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下 12.3 化学肥料 同步练习试题 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下 12.3 化学肥料 同步练习试题 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31 12:5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3 化学肥料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  )
A.Ca(H2PO4)2 B.CO(NH2)2 C.K2SO4 D.KCl
2.某果农发现其种植的桔树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经技术人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应选用的复合肥料是(  )
A.NH4H2PO4 B.NH4NO3 C.CO(NH2)2 D.K2SO4
3.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  )
A.NH4Cl B.K2SO4 C.NaOH D.NH4H2PO4
4.如图是化学肥料分类图。不可以归入①处的物质是(  )
A.NH4HCO3 B.KH2PO4 C.NH4NO3 D.NH3?H2O
5.小明发现盆栽月季叶子枯黄,倒伏并长了虫子,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施用下列哪种化肥最好(  )
A.KNO3 B.CO(NH2)2 C.NH4H2PO4 D.K2SO4
6.磷肥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
A.KCl B.Na2SO4 C.NH4HCO3 D.Ca(H2PO4)2
7.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硫酸钾 B.氯化铵 C.尿素 D.硝酸钾
8.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NH4Cl B.KNO3 C.NaNO3 D.Ca3(PO4)2
9.下列化肥与碱混合后,能闻到氨气气味的是(  )
A.硫酸铵 B.硫酸钾 C.氯化钠 D.硝酸钾
10.化学肥料要合理使用,下列化学肥料不宜与熟石灰混合施用的是(  )
A.NH4NO3 B.KNO3 C.Ca3(P04)2 D.K2SO4
11.某班同学就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辩论,正方观点是施用化肥有利,正方的下列观点中不科学的是(  )
A.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
B.化肥的肥效快
C.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
12.合理施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肥料不能长期施用
B.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
C.磷酸二氢钾可用作复合肥
D.不能将硫酸铵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13.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肥料.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A.(NH4)2SO4 与KCl:观察颜色
B.NH4HCO3与K2SO4:加水溶解
C.KNO3与Ca3(PO4)2:闻气味
D.NH4Cl与K2SO4: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后闻气味
14.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铵盐不能与碱类物质混放或混用
B.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多施用
C.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
D.长期使用硫酸铵等化肥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5.如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甲:熟石灰; 乙:稀盐酸
B.甲:水; 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溶液; 乙:硝酸
D.甲:稀盐酸; 乙:氯化钠溶液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6.农作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植物生长过程中若出现叶片发黄症状应施加一种化肥是   (填一种化肥的化学式),其作用是:   。
若在低温情况下种植作物,常常需要施加一种化肥   (填一种化肥的化学式),其作用是:   若植物生长过程中叶子边缘发黄且出现倒伏现象,应施加一种化肥   (填一种化肥的化学式),其作用是:   。常用的复合肥的化学式有   。
17.在世界范围内,据统计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如图是两种氮肥标签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化肥属于   肥,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如果缺乏此化肥,会导致叶色发   。
(2)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易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有挥发性
(3)两种化肥中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   ,因为会发生   而减低肥效。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8.肥料和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1)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有效成分是碳酸钾(K2CO3),草木灰属于   (填“氮”“磷”或“钾”) 肥.
(2)测得某地土壤酸碱度的pH为4.5.下列作物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若要种植玉米,需要施用   降低土壤酸性.
作物
小麦
玉米
茶树
西瓜
萝卜
适宜生长的pH
5.5~6.5
6.5~7.0
4.0~6.5
5.0~7.0
7.0~7.5
1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分解产物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因为草木灰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不能和碳酸氢铵混合使用,在密闭的大棚内放置碳酸氢铵和稀盐酸,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生成的氯化铵又可以作为氮肥再次使用.
(1)植物叶色淡黄,生长不茂盛,   (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用碳酸氢铵.
(2)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   (写一条即可).
(3)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关于使用碳酸氢铵的说法中,正确到是   .
A、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受潮时易分解
B、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该注意防潮防晒
C、碳酸氢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  )
A.Ca(H2PO4)2 B.CO(NH2)2 C.K2SO4 D.KCl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化肥称为氮肥.氮肥能使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并且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解答】解:A、Ca(H2PO4)2只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A不符合题意;
B、CO(NH2)2只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符合题意;
C、K2SO4只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不符合题意;
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某果农发现其种植的桔树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经技术人员诊断,必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应选用的复合肥料是(  )
A.NH4H2PO4 B.NH4NO3 C.CO(NH2)2 D.K2SO4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故选:A。
3.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  )
A.NH4Cl B.K2SO4 C.NaOH D.NH4H2PO4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2SO4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C、NaOH中不含钾元素,不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D、NH4H2PO4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如图是化学肥料分类图。不可以归入①处的物质是(  )
A.NH4HCO3 B.KH2PO4 C.NH4NO3 D.NH3?H2O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由图示可知①中含有磷元素和钾元素;
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
B、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正确;
C、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
D、NH3?H2O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错。
故选:B。
5.小明发现盆栽月季叶子枯黄,倒伏并长了虫子,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施用下列哪种化肥最好(  )
A.KNO3 B.CO(NH2)2 C.NH4H2PO4 D.K2SO4
【分析】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小明发现盆栽月季叶子枯黄,倒伏并长了虫子,说明土壤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小明发现盆栽月季叶子枯黄,倒伏并长了虫子,说明土壤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化肥。
A、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C、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磷肥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
A.KCl B.Na2SO4 C.NH4HCO3 D.Ca(H2PO4)2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Na2SO4不是化肥。
C、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D。
7.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硫酸钾 B.氯化铵 C.尿素 D.硝酸钾
【分析】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酸钾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研磨,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正确。
C、尿素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研磨,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D、硝酸钾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研磨,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NH4Cl B.KNO3 C.NaNO3 D.Ca3(PO4)2
【分析】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H4Cl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故选项正确。
B、KNO3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NaNO3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D、Ca3(PO4)2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下列化肥与碱混合后,能闻到氨气气味的是(  )
A.硫酸铵 B.硫酸钾 C.氯化钠 D.硝酸钾
【分析】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碱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能闻到氨气气味,故选项正确。
B、硫酸钾与碱混合后,不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与碱混合后,不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选项错误。
D、硝酸钾与碱混合后,不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化学肥料要合理使用,下列化学肥料不宜与熟石灰混合施用的是(  )
A.NH4NO3 B.KNO3 C.Ca3(P04)2 D.K2SO4
【分析】根据铵根离子会与碱反应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铵态氮肥会与碱反应生成氨气跑掉降低肥效,而硝酸钾、磷酸钙、硫酸钾都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或者不能转化为气体跑掉,故选A。
11.某班同学就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辩论,正方观点是施用化肥有利,正方的下列观点中不科学的是(  )
A.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
B.化肥的肥效快
C.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
【分析】A、根据化肥的用途考虑;B、根据化肥与农家肥的区别考虑;C、根据化肥的元素组成考虑;D、根据复合肥的定义考虑本题.
【解答】解:A、施用化肥的目的就是使农作物增产,故A正确;
B、化肥含营养素少但量多见效快,农家肥含营养素种类多,但量少,见效慢,故B正确;
C、由于化肥中含有氮、磷等元素容易使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赤潮或水华现象,所以应该合理的使用化肥,故C错误;
D、化学式中含有营养元素N、P、K中的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叫复合肥,所以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12.合理施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肥料不能长期施用
B.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
C.磷酸二氢钾可用作复合肥
D.不能将硫酸铵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分析】A、化学肥料不能长期施用,而农家肥与化肥混合施用,不但作用持久,而且效果显著;
B、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是有限的,施用较多的化肥,不但作物不能完全吸收,造成经济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C、磷酸二氢钾含有K、P两种植物营养元素,为复合肥;
D、硫酸铵含铵根离子,与碱性物质混合后,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解答】解:A、化学肥料不能长期施用,而农家肥与化肥混合施用,不但作用持久,而且效果显著,故A正确;
B、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是有限的,施用较多的化肥,不但作物不能完全吸收,造成经济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错误;
C、磷酸二氢钾含有K、P两种植物营养元素,为复合肥,故C正确;
D、硫酸铵含铵根离子,与碱性物质混合后,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D正确。
故选:B。
13.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肥料.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A.(NH4)2SO4 与KCl:观察颜色
B.NH4HCO3与K2SO4:加水溶解
C.KNO3与Ca3(PO4)2:闻气味
D.NH4Cl与K2SO4: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后闻气味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化肥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H4)2SO4 与KCl均为白色晶体,用观察外观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NH4HCO3与K2SO4均易溶于水,用加水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KNO3与Ca3(PO4)2均无明显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NH4Cl加熟石灰研磨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无明显气味,用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4.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铵盐不能与碱类物质混放或混用
B.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多施用
C.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
D.长期使用硫酸铵等化肥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分析】A、铵盐不能与碱类物质混放或混用,否则产生氨气降低肥效;B、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合理施用;C、根据复合肥的特点考虑;D、长期使用硫酸铵等化肥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解答】解:A、铵盐不能与碱类物质混放或混用,否则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A说法正确;
B、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合理施用,故B说法错误;
C、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故C说法正确;
D、长期使用硫酸铵等化肥会使土壤酸化、板结,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5.如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甲:熟石灰; 乙:稀盐酸
B.甲:水; 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溶液; 乙:硝酸
D.甲:稀盐酸; 乙:氯化钠溶液
【分析】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NH4HCO3属于碳酸氢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则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加入试剂甲后有氨气味产生,说明加入的甲是碱性物质,可能是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等,产生氨气味的是NH4HCO3、NH4Cl,无产生氨气味的产生是KCl,故A、C选项有可能正确;NH4HCO3属于碳酸氢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向产生氨气味的两种化肥中加入酸(如稀盐酸、稀硝酸等),碳酸氢铵与酸反应会产生气泡,而氯化铵没有,可以鉴别,故试剂乙可能是稀盐酸、硝酸等。
综上所述,AC选项均正确。
故选:AC。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6.农作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植物生长过程中若出现叶片发黄症状应施加一种化肥是 NH4NO3 (填一种化肥的化学式),其作用是: 促进枝叶茂盛浓绿 。
若在低温情况下种植作物,常常需要施加一种化肥 Ca3(PO4)2 (填一种化肥的化学式),其作用是: 抗寒抗旱能力 若植物生长过程中叶子边缘发黄且出现倒伏现象,应施加一种化肥 KNO3 (填一种化肥的化学式),其作用是: 促进叶色浓绿,抗倒伏 。常用的复合肥的化学式有 KNO3 。
【分析】根据化肥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农作物的作用,合理使用,增产增收分析。
【解答】解:叶片发黄症状是缺少氮肥;施加一种化肥NH4NO3即可,其作用是:促进枝叶茂盛浓绿;磷肥具有抗寒抗旱能力,若在低温情况下种植作物,常常需要施加一种化肥是磷肥:Ca3(PO4)2;钾肥的作用是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因此叶色发黄应补充氮肥,出现倒伏现象应补充钾肥,所以应该用含有氮和钾的肥料:KNO3;
故答案为:NH4NO3;促进枝叶茂盛浓绿;Ca3(PO4)2;抗寒抗旱能力;促进叶色浓绿,抗倒伏;KNO3
17.在世界范围内,据统计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如图是两种氮肥标签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化肥属于 氮 肥,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如果缺乏此化肥,会导致叶色发 黄 。
(2)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 B (填字母序号);
A.易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有挥发性
(3)两种化肥中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 NH4HCO3 ,因为会发生 反应产生氨气 而减低肥效。
【分析】(1)根据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和氮肥的作用考虑;(2)根据标签的内容即可获得物质的性质;(3)根据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考虑。
【解答】解:(1)两种化肥都只含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缺氮元素叶色发黄;
(2)根据标签可以看出,这两种物质保存时都需要防潮,因此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碳酸氢铵要避免高温施用,说明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3)碳酸氢铵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故答案为:(1)氮;黄;(2)B;(3)NH4HCO3;反应产生氨气。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8.肥料和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1)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有效成分是碳酸钾(K2CO3),草木灰属于 钾 (填“氮”“磷”或“钾”) 肥.
(2)测得某地土壤酸碱度的pH为4.5.下列作物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茶树 ;若要种植玉米,需要施用 熟石灰 降低土壤酸性.
作物
小麦
玉米
茶树
西瓜
萝卜
适宜生长的pH
5.5~6.5
6.5~7.0
4.0~6.5
5.0~7.0
7.0~7.5
【分析】(1)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据此分析.
(2)根据土壤酸碱度的pH为4.5,和表格中的作物最适宜的pH范围做出判断.
【解答】解:(1)碳酸钾(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2)土壤酸碱度的pH为4.5,茶树适宜生长的pH范围是4.0~6.5,所以适于种植茶树;适于玉米生长的pH范围是6.5~7.0,若要种植玉米就要降低土壤的酸性,可施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
故答案为:(1)钾.
(2)茶树;熟石灰.
1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分解产物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因为草木灰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不能和碳酸氢铵混合使用,在密闭的大棚内放置碳酸氢铵和稀盐酸,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生成的氯化铵又可以作为氮肥再次使用.
(1)植物叶色淡黄,生长不茂盛, 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用碳酸氢铵.
(2)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 易溶于水 (写一条即可).
(3)碳酸氢铵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HCl═NH4Cl+H2O+CO2↑ .
(4)下列关于使用碳酸氢铵的说法中,正确到是 AB .
A、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受潮时易分解
B、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该注意防潮防晒
C、碳酸氢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
【分析】(1)植物叶色淡黄,生长不茂盛,需要使用氮肥.
(2)根据物理性质的概念进行分析.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题中信息结合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1)植物叶色淡黄,生长不茂盛,需要使用氮肥,碳酸氢铵属于氮肥,故填:需要.
(2)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都属于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故填:易溶于水.
(3)盐酸与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H2O+CO2↑.
故填:NH4HCO3+HCl═NH4Cl+H2O+CO2↑.
(4)A、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受潮时易分解,故正确;
B、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因此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该注意防潮防晒,故正确;
C、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故错误.
故选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