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七章 溶液溶液在生产和科研的用途溶解与乳化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涵义。
(2)知道生活中的常见乳化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问题能力。学法指导:1、布置自学内容:课本P26—P27
2、指导自学方法:对照思考题看书;
3、明确自学要求:2分钟后回答问题。自学思考题:
1、什么叫溶液?
2、溶液的特性:_________而__________。
3、什么叫溶质?什么叫溶剂?
4、溶液、溶质、溶剂有何质量关系?
5、溶液有何用途?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一、溶液 2、溶液的宏观特征:
(1)均一性
(2)稳定性
现象:蔗糖放进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解释: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去。碘几乎不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
溶液为紫红色泥土不溶于水,液体混合物浑浊,分层植物油不溶于水,分层 溶液形成的探究实验报告 碘易溶于汽油,溶液为紫色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2、液体分
为2层液体不
分层液体分
为2层不干净液体分
为2层液体分
为2层液体不
分层干净3、3、溶液的组成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叫溶剂。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
M液=M剂+M质
但注意:V液 ≠V剂+V质4.溶质的
几种情况1.酸、碱、盐溶于水,
m质不变
2.CuSO4·5H2O溶于水,
m质=CuSO4
3.氧化物溶于水,
m质=生成物
4.有化学反应发生的
m 质=生成物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处密度的大小( )
A:?A > ?B
B: ?A < ?B
C: ?A= ?B
D: 不能确定ABC练习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
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KNO3将( )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B练习 把m克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其溶质为n克。
已知A可能是Na2O 、 P2O5 、 NaCl 、 KNO3 、
Na2CO3?10H2O 、 CuSO4?5H2O中的一种或两种。
请依据下列要求填空:
(1)当m = n时,A物质是_______或________。
(1)当m > n时,A物质是_______或________。
(1)当m < n时,A物质是_______或________。
NaClKNO3Na2CO3?10H2OCuSO4?5H2ONa2O P2O5思考题:
1、什么叫乳浊液?
2、如果手上有油污,用汽油可以洗去,用洗涤剂也可以洗去,两者原理相同吗?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
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如果手上有油污,用汽油可以洗去,用洗涤剂也可以洗去,两者原理相同吗?
汽油:溶解手上的油污
洗涤剂: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手上大的油污分散成小液滴,小液滴随水流走,这样就洗干净了。二、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三、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
浊液的特征:不均一、不稳定。达标训练(二)(讨论)
5、李美的妈妈经常用“立白”洗涤剂洗碗,
如果不用,为什么很难洗干净油污?
6、手上如果有油污,可以用天那水洗去,
也可以用洗涤剂和水洗去。它们各自的
原理是什么?
7、“非典”期间要特别注意卫生。为了使碗洗
得干净,你一般用什么来洗?为什么?
怎样知道碗或水杯是否洗干净了?
液
体
混
合
物 溶液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情况)
?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如:水、汽油、酒精 公式:m液=m质+m剂
(但V液≠V质 + V剂 )浊液 悬浊液:不溶性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乳浊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作用: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而不聚集成大油珠能随着水流走的作用 。 达标训练(一)
1、厨房中有①白醋、②葡萄酒、③牛奶、
④自来水四种物质,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以下是一些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 ⑤稳定 ⑥各部分性质相同。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3、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 ① ? 糖水 ② 食盐水 ③澄清石灰水 ④75%的酒精溶液
⑤碘酒 ⑥甲的乙溶液
4、铁与稀盐酸正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