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的联想》教学设计
《星空的联想》是人教版三年级的一节关于宇宙星空的想象课,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利用多媒体通过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色彩鲜艳的动态视觉,利用微课欣赏大师作品,帮助学生建立美术模型,创设美术情景,避免了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
星空的联想教学过程:
课时:1课时
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简单了解的宇宙知识。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刮蜡纸创造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星空图。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体会到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发现和体验美的存在,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了解浅显的太空知识,拓宽思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用刮蜡纸的表现形式来完成作品。
教师:提供给学生欣赏的视频,照片,示范用的材料。
学生:刮蜡纸、竹笔。
教育过程:
一、引导阶段(播放视频)
师:刚刚同学们看到的是神州十一号的发射过程,当太阳翻板打开时标志着飞船成功进入太空,这是全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各国不断发射火箭去探索令人神往的太空,这无边无际的太空中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放课件)看!这美丽的星空就会让人产生很多的遐想。
师:同学们看这星空美吗?
生:很美。
师:那谁能说说这些星球的名称?
生:大行星、慧星等。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星空这么美!这么神秘想不想跟随宇航员到太空去漫步、探索星空的奥秘呢?
生:想。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做一次星空的联想。
板书(星空的联想)
二、发展阶段
1、欣赏从古至今的关于星空的美术作品。
课件出示图片
师:图片中是谁在做什么?
生:牛郎织女。(音)
师:图中的嫦娥奔月、牛郎织女这些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是我们前辈通过丰富想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创造出来的,表达出古人们对宇宙星空的向往。同学们也有很丰富的想象力,你一定会展示。
师:(出示梵·高作品星空)在这张作品中你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树、山、天空、月亮、星星等……
梵·高的画感觉能动。
师:音(这是荷兰画家梵·高的星空整张画面似乎被一股汹涌动荡的激流所吞噬、风景在发狂、山在骚动、月亮星云在旋转,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看起来象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梵·高的线条我们可以借鉴。
师:(播放课件)这是台湾画家几米的星空,画面上有什么呢?
生:男孩、女孩、星球。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那男孩女孩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能飘在空中。
师:几米的联想是在宇宙中可以不拘无束自由的在星空中飘荡,可以飘到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事。
师:(播放课件)这是一个电脑高手的作品,他的联想让超人和绿巨人到太空大战一场。
2、学生对星空的畅想。
师:欣赏了这么多作品,对星空的联想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那快发挥你的想象力去探索太空的奥妙,在哪里你会发生哪些不可思议的事。同学们把你对星空的联想对你的同桌说说。
师:谁愿把自己的奇思妙想与我分享。
生:回答。
3、欣赏学生作品。
师: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我们一起来看看同龄人的作品。
4、刮蜡纸的使用。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种不同的纸,这是什么材料?
生:刮蜡纸、竹笔。
师:这些小画家们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手中的笔描绘出对星空的联想,你想试试吗?快拿起刮画笔把你对星空的想象表现出来吧!
三、师巡视指导。(出示创作提示)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完成的作品粘贴到黑板,优秀作品用投影展示评价。
五、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的很好,国人为神十一成功发射而骄傲,老师也为你们能用自己的双手结合想象力创作出美妙星空的联想而自豪。
六、反思
在新课引导阶段播放一段神州十一号的发射视频,学生受影片中的气氛感染,同时也认识大国科技的先进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出示八大行星图片让学生进一步去认识太空,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去想象太空。借此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就是引导学生作品欣赏合理想象,学生通过由古至今中外名家的作品分析,体会不同时代人对星空的畅想,从中学习表现内容和表现技法。进行学生作品赏析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点线面创。通过欣赏刮蜡画的作品让学生对刮蜡画产生兴趣。从而学生敢于大胆尝试并掌握刮蜡的表现技法。学生创作过程比较顺利,作品效果也表现的很好。
本课教学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在导课时由于学生第一次去录播室上课,学生的发言受到环境的影响,语言不够简练准确,作品评价方面: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相得益彰,部分作品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时不够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