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沪科版第一册综合测试(2)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沪科版第一册综合测试(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9-23 15: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命科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满分20分,每空格1分)
1、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三农”问题成为会议的议题之一。我国地大物博,但耕地面积占有率低,如何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是农业技术革新的关键。目前世界上改善农作物物种品质的方法,最常用的是 技术。
2、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有60余种。有些元素,如C、H、O、N等元素在体内的含量占了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称为 元素;有些元素,如Fe、Ca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占了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称为 元素。
3、绝大部分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功能的基本单位为 ,但是 类生物(如噬菌体、HIV等)却没有此结构单位。
4、脂肪酸是带有羧基的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长链。如果脂肪分子中碳以单键(C—C)相连,称其为 脂肪酸;如果碳以双链(C=C)相连,则称为 脂肪酸。
5、在细胞质基质中悬浮着许多具特定功能的细微结构,这些细微结构叫做 。
6、乙肝病毒主要传播的途径是通过 和 传播的。
7、叶绿体色素包括两大类,其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 光和 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光,说明叶绿体中的色素对光能的吸收具有 性。
8、维生素是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不能合成。一般我们按溶解度特性将其分为两大类,如维生素A属于 性维生素、维生素C属于 性维生素。
9、海带细胞内碘的浓度比海水浓度高出约200万倍,但它仍能从海水中摄取碘。像这种逆浓度梯度输送特定分子和离子的方式称为 。
1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 作用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并具有 和
等特性。
二、选择题(满分25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各种生理功能中与细胞中水的功能无关的一项是-----------------------( )
A 运输营养物质 B 生化反应中的媒介物
C 调节细胞内的酸碱度 D 参与代谢反应
2、当低血糖病人出现休克时,医生会通过静脉注射给病人补充0.1%的葡萄糖溶液,其主要目的是----------------------------------------------------------------( )
A 供给全面营养物质 B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C 供给水分 D 供给能源物质
3、下列各类物质中,不属于细胞膜成分的是-------------------------------( )
A 脂肪 B 磷脂 C 糖蛋白 D 蛋白质
4、细胞的化合物中,决定生物体遗传特性的是-----------------------------( )
A 糖类 B 维生素 C 磷脂 D 核酸
5、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是-------------------( )
①糖元 ②淀粉 ③脂肪 ④维生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在浓蔗糖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间充满了---------------------------------------------------------------( )
A 细胞液 B 蔗糖溶液 C 空气 D 清水
7、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和线粒体 B 线粒体和叶绿体
C 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D 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8、从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的例子来看,细胞膜具有-------------------------( )
A 保护性   B 主动运输   C 选择透过性  D 流动性
9、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 酵母菌 B 水绵 C 衣藻 D 颤藻
10、CO2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C 协助扩散、自由扩散 D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11、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特点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
A 仅有两层磷脂分子组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以两层磷脂分子为骨架,附着或镶嵌着蛋白质分子
C 仅有两层磷脂分子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
D 以两层磷脂分子为骨架,附着或镶嵌着蛋白质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2、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 )
A DNA和糖类 B DNA和RNA
C DNA和蛋白质 D RNA和蛋白质
13、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血型决定等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合物是------------( )
A 磷脂分子 B 糖蛋白 C 脂肪 D 核酸
14、让小鼠吸取含有放射性的18O,该鼠体内最先出现标记氧原子的是--------------( )
A 丙酮酸 B 二氧化碳 C 水 D 腺苷三磷酸
15、下图中甲、乙、丙为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它们细胞液的浓度关系为甲>乙>丙。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16、主动运输不同于被动运输,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必须有载体协助
B 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达到低浓度一侧
C 需要消耗能量
D 必须是小分子物质的运输
17、十多年前,艾滋病在中国刚被发现时它还仅仅是个医学问题,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透视河南“艾滋病村”,其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A 母婴传播 B 性传播 C 非法采血传播 D 吸毒传播
18、1771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将点燃的蜡烛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封的钟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导致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绿色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B 绿色植物能在烛光下制造有机物
C 绿色植物能在烛光下吸收CO2 D 绿色植物能在烛光下释放O2
19、如果小杰穿白色裤子坐在草地上,裤子因为与草摩擦而沾染了绿色汁液,下列最容易把绿色汁液洗去的一种方法是-----------------------------------( )
A 用肥皂水 B 用自来水 C 用沸水 D 用酒精
20、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
A 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B 直接氧化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
C 与反应中脱下的氢结合生成水 D 使丙酮酸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21、呼吸作用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最突出的作用是---------------------------( )
A 提供水 B 提供能量
C 提供二氧化碳 D 提供代谢中间产物
22、光合作用的总过程的反应式是----------------------------------------( )

23、一个ATP分子中含有--------------------------------------------( )
A 二个磷酸基,二个高能磷酸键 B 二个磷酸基,三个高能磷酸键
C 三个磷酸基,二个高能磷酸键 D 三个磷酸基,三个高能磷酸键
24、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都具有的现象是---------------( )
A 分解葡萄糖 B 随时都能进行
C 产生ATP D 在线粒体里进行
25、糖类、蛋白质共有的代谢产物和蛋白质特有的代谢终产物分别是----------( )
A CO2、H2O和氨基酸 B CO2、H2O和尿素
C CO2、H2O和葡萄糖 D 葡萄糖和氨基酸
三、简答题(满分35分,每空格1分)
1、(12分)观察右图后请回答:(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1)此图下半部为 细胞结构模式图,
其理由是图中具有( ) 、
( ) 和( ) 。
(2)用图中英文字母填空:
细胞呼吸大部分的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3)各蛋白质类激素由( ) 合成,经
( ) 运输到( ) 进行加工、包装,分泌到血液中。
(4) I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对植物细胞起 作用。
2、(6分)下图是某肽链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CH3 O H H O H H O H H O
   | || | | || | | || | | ||
H2N-C-C―N―C―C―N―C―C―N―C―C―OH
| | | |
H H CH2OH CH2CH3
(1)该肽链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它含有________个肽键,属于________肽化合物。
(2)肽键的结构简式是 。
(3)这条多肽链上有 个自由的氨基和 个自由的羧基。
3、(5分)右图为光反应和暗反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1-3所表示的物质的名称:
1 ;2 ;
3 。
(2)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的反应是
(光反应/暗反应)。
(3)经过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能最终转化为贮藏
在有机物中的 。
4、(6分)右图为酵母呼吸实验装置示意图,甲、乙两试管中装有等量5%葡萄糖液和酵母干粉,置于35-38℃下水浴。A、B、C、D四支试管中加有等量的BTB溶液。甲试管中还稍加石蜡油,乙试管插有通气玻璃管。请据图回答:
(1)甲试管中酵母的呼吸方式是 ,乙试管中酵母的呼吸方式是 。
(2)已知BTB溶液遇二氧化碳会由蓝色变为黄绿色。过一段时间后,B、C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分别会变为 色和 色。
(3)实验时,将甲、乙两试管置于同一水浴环境的目的是 。
(4)如果B试管中BTB溶液颜色发生了变化,则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过程中哪一过程产生的? 。
5、(6分)下图为人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1)作用于A过程的酶只能把蛋白质消化成多肽,而不能催化其他的化学反应,这说明酶具有 。
(2)C物质指 。
(3)E物质指 ,D物质指 、 。
(4)F物质指 。
四、实验题(满分20分。每空格或每小题各为1分)
1、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细菌时,除了有实验组外,还要设置___________;通常利用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培养细菌和采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然后要将培养皿放在________________中培养。
2、在进行“探究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性质”的实验中,将叶绿体色素分离的方法是 ;如果某同学将画有滤液细线(重复几次)的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几分钟后取出观察,无色素带分离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如果成功的话,滤纸条上出现的中间的两条色素,其名称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中,用来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____________色。
3、下面① ~ ⑤ 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A ①→②→③→④ B ④→⑤→③→②
C ②→①→⑤→④ D ⑤→④→②→③
4、有几位学生想要研究细胞与细胞核的大小关系,你作为小组长和它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并请回答问题:
(1) 你认为最佳实验材料是---------------------------------------( )
A 洋葱鳞叶 B 颤藻 C 大肠杆菌 D 水绵
(2)已知:
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μm)= (物镜测微尺的格数÷目镜测微尺的格数)×10
在使用低倍镜时可以看到下图,请计算下图中目镜每格是多少μm ?答:
目镜测微尺
物镜测微尺
(3)右图是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象,请观察后回答:
该细胞长 格,宽 格。
细胞核的直径是 格。
请计算该细胞的面积是 um2 。
细胞核的面积是 um2 。
5、关于“颤藻和水绵细胞的比较观察”的实验:
(1)高倍镜观察颤藻藻丝的细胞呈--------------------------------------( )
A 红黄色 B 蓝绿色 C 蓝紫色 D 橙黄色
(2)水绵细胞的叶绿体呈--------------------------------------------( )
A 球状 B 块状 C 点状 D 带状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满分20分,每空格1分)
1、转基因 2、大量;微量 3、细胞;病毒 4、饱和;不饱和 5、细胞器
6、血液;体液 7、红橙;蓝紫;蓝紫;选择 8、脂溶;水溶 9、主动运输
10、催化;专一性;高效性。
二、选择题(满分25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A
D
B
B
B
D
D
B
D
C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A
C
C
D
D
C
B
D
C
C
B
三、简答题(满分35分,每空格1分)
1、(12分)
(1)植物;E—叶绿体;H—大液泡;I—细胞壁 (2)B—线粒体;E—叶绿体;A—中心体;(3)F—核糖体;D—内质网;C—高尔基体 (4)纤维素;保护
2、(6分)
(1)4;3;四
O H
|| |
(2)—C—N— (3)1;1
3、(5分)
(1)O2;CO2;ATP (2)光反应 (3)(稳定的)化学能
4、(6分)
(1)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2)浅黄绿;深黄绿 (3)控制变量
(4)三羧酸循环中产生的
5、(6分)
(1)专一性 (2)机体所需蛋白质(血浆蛋白) (3)不含碳部分(碳骨架);CO2;水(4)含碳部分(氨基)
四、实验题(满分20分。每空格或每小题各为1分)
1、对照组;琼脂;高压蒸汽;37℃恒温箱
2、纸层析法;滤纸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或滤纸上的滤液细线没有接触到层析液;叶黄素 ;叶绿素a;无水乙醇;绿
3、D
4、(1)A (2)13/9×10=14.44 (3)9.5;3.5;1;6933.08;22.67
5、(1)B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