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古代诗歌五首 望岳 课件(幻灯片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 古代诗歌五首 望岳 课件(幻灯片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28 20:4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望岳
杜甫


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
杜草堂。与李白合称为“李杜”
时 唐朝
地 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评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丽人行》《兵车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望》
“三吏”: 《新安吏》 “三别”: 《新婚别》
《潼关吏》 《垂老别》
《石壕吏》 《无家别》




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因此被称为“诗史”。
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节奏

借助课下注释理解下列词语

岱宗、造化、阴阳、昏晓、决眦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
发语词
春秋时两个诸侯国。齐:指泰山以北地区;鲁:指泰山以南地区。
不尽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聚集

天地、大自然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的景色)集中于泰山,(使得)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眼眶
心胸震荡
通“层”
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低矮渺小。
终当,终要
全部
登凌,登上

思考:本诗每句都体现了“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具体体现在哪里?
   岱宗夫如何?
   ——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讶仰慕的情形。
   齐鲁青未了。
   ——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远望

近望

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细望

愿望
通过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写出了泰山的阔大景象使自己心胸摇荡。
“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地,借齐、鲁两地烘托出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

“阴阳割昏晓”,夸张得写出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实写泰山高耸雄伟

“荡胸生曾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突显泰山的高峻

“一览众山小”写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看到群山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这首诗表现了泰山什么样的特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怎样描写泰山的高大形象的?
侧面烘托。
诗人在这一句中自问自答,写远望所见景象。借助齐鲁两地来侧面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硕大形象。
思考:颔联里“钟”和“割”二字用得好在哪里?说说看。
“钟”是聚集之意,“钟”字采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好像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突出泰山的神奇秀美。


“割”是分割之意,“割”字是说高山把天色分为截然相反的一明一暗,形象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硕大形象。
如何理解“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话?
泰山上叠起的层云使自己心胸摇荡,睁大眼睛看着归鸟入林
这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当时专注的神情,也体现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自选角度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法上:托物言志
表达了希望攀登泰山绝顶,俯瞰群山的意愿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抒发了诗人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
炼字角度
“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泰山巍峨高耸的气势,同时也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凌”是登临、登上的意思,这里写出诗人想象自己登山泰山绝顶的豪迈之情,表现出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气概
哲理角度
①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②只有不畏困难不断追求,敢于攀登高峰,才能俯视一切的境界。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谈谈你的理解。
全诗围绕“望”字,由远而近,由大到小,描写所见所感,对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的赞美。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思考:是什么使得全诗显示出一种激越、高昂的格调?
①当时处于盛唐时期,天下太平,黎民安康;
②当时诗人正处壮年,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广阔的胸襟;
③泰山的昂扬挺拔给了诗人无限奋发向上的力量。
课堂小结:
全诗围绕“望”字,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由望岳到想像将来登岳的情景.
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及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有关“泰山”的诗句
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岱宗何崔嵬,
群山无与比。

——元·贾鲁
峨峨东岳高,
秀极冲青天。

—— 晋·谢道韫
泰山一何高,
迢迢造天庭。
——晋·陆机
拓展延伸
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
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重如泰山
老泰山
泰山北斗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重如泰山
泰山北斗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课堂检测
1、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4、《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6、《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2、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