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6)(浙科版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6)(浙科版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9-21 18: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
07新课程广东高考生物试卷中,多项选择题为10题,08年减为8题,每小题为3分,总分值合计为24分,占总分的16%,生物多项选择题由于难度大、评分标准严格(08年以前是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因而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多项选择题,除了具有一般选择题所共有特点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其难度大。单项选择题的最大特点是四选一,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或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因而选择失误的可能性小一些,而多项选择题则没有固定的思维方向,通常是四个选择项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因此答题者必须要四个选择项都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即便是考查同样的生物学知识,多项选择题的难度也比单项选择题大。二是其具有多种测试功能。它既可考查对生物学概念和名词的准确记忆,也可考查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全面理解,还可考查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其对考生的要求更高,评价更准确,减少了单项选择题中经常使用的猜、估、蒙的可能性,其得分多少更能反映答题者的真实水平。
一、多项选择题的考查目标:
1、对生物学概念和名词的准确记忆:不少同学对生物学的一些名词、概念记忆时一般都是大概、差不多、可能,不是非常准确,这种情况在做单项选择题时,暴露不出其缺陷,但是一旦真的让其对比、区分、明确时,就显得毫无把握,容易出错。
例一、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类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本题考查的都是一些基本知识点和相关概念。
2、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完整性:2006高考考纲要求能够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但是我们不少同学对于知识的只有一知半解,不求深入了解,如果对其要求的更加全面时就可能出错。
例二、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无关的是( )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个别染色体增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例三、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需要( )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离体状态
C.导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以上两题就要求对多倍体和植物组织培养两个相关知识掌握要全面,不能一知半解,不系统,不全面,否则就不能很好的完成相关内容。
3、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国考试大纲中和一些省份的考试大纲都会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这要求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灵活运用。关键是要知道用什么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
例四、乳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来自外胚层。乳腺细胞能够合成乳蛋白,不能合成唾液淀粉酶,而唾液腺细胞正相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A.唾液腺细胞没有合成乳蛋白的基因
B.乳腺细胞没有合成唾液淀粉酶的基因
C.两种细胞都有合成乳蛋白、唾液淀粉酶的基因
D.两种细胞中相关基因选择性地表达
例五、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以上两个题目都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例,只要我们能够活学活用知识,这些问题都可很容易解决。
4、图形、图表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考试大纲提出: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学会从图形、图表中分析、挖掘相关信息,综合后并得出相关结论。
例六、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此题就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图形识别和判断。
例七、溴代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对光不敏感。其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性偏碱时呈淡蓝色,弱酸性时呈淡黄色。向4支试管分别注入5mi淡蓝色BTB水溶液,根据下表的处理顺序操作。
处理试管号 I.充入CO2到饱和 II.放入适量黑藻 III.适宜光照
1 - + +
2 + - +
3 + + -
4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在适宜黑藻生长的温度下放置2小时后.溶液呈现淡蓝色的试管有
A、试管1 B、试管2 C、试管3 D、试管4
此题要顺利的完成,就必须梳理好表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并加以判断,否则无法完成类似的题目。
5、知识的对比、对照能力:我们不但要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还要注意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我们在解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知识对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一对比和一个知识点对应多个知识点。
(1)一一对比:即两个知识点之间的比较。
例八、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例九、人体的神经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共同的特征有( )
A、核膜周期性地消失与重建 B、细胞形成较多突起
C、具有分泌功能 D、线粒体较丰富
(2)一个知识点对应多个知识点:考查学生知识归类能力,教学和学习中要注意多个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例十、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少数为蛋白质,大多数为RNA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C.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二、多选题应试技巧:
1、直接确定法:此方法就是要求考生在审完题之后,就能明确确定考查对象和内容,并找出选项,确定答案。当然,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基础知识牢固,总结分析能力强。
2、根据知识背景推理:该方法是指根据题干部分给出的背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加以推理和判断。
例十一、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A.大肠杆菌 B.霉菌 C.放线菌 D.固氮细菌
3、排除法(或排除干扰项):此法是在不能准确断定正确答案时所采用的一种逆向思维判断法,通常适用于明确能够推理出有两个不正确的答案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方法。另一类型是能准确排除干扰项的干扰,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最大困难,是对少数备选项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备选项可称之为“干扰项”或“可疑项”。在解题训练中,重视对干扰项的辨识和可疑项的分析,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强化解题思路训练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例十二、.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B.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储存在细胞核中
C.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具有不同遗传物质的多种细胞
B、D选项有明显的错误,尽管对A、C项考生会有疑问,但是多选题只能选AC了。
例十三、 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说明了: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C.胰岛素是蛋白类激素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此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正确答案是ABD。但在实际考查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还选了C选项,该选项就是一个干拢项,因为其本身所表述的内容是正确的,但根据题干中的实验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4、逻辑关系推理法:
考生要注意认真分析该题型各选项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通过逻辑上是否存在矛盾以进一步断定所选各项的正确性。
例十四、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其依据是( )
A.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B.B淋巴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才能产生抗体
C.骨随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
D.骨髓瘤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5、第一印象法:
该方法是在考生使用了以上几种方法仍然不能确定答案的情况下,应该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和判断,该方法尽管没有充分的理由,但在多次考试的实践中其被证明最适合用来选择最难的选择题。第一印象的正确率往往比以后的判断或选择要高。
三、强化训练(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2.下列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或技术,正确的有
A.研究DNA的复制方式:同位素标记法
B.萨顿的假说:类比推理
C.调查菊花植株蚜虫种群密度:样方法
D.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
3.下图表示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明,在600-690nm红光区,
种子发芽率最高
B.该图表明红光这种光波信号对种子萌
发有促进作用
C.光作为信息对同一植物的种子的萌发作用有两重性
D.当种子一旦进入720-780nm远红光区,
萌发便受到抑制
4.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
B.细胞核由DNA构成,细胞质由RNA构成
C.真核细胞中,DNA不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RNA不分布在细胞核中
D.该实验的结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状态
5.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中物象的焦距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6.将红种皮感病的小麦和白种皮感病的小麦杂交,后代中,红种皮抗病140株、白种皮抗病136株、红种皮感病414株、白种皮感病420株。那么可以断定
A.红种皮对白种皮显性 B.感病对抗病显性
C.亲本都是杂合子 D.后代中没有纯合子
7.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复制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复制是生物传种接代的基础
B.遗传物质在复制中如果出现差错,肯定造成生物性状严重缺陷
C.细胞不会无中生有,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一样,遗传物质既存在于细胞核中也存在于细胞质中
8.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
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种群水平的研究主要是了解种群的数量变动
D.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10.某学习小组发现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家族中发病率很高,
通过对该家族中一对夫妇及其子女的调查,画出了遗传图
谱(见右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B.这种遗传病的特点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该遗传病的有关基因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
D.子女中的缺陷基因也有可能来自父亲
11. 科学家曾试图将神经组织中的施旺细胞移植到受伤的中枢神经区域内以治疗截瘫患者,但效果并不理想。2000年,西班牙科学家邱也特用嗅鞘细胞代替施旺细胞,使瘫痪的实验鼠立了起来。这表明
A.施旺细胞比嗅鞘细胞的再生能力差
B.嗅鞘细胞的分化程度比施旺细胞高
C.高度分化的神经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D.嗅鞘细胞与中枢神经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差异比施旺细胞小
12.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直接提供给植物非绿色器官各种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C.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被各种生物利用于与氧结合产生水
D.2过程自始至终需要[H]、ATP和多种酶参与
13.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C.基因型Dd的豌豆经减数分裂会产生雌雄各两种配子,雌雄配子比例为1:1
D.利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组织培养出来的植株是单倍体
1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物种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
15.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正确的是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XBY 选择生男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16.下图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混浊
B.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
C.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D.光照条件下若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光照下种子的光合作用旺盛
17.下列对基因突变描述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C.产生了等位基因,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
D.产生的变异若发生在体细胞内则一般不能遗传,发生在生殖细胞内就可遗传
18.右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该图
可以说明
A.该图主要体现的是碳元素的循环
B.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C.图中的生理过程②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D.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19.寒冷时,与减少人体热量散失有关的结构是
A.皮肤血管 B.甲状腺 C.心脏 D.立毛肌
2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B.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4种碱基对方式的多样性
C.生物界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的多样性体现的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C ABC ABCD AD BD BC ACD ABD ABC C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C AB BD AB AD AC BC AD AD AD
w.w.w.k.s.5.u.c.o.m
www.
w.w.w.k.s.5.u.c.o.m
www.
C6H12O6                           
    1        2           3       4      5
CO2 2                           [H]      H2O
    1        2           3       4      5
H2O 2                           [H]      H2O
    1        2           3       4      5
[H]                       
    1        2           3       4      5
丙酮酸
                       [H]      H2O
    1        2           3       4      5
H2O 2                           [H]      H2O
    1        2           3       4      5
CO2 2                           [H]      H2O
    1        2           3       4      5
[H]                       ]      H2O
    1        2           3       4      5
O2 2                           [H]      H2O
    1        2           3       4      5
H2O 2                           [H]      H2O
    1        2           3       4      5
O2 2                           [H]      H2O
    1        2           3       4      5
1 2                           [H]      H2O
    1        2           3       4      5
2 2                           [H]      H2O
    1        2           3       4      5
3 2                           [H]      H2O
    1        2           3       4      5
4 2                           [H]      H2O
    1        2           3       4      5
5 2                           [H]      H2O
    1        2           3       4      5
[H]                       ]      H2O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