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3章《生命的物质基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第3章《生命的物质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9-23 15: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生命科学第三章单元测验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共18分,每空1分)
1. 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根据细胞结构的特点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可将细胞分为    细胞(如细菌细胞)和   细胞(如动物细胞)两大类。
3.细胞膜主要由 分子和 分子组成。细胞膜上有各种各样的 ,可接受不同的 。
4.氨基酸分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 ,其必要的条件是需要 和消耗 。
5. 细菌没有核膜,组成核的物质存在于   中。
6.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主要由外周的    和核心的  
组成,只能营     生活。
7. 如果将新鲜的大蒜放在糖醋汁中,大蒜刚开始会出现萎缩现象,主要是由于大蒜细胞靠   作用   水;此时蔗糖分子和醋酸分子不能进入大蒜细胞,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蔗糖分子和醋酸分子却进入了大蒜细胞内,其原因又是            。
二、选择题(共25分,每空1分)
1.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信息传递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2.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
A.酵母菌 B.水绵 C.衣藻 D.颤藻
3.原核细胞一般都具有的结构是 ( )
A.核糖体和脱氧核糖核酸 B.内质网和叶绿体
C.细胞膜和线粒体 D.核膜和脱氧核糖核酸
4.人的体细胞和青菜的叶肉细胞中都含有的结构是 ( )
A.细胞壁 B.叶绿体 C.中心体 D.核糖体
5.蘑菇必须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环境里,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推知蘑菇的细胞中不可能含有 (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6.白细胞能吞噬细菌,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
A.主动运输 B.渗透 C.自由扩散 D.细胞膜的半流动性
7.下列各组细胞器中,与活细胞中酶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是( )
A.核糖体与高尔基体 B.中心体与高尔基体
C.内质网与核糖体 D.高尔基体与液泡
8.下列各项结构中,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是 ( )
A.线粒体 B.细胞核 C.中心体 D.核糖体
9.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如果用9%的盐水取代生理盐水,观察到的细胞发生的现象为 ( )
A.质壁分离 B.质壁分离复原 C.皱缩 D.破裂
10.纤维素是一种多糖,在下列哪一种生物中能找到 ( )
A.芹菜 B.草履虫 C.蜗牛 D.水螅
11.小肠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线粒体存在,与此结构特点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D.内吞作用
12.下列物质中,必须经过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才能进入细胞的是 ( )
A.水分子 B.甘油分子 C.氧气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
13. 病毒的化学组成特点是 ( )
A.含有蛋白质、DNA和RNA B.含有蛋白质、DNA或RNA
14.浓盐水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其主要原因是 ( )
A.浓盐水含有许多氯离子 B.浓盐水含有许多钠离子
C.浓盐水使细菌失水死亡 D.浓盐水中缺少氧气
15.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1)这个活细胞必须是 ( )
A.洋葱表皮细胞 B.幼嫩的生长点细胞
C.成熟的植物细胞 D.各种细胞都可以
(2)外界溶液浓度必须比细胞液浓度 ( )
A.低 B.高 C.相等 D.高或低均可
17.下图为三个相邻细胞,已知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关系为甲>乙>丙。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流方向的是 ( )
18.通过颤澡和水绵细胞的比较观察,可以了解它们的差异是 ( )
A.动物与植物 B.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
C.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D.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
19.用碘液染色后,,显示水绵细胞 ( )
A.有成形细胞核 B.无成形细胞核 C.有细胞器 D.有叶绿体
20.下左图为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的模式图,在其变化过程中颜色由浅变深,图中三部分浓度关系分别是 (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21. 上右图是根据植物细胞中细胞器的相似点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 )
A.有无膜结构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C.是否可能含有色素 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22.下列细胞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 ( )
A.细胞核 B.大液泡 C.核糖体 D.叶绿体
23.艾滋病病毒首先侵害的是人的 ( )
A.消化系统 B.皮肤系统 C.免疫系统 D.呼吸系统
24.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
A.它由有机物组成 B.它具有细胞结构
C.能使人致病 D.能产生后代
25.下列哪种细菌对人体有害 ( ) A.双歧杆菌 B.乳酸杆菌 C.肺炎球菌 D.大肠杆菌
三、实验题(共27分,每空格1分)
1.进行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时,原核细胞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真核细胞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其与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在于____________ ______。实验的染色液是_________,用 _____法染色时具体操作是在盖玻片______滴加_________,在_______用_________吸引,反复多次。细胞经过染色处理后可见其螺旋带状的_________(填细胞器)上有蓝紫色颗粒,该物质是_________,是通过_________产生的。
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植物细胞 生理状态的模式图。
(2)图中l是 ,其功能特点是 。
(3)若将刚出现图示现象的细胞迅速放入清水,将逐渐出现 现象,细胞液颜色将变 。

(4)成熟的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是因为[ ] 相当于 膜,并且其两侧的溶液具有一定的 。
(5)在正常植物细胞中看不到,而在此植物细胞中能看清的结构是 。
(6)如果将该植物细胞放在50%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入清水中,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吗?为什么?

3.把体积相同的10%葡萄糖溶液和10%淀粉溶液,用半透膜(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隔开,左侧是10%葡萄糖溶液,右侧是10%淀粉溶液。过了一段时问后,在左侧取出一些溶液样品,在滴加了碘液后发现样品颜色没有变蓝,说明 。 如果为了检测葡萄糖能否通过半透膜,可在右侧取出一些溶液样品,通过加 试剂并 ,观察是否有 色出现,即判断葡萄糖能否通过半透膜。
四、简答题(共30分,每格1分)
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植物细胞 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 和[ ] 。该细胞没有而动物细胞有,并且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2) 3是指 ,其表面有很多 ,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该结构的通道。
(3)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 ] ;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
(4) 花瓣具有的鲜艳色彩主要由[ ] 中的色素产生。
2.下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三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情况,请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分别是:A 、B 、C 。
(2)在M点以后,B不随物质浓度增大而升高的原因是 。
(3)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可用图中曲线 表示。
(1)描述图表中l和2结果的不同
;描述图表中4和5结果的不同

(2)根据3的结果判断,抗生素P和Q同时用于治疗由这种细菌引起的疾病,疗效如何?为什么?


(3)请结合生活实际及所学知识,说明滥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的危害性:



高一生命科学第三章单元测验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共18分,每空1分)
1. 细胞
2.  原核  、  真核
3. 蛋白质 、 磷脂 、 受体 、 信息
4. 主动运输 、 载体 、 能量
5. 拟核 
6.  蛋白质 、 核酸  、 寄生
7. 渗透 、 失 、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醋酸杀死细胞,蔗糖也可使细胞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
二、选择题(共25分,每空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A
D
A
D
A
B
C
A
11
12
13
14
15(1)
15(2)
17
18
19
20
A
A
B
C
C
B
A
C
A
D
21
22
23
24
25
A
C
C
D
C
三、实验题(共27分,每空格1分)
1.
_颤澡__、___水绵___、__有成型的细胞核_, __碘液_、__引流__、_一侧_、____碘液___、____对侧___、___吸水纸_ 、__叶绿体 _、_淀粉__、__光合作用_
2.
(1) 质壁分离
(2) 细胞壁 、 全透性
(3) 质壁分离复原 、浅
(4) [ 5 ] 原生质层 、 选择透过性 、 浓度差
(5) 细胞膜
(6)
不能、 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3. 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 。 班氏 、 加热 、 红黄(砖红)。
四、简答题(共30分,每格1分)
1.
(1) 亚显微 、[ 6 ] 大液泡 、[ 7 ] 叶绿体 , 中心体 。
(2) 核膜 , 核孔 。
(3) [ 8 ] 核糖体 ; [ 5 ] 线粒体 。
(4) [ 6 ] 大液泡 。
2.
(1)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
(2) 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有限 。
(3) A 。
3.
(1) 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
(2) 心肌运动量大,需要能量多 。
(3) 冬眠时肝分解储存营养物质活动增强,此时肝细胞需要能量多 。
(4) 细胞新陈代谢强弱 。
4.
(1) 抗生素Q的杀菌能力比P强 ;
由于4的温度适宜,细菌能生长,而5处于低温,细菌不能生长,全呈白色 。
(2) 疗效大大降低 、 Q和P同时使用,会相互抑制,细菌存活区扩大 。
(3) 由于药物的选择作用,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抗药性强的细菌出现,而使原来的抗生素失去杀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