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军 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会写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语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情感与价值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语。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沃克先生称赞刘伯承的话。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他,堪称“军神”。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吧!
(板书课题:军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了课题后,你想到什么?
2.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小组讨论,全班汇报,师适时指导。)
3.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课,轻声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读一读:沃克、土匪、绷带……说一说:在字音方面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呢?学习生字。
(2)交流:下面来说一说,作者是通过哪几个片段来体现“军神”的。(理清文章脉络:1.术前;2.术中;3.术后。)
4.主要内容。结合板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教给学生方法。
三、抓住关键,读中感悟
(一)提出问题。
1.(出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你有什么疑问吗?
2.生交流: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
3.理解“钢板”一词,钢板有什么特点?(说明刘伯承意志坚强。)
4.文中哪些词句具体反映了刘伯承有坚强的意志?
5.请大家分小组学习课文,并画出有关的词句。(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小组同学交流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研究解决。)
(二)指导朗读。
结合文章内容,读出感情。
四、指导写字
规范书写“庆、诊、沃、龄、匪、绷、审、剂、施”等生字。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句段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回顾课文,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军神”刘伯承身上发生的事情,这节课跟老师一起继续走进课文,学习刘伯承身上的坚强意志与优良品质。
2.复习生字词。
3.回忆课文内容。
(刘伯承年轻时一次眼睛负重伤,拒绝使用麻醉剂,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结束时,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4.师: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师:对刘伯承这样特殊的病人,沃克医生也是第一次遇到。文章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过程中,对沃克医生的神态和语言做了大量细致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找出这些语句,体会一下沃克医生当时的感受。
(板书: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一)场景一:手术前。
1.出示话题:圈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关键词句,想想沃克医生此时的态度怎样。指名读。
2.现在我们来分角色表演一下吧。
3.指名小组读。师:看谁能把我们带到那次难忘的手术中去?
4.对于病人不接受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有什么反应?
圈画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沃克医生的心理。
5.从这件事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伯承?
(勇敢、坚强、甘于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二)场景二:手术中。
1.找出描写沃克医生不再从容镇定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
(可见他很紧张,他害怕刘伯承挺不住,担心手术有一定危险。)
2.找出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表现的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体会刘伯承所承受的痛楚和惊人的毅力。(板书:一声不吭)
师引:病人一声不吭是不是不痛苦?从哪里看出来他痛苦的?(在交流中相机指名读出感受来。)
师评: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手术台上的一幕幕/这种痛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
(三)场景三:手术后。
1.看图,请你用一句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手术后,沃克与刘伯承谈话的情景。)
2.交流并出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3.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
三、品析对话,情感升华
1.“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惊疑)
2.“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怀疑)
3.“你挺不住可以哼叫。”(关爱)
4.“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由衷敬佩)
四、拓展探究
1.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2.搜集有关刘伯承事迹或像刘伯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讲给同学们或家长听。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试着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讲这个故事。
/
【板书设计】
军 神
手术前 (冷静)
手术中 (坚强、勇敢)
手术后 (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善问”,促进自主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学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出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问题,引导共同提炼教学的核心问题。本课确定“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为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刘伯承的表现及沃克的心情变化中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这一中心。
2.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军神》一课中,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表现一段描写细致,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着重刻画了刘伯承的什么,当学生知道是动作、神态时,再让学生抓重点词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学生畅所欲言,深刻地理解了刘伯承忍受剧痛所表现出的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不足之处] 由于课前未及时布置学生预习,多少影响了学生的发挥,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当课堂一进入正轨,学生对“军神”的猜测、对刘伯承的了解远未达到“我”的预想时,我便开始有点着急。而当给了学生3分钟初读文本后,他们对文本的把握和质疑又远未达到我之预设时,学生的表现之差距令我措手不及,而我因碍于体现“学生为主体”,不敢缺乏“主导、点拨、引导”,结果把时间给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