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九单元 金属鲁教版 化学(初中)到实验室去:探究金属的性质5典型例题4课堂小结3新课讲授2课堂导入1知识回顾1知识回顾一、金属发生锈蚀的条件铁必须与氧气、水同时接触,缺一不可。二、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①加上油漆、油脂或搪瓷 (1)保持铁制品表面____________。洁净、干燥(2)建立保护层②镀上其他耐腐蚀的金属, 如镀锡或铬等(3)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做成合金材料三、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1.废弃金属的危害废旧金属可能会造成土壤或水体污染。2.回收金属的重要意义有利于金属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2课堂导入【回顾】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认识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想一想,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哪些?1.金属的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都具有 ,密度和硬度较 ,熔点和沸点较 ,具有良好的 、 和 性能。除汞外,金属在常温下都是 。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大高固体2.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反应许多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2)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K、Ca、Na除外!)今天,我们将自己动手操作,验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新课讲授明确任务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做好准备 1.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如细铜丝、细铁丝、铁钉、铝箔、白炽灯的灯丝、订书钉、易拉罐、铝合金制品、不锈钢餐具等;电池、小灯泡、导线、磁铁、砂纸、火柴。
2.实验室中的试剂和仪器:铝粉、镁带、锌片、铁粉、稀盐酸、稀硫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坩埚钳、酒精灯、药匙、试管。实验用品:友情提示1.探索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时要用坩埚钳夹持金属反应物,防止烫伤。
2.本次实验用到的液体试剂有的具有腐蚀性,应正确取用、规范操作,防止发生意外。
3.镁带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要注意保护眼睛。动手实验一、金属的物理性质紫红色银白色金属光泽金属光泽能被弯曲,不能被折断延展性温度升高导热性灯泡发光导电性细铁丝、订书钉能被吸收铁能被磁铁吸引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反应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铝粉能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固体镁能在空气中燃烧2.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许多黑色物质析出锌能将铁置换出来,锌比铁活泼无明显现象铜不能将铁置换出来,铁比铜活泼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_。锌>铁>铜思考你还能通过其它的试剂来证明锌、铁、铜的活动性顺序吗?实验思路:1.取1 mL~2 mL 硫酸锌溶液放于试管中,再将铁块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无明显现象现象:2.取1 mL~2 mL 硫酸铜溶液放于试管中,再将铁块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现象: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不能将锌置换出来,但是却可以置换出铜。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_。锌>铁>铜反思交流1.金属有哪些共性?金属的用途与性质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性质决定用途。2.我国古代就发明了湿法冶金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什么?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有什么规律?你能想到哪些化学方法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提示:湿法冶金术就是利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原理;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在空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可判断其活泼性等。4课堂小结与稀盐酸反应金属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盐溶液反应金属的共性金属的特性5典型例题考点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典型例题1】(2019?东城区一模)铜用作导线主要利用金属铜的性质是(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有金属光泽 D.密度较大A【迁移训练1】(2019?怀化三模)铜可用于制造传统的炭火锅,下列性质与此用途无关的是( )
A.熔点高 B.导热性好 C.延展性好 D.导电性好D【典型例题2】(2019?枣庄)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没有明显现象,Y和Z表面有气泡产生;另取Y放入Z的盐溶液中,未见明显现象,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Z>Y>X C.X>Z>Y D.Y>X>ZB考点二: 金属的化学性质【迁移训练2-1】(2019?云龙区校级一模)有M、N、R三种金属,将M和N浸入稀盐酸中,N溶解,M不溶解;将M浸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在M的表面有R析出,则M、N、R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可排列为( )
A.R>M>N B.N>R>M C.R>N>M D.N>M>R
D【迁移训练2-2】(2019秋?梅县区校级月考)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CO2气体和H2O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C.镁条燃烧,发生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气体C【迁移训练2-3】(2019?丰台区二模)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设计了如图实验。
(1)为达到实验目的,X溶液应选择 。硫酸铜溶液①中无明显现象,②中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观察到当 的实验现象,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