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下 11.2 几种常见的酸 同步练习试题 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下 11.2 几种常见的酸 同步练习试题 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31 12:1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2 几种常见的酸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说明浓硫酸具有(  )
A.吸水性 B.腐蚀性 C.挥发性 D.酸性
2.下列物质可用于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锈的是(  )
A.氧化钙 B.氢氧化钙 C.稀硫酸 D.碳酸钠。
3.分别将浓盐酸、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下列变化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均减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减小
C.溶质的质量均减小
D.溶剂的质量均增大
4.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的示数变小,此现象说明浓盐酸具有(  )
A.酸性 B.腐蚀性 C.吸水性 D.挥发性
5.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NaCl B.NaOH C.CaCO3 D.Zn
6.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Fe2O3 B.NaHCO3 C.Ag D.NaOH
7.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Fe B.CO2 C.Fe2O3 D.Ca(OH)2
8.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
A.Na B.CO2 C.Al(OH)3 D.Fe2O3
9.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
A.Fe2O3 B.Na2CO3 C.NaCl D.NaOH
10.下列金属中,滴加稀盐酸后不会产生气泡的是(  )
A.锌 B.铝 C.铁 D.铜
11.向下列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aHCO3溶液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C.Fe2O3粉末 D.NaCl溶液
12.将稀盐酸与下列物质混合不会看到有气泡冒出的是(  )
A.锌粒 B.大理石 C.氢氧化钠 D.碳酸氢钠
13.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X是稀盐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B.若X是稀盐酸,b可能是氧化铁
C.若X是稀硫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硫酸,d不可能是单质
14.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是(  )
A.蔗糖 B.食盐 C.食醋 D.小苏打
15.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6.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和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和铝粉)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
1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
(1)实验现象是   。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19.向点滴板各孔穴中滴加稀盐酸,研究酸的性质。
(1)反应后,溶液变黄色的孔穴是   (填数字序号)。
(2)有气泡产生的孔穴是   (填数字序号)
20.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3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4~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硫酸铜溶液。
(1)1、3孔穴中有气泡产生。孔穴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的孔穴是   (填序号,下同)。
(3)比较Ni、Cu、Ag 3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孔穴有   (写1组即可)。
21.如图,利用井穴板、打孔透明盖子、滴管和导管进行微型实验。
(1)井穴1中能证明石灰水和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2)井穴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欲证明未知粉末X中含有碳酸盐,实验操作为   。
2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23﹣A或23﹣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23﹣A计分。
23﹣A
23﹣B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
现象的原因为   。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
23.进行如图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中的现象是   。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中滴入稀盐酸后得到溶液甲,向甲中继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4.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了2个兴趣实验。
(1)若观察到a中固体减少,有大量的气泡产生,b中溶液无明显变化。推测固体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序号)。
A.银 B.锌 C.氢氧化钙 D.碳酸钙
(2)若固体为碳酸氢钠粉末,则整个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25.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解暑。
【制备材料】1.5g小苏打、1.5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ml饮料瓶
【制作过程】如图所示。
(1)柠檬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检验柠檬酸的水溶液显酸性,可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序号)。
A.铁钉 B.铜丝 C.鸡蛋壳 D.食盐
(2)上述自制汽水属于“碳酸饮料”,其中碳酸的来源是   。
(3)材料中的小苏打是   的俗称,其水溶液显碱性。
(4)打开该汽水瓶盖,能够看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推断题(共1小题)
26.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右图是包含A、B、C、D和盐酸5种物质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1)单质A不可能是   。
A.Mg B.Fe C.Ag D.Zn
(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C为碳酸钠。
①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 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   种。
五.解答题(共4小题)
27.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B 补齐元素信息和元素类别的连线


28.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
(1)无明显变化的孔穴有   (填孔穴序号)。
(2)孔穴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孔穴5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出所有可能)。
29.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1)若向点滴板孔穴1、2中分别加入碳酸钠,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若要证明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应进行的操作的   。
(3)若向孔穴2中加石蕊试剂和Zn粒,观察到产生气体,溶液由红变紫,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
30.根据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   (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④的一个有硫酸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酸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填离子符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说明浓硫酸具有(  )
A.吸水性 B.腐蚀性 C.挥发性 D.酸性
【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选:A。
2.下列物质可用于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锈的是(  )
A.氧化钙 B.氢氧化钙 C.稀硫酸 D.碳酸钠。
【分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根据各选项中的物质是否能与氧化铁反应来分析。
【解答】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A.氧化钙与氧化铁不反应,所以不能用氧化钙来除铁锈;
B.氢氧化钙与氧化铁不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钙来除铁锈;
C.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可用稀硫酸除铁锈;
D.碳酸钠与氧化铁不反应,所以不能用碳酸钠来除铁锈。
故选:C。
3.分别将浓盐酸、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下列变化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均减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减小
C.溶质的质量均减小
D.溶剂的质量均增大
【分析】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的质量分别减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的示数变小,此现象说明浓盐酸具有(  )
A.酸性 B.腐蚀性 C.吸水性 D.挥发性
【分析】根据题意,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的示数变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的示数变小,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质量减少。
故选:D。
5.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NaCl B.NaOH C.CaCO3 D.Zn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NaCl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选项正确。
B、NaOH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Zn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Fe2O3 B.NaHCO3 C.Ag D.NaOH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选项错误。
B、NaH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Fe B.CO2 C.Fe2O3 D.Ca(OH)2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正确。
C、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
A.Na B.CO2 C.Al(OH)3 D.Fe2O3
【分析】盐酸能和钠、氢氧化铝、氧化铁反应,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解答】解:A、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
B、二氧化碳不能和盐酸反应;
C、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D、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故选:B。
9.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
A.Fe2O3 B.Na2CO3 C.NaCl D.NaOH
【分析】酸和金属氧化物、碱、盐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盐反应时只要生成物中出现气体、水、沉淀就能反应。
【解答】解:A、氧化铁是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A错误;
B、碳酸钠和酸反应有气体放出,B错误;
C、氯化钠和稀盐酸不反应,C正确;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D错误;
故选:C。
10.下列金属中,滴加稀盐酸后不会产生气泡的是(  )
A.锌 B.铝 C.铁 D.铜
【分析】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和铜反应。
【解答】解:A、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过程中产生气泡;
B、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过程中产生气泡;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过程中产生气泡;
D、铜不能和盐酸反应,过程中不产生气泡。
故选:D。
11.向下列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aHCO3溶液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C.Fe2O3粉末 D.NaCl溶液
【分析】依据选项中的物质与盐酸间是否发生反应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解:A、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该过程中存在大量气泡产生的明显现象;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为红色,盐酸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当氢氧化钠完全被消耗,则红色就会退去,存在明显现象;
C、Fe2O3的粉末为红色,能够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的溶液为黄色,存在明显现象;
D、NaCl溶液和盐酸不能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故选:D。
12.将稀盐酸与下列物质混合不会看到有气泡冒出的是(  )
A.锌粒 B.大理石 C.氢氧化钠 D.碳酸氢钠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故选项错误。
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故选项正确。
D、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3.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X是稀盐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B.若X是稀盐酸,b可能是氧化铁
C.若X是稀硫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硫酸,d不可能是单质
【分析】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是黄色溶液;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
稀硫酸不能和铜反应。
【解答】解:A、若X是稀盐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这是因为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B、若X是稀盐酸,b可能是氧化铁,这是因为稀盐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C、若X是稀硫酸,c可能是单质,例如c是单质铁时,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若X是稀硫酸,d不可能是单质,这是因为稀硫酸和d反应生成蓝色溶液,说明溶液中含有铜离子,而稀硫酸不能和铜反应,因此d不可能是单质铜,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4.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是(  )
A.蔗糖 B.食盐 C.食醋 D.小苏打
【分析】根据胃酸中的酸是盐酸及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要治疗胃酸过多,可以选用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且应选择无毒、无腐蚀性的物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蔗糖显中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显中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错误。
C、食醋显酸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NaH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5.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向硫酸中加水稀释,酸性减弱,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和金属接触就生成氢气进行分析判断.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前,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硫酸中加水稀释,酸性减弱,溶液的pH增大,但pH值不会超过7,故选项图示错误。
B、金属锌与稀硫酸接触就产生氢气,起点应该从零开始,故选项图示错误。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前,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可能为0,故选项图示错误。
D、氯化钡和硫酸接触就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当硫酸反应完后,沉淀质量不再不变,故图象应该是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示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6.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和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和铝粉)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是 NaOH+HCl=NaCl+H2O,2Al+6HCl=2AlCl3+3H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解答】解: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和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和铝粉)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Al+6HCl=2AlCl3+3H2↑。
故填:NaOH+HCl=NaCl+H2O,2Al+6HCl=2AlCl3+3H2↑。
17.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 BD (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
【分析】根据酸的通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1)活泼金属和碳酸氢盐会与酸反应分别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故填BD;
(2)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铜的金属活动性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填: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三.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
1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
(1)实验现象是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
【分析】(1)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中的水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2)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故答案为:
(1)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2)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19.向点滴板各孔穴中滴加稀盐酸,研究酸的性质。
(1)反应后,溶液变黄色的孔穴是 3 (填数字序号)。
(2)有气泡产生的孔穴是 2和6 (填数字序号)
【分析】(1)根据氯化铁溶液呈黄色进行分析;
(2)根据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呈黄色;
(2)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有气泡生成孔穴2和6。
故答案为:
(1)3;
(2)2和6。
20.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3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4~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硫酸铜溶液。
(1)1、3孔穴中有气泡产生。孔穴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
(2)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的孔穴是 4 (填序号,下同)。
(3)比较Ni、Cu、Ag 3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孔穴有 235 (写1组即可)。
【分析】(1)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
(2)反应物是锌、硫酸铜,生成物是硫酸锌和铜,铜为红色;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1)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填:Fe+2HCl═FeCl2+H2↑。
(2)反应物是锌、硫酸铜,生成物是硫酸锌和铜,铜为红色,故为4号孔穴;故填:4;
(3)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说明氢>铜,镍能与盐酸反应,说明镍>氢,铜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铜>银,从而说明铁>铜>银,故填:235。
21.如图,利用井穴板、打孔透明盖子、滴管和导管进行微型实验。
(1)井穴1中能证明石灰水和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红色溶液变成无色 。
(2)井穴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3)欲证明未知粉末X中含有碳酸盐,实验操作为 在孔穴6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将稀盐酸挤入孔穴3 。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滴有酚酞溶液的石灰水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石灰水生了化学反应。
(2)井穴2中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3)碳酸盐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将该碳酸盐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说明粉末中含有碳酸盐;欲证明未知粉末X中含有碳酸盐,实验操作为在孔穴6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将稀盐酸挤入孔穴3。
故答案为:
(1)红色溶液变成无色;
(2)Fe2O3+6HCl═2FeCl3+3H2O;
(3)在孔穴6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将稀盐酸挤入孔穴3。
2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23﹣A或23﹣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23﹣A计分。
23﹣A
23﹣B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棉棒由红色变为无色 ,产生该
现象的原因为 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遇水形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棉球由紫色变成红色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分析】23﹣A 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解答。
23﹣B根据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23﹣A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浸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显红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红色棉球褪色;
23﹣B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会观察到棉球由紫色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
23﹣A 红色棉球褪色;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遇水形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23﹣B 棉球由紫色变成红色;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3.进行如图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中的现象是 锌粒逐渐减少,有气泡产生 。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3)C中滴入稀盐酸后得到溶液甲,向甲中继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甲中的溶质是 Na2CO3、NaCl (填化学式)。
【分析】(1)根据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分析;
(2)根据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3)根据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分析;
【解答】解:(1)锌粒中加入稀盐酸,锌和稀盐酸会反应生成氢气,现象是:锌粒逐渐减少,有气泡产生;
(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C中滴入稀盐酸后得到溶液甲,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此时甲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碳酸钠和氯化钠,或氯化氢和氯化钠,向甲中继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因此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和氯化钠。
故答案为:(1)锌粒逐渐减少,有气泡产生;(2)Fe2O3+6HCl═2FeCl3+3H2O;(3)Na2CO3、NaCl;
24.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了2个兴趣实验。
(1)若观察到a中固体减少,有大量的气泡产生,b中溶液无明显变化。推测固体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B (填字母序号)。
A.银 B.锌 C.氢氧化钙 D.碳酸钙
(2)若固体为碳酸氢钠粉末,则整个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a中粉末溶解,产生大量气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分析】银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A.银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银和稀盐酸混合时无明显现象,因此固体不是银;
B.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当固体是锌时,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观察到a中固体减少,有大量的气泡产生,b中溶液无明显变化,因此固体可以是锌;
C.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产生气泡,因此固体不是氢氧化钙;
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a中固体减少,有大量的气泡产生,b中溶液变浑浊,因此固体不是碳酸钙。
故填:B。
(2)若固体为碳酸氢钠粉末,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整个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a中粉末溶解,产生大量气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a中粉末溶解,产生大量气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5.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解暑。
【制备材料】1.5g小苏打、1.5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ml饮料瓶
【制作过程】如图所示。
(1)柠檬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检验柠檬酸的水溶液显酸性,可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AC (填字母序号)。
A.铁钉 B.铜丝 C.鸡蛋壳 D.食盐
(2)上述自制汽水属于“碳酸饮料”,其中碳酸的来源是 小苏打、柠檬酸 。
(3)材料中的小苏打是 碳酸氢钠 的俗称,其水溶液显碱性。
(4)打开该汽水瓶盖,能够看到的现象是 有大量气泡产生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CO3=H2O+CO2↑ 。
【分析】(1)根据酸会与活泼金属、碳酸盐反应,不会与铜、食盐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会生成柠檬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进行分析;
(4)根据碳酸分解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1)酸会与活泼金属、碳酸盐反应,不会与铜、食盐反应,所以检验柠檬酸的水溶液显酸性,可以用铁钉、鸡蛋壳,故选:AC;
(2)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会生成柠檬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碳酸的来源是小苏打和柠檬酸;
(3)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
(4)碳酸分解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打开该汽水瓶盖,能够看到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是:H2CO3=H2O+CO2↑。
故答案为:(1)AC;
(2)小苏打和柠檬酸;
(3)碳酸氢钠;
(4)有大量气泡产生,H2CO3=H2O+CO2↑。
四.推断题(共1小题)
26.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右图是包含A、B、C、D和盐酸5种物质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1)单质A不可能是 C 。
A.Mg B.Fe C.Ag D.Zn
(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3)若C为碳酸钠。
①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 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 3 种。
【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进行分析;
(2)根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进行分析;
(3)①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②根据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所以铁、镁、锌会与盐酸反应,银不会与盐酸反应,故选:C;
(2)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
(3)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3种。
故答案为:(1)C;
(2)Fe2O3+6HCl═2FeCl3+3H2O;
(3)①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3。
五.解答题(共4小题)
27.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B 补齐元素信息和元素类别的连线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的分类来分析。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与医疗急救;
B:氦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股答案为:
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B 补齐元素信息和元素类别的连线


28.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
(1)无明显变化的孔穴有 2、4、5 (填孔穴序号)。
(2)孔穴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3)孔穴5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氯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氢 (写出所有可能)。
【分析】根据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酸不能使酚酞变色,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酸不能使酚酞变色,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
(1)无明显变化的孔穴有:2、4、5;
(2)孔穴3中发生的反应是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可能其中的一种物质过量,所以孔穴5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氢。
故答案为:(1)2、4、5;
(2)Fe2O3+6HCl=2FeCl3+3H2O;
(3)氯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氢。
29.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1)若向点滴板孔穴1、2中分别加入碳酸钠,该实验的目的是 研究稀盐酸、稀硫酸是否都能与碳酸钠反应 。
(2)若要证明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应进行的操作的 将锌粒放入3中 。
(3)若向孔穴2中加石蕊试剂和Zn粒,观察到产生气体,溶液由红变紫,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Zn+H2SO4═ZnSO4+H2↑ 。
【分析】(1)根据加入的药品分析实验的目的;
(2)根据图中提供的药品分析;
(3)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进行分析,石蕊试液遇碱变蓝,遇酸变红,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解答】解:(1)分别向盐酸和硫酸中加入碳酸钠,目的是探究稀盐酸、稀硫酸是否都能与碳酸钠反应;
(2)图中提供的药品有硫酸铜,可以利用锌与硫酸铜的反应判断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所以将锌粒放入3中,锌的表明有红色物质出现,证明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3)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酸性消失,试液由红变紫,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故答案为:(1)研究稀盐酸、稀硫酸是否都能与碳酸钠反应;
(2)将锌粒放入3中(或其它合理答案);
(3)Zn+H2SO4═ZnSO4+H2↑。
30.根据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Zn=ZnSO4+H2↑ ;
(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 碱 (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④的一个有硫酸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
(3)酸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H+ (填离子符号)。
【分析】(1)写出酸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即可;
(2)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
(3)酸的通性是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解答】解:(1)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其方程式为:H2SO4+Zn=ZnSO4+H2↑;
(2)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例如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其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3)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可以电离出共同的氢离子,所以不同的酸却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是:(1)H2SO4+Zn=ZnSO4+H2↑;(2)碱;2NaOH+H2SO4=Na2SO4+2H2O;(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