份是Na2CO3,而食醋中的醋酸与NaCl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与Na2CO3反应有气体生成,据此可以鉴别,把两者区分开来;(2)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是为了使用火的外焰;(3)因为溶液的特征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故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4)铁的性质有一点是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因此要防铁锅生锈,就需保持其干燥.故答案为:(1)食醋;(2)C;(3)均一性;(4)防止铁锅生锈.
9.1《溶液的形成》当堂检测
1.医院里常用的碘酒,溶剂是( )
A.碘 B.碘酒 C.水 D.酒精
2.溶液中溶质的状态( )
A.只能是固态 B.只能是液态
C.只能是气态 D.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
3、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B、是混合物;
C、其组成中一定有水; D、无色透明;
4、下列不是常见的溶剂的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食盐;
5、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是气体的是( )
A、碘酒; B、白酒; C、盐酸; D、硫酸铜溶液;
6、下列物质长期密封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是( )
A、糖水; B、粉笔灰和水的混合物;
C、油水混合物; D、牛奶;
7、把一杯很甜的糖水加一定量的水降低甜度,其中不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都不变;
8、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牛奶
9、 以下饮料和食品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蒸馏水 B、矿泉水 C、食盐水 D、白醋
10、一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a?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b?g/cm3,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B.a<b? C.a>b?? ??D.无法确定
11、有下列物质:①铁水;②无水酒精;③葡萄糖注射液;④泥水;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后的液体;⑥一定量的锌溶解在适量稀盐酸中形成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
12.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的名称:
(1)澄清石灰水 (2)氢氧化钠溶液
(3)硫酸铜溶液 (4)硫酸溶液
(5)白酒 (6)盐酸
13、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答案:1、D 2、D 3、A 4、D 5、C 6、A 7、B 8、A 9、A
A
11、解析:铁水为铁的液态,无水酒精为纯净物,泥水和通有二氧化碳的石灰水为悬浊液。②⑥ 葡萄糖、氯化锌
12、(1)氢氧化钙(2)氢氧化钠(3)硫酸铜(4)硫酸(5)酒精(6)氯化氢
13、【解析】(1)碘的汽油溶液是碘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的,故碘作溶质,汽油作溶剂。
(2)图示表示的是碘在汽油中溶解的过程,溶解过程起始阶段碘逐渐向汽油中扩散,形成溶液后,碘以分子的形式均匀分布在汽油中,甲符合溶液中溶质的分布。
答案:(1)碘 汽油
(2)①烧杯中固体逐渐溶解,液体逐渐变为紫红色,且下层比上层颜色深
②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