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29 20:3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简 历
姓名:
曾用名:
职业:
家庭出身:
座右铭:
主要经历:
朱元璋
朱重八
皇帝
贫农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1328—1344年,放牛
1344—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讨饭
1347—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撞钟
1352—1368年,造反(这个猛)
明朝的统治
读后感及心得体会范文800字高中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XXXX整理了“”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篇一: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是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中的其中一篇。故事中的内容很有趣,不信你看。
有一个愚蠢的皇帝非常酷爱漂亮的衣服,别的皇帝总是在会议室里,而他却总是在更衣室。有一天,有两个骗子跟黄帝说可以纺织一种具有奇特功能的衣服,那就是: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黄帝喜极了,给了很多金子那两个骗子。在途中,黄帝派了他身边最老实的最有能力的大臣们去看,可那些大臣们什么也看不到,因为其实根本什么都没有的。
但是那些大臣们为了不让其他人说自己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是愚蠢的人,都不敢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相反却说“衣服花纹美极了,色彩漂亮极了。”到了游行大典的那一天,两个骗子在大镜子面前为黄帝穿上了那件衣服,黄帝在富丽的华盖里游行着,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裾是多么美丽!
衣服多么合身!”其实他们什么也看不到,后来有个
1.背景
元朝末年,红巾军大起义。
一、明朝的建立
红巾军起义的发展过程
刘福通
徐寿辉
朱元璋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时间:
人物:
都城:
1368年
应天(今南京)
朱元璋(明太祖)
一、明朝的建立
京师
(北京)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我当如何巩固统治,加强君权呢?
材料:地方长官将财政权、军权、运输权等军国大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央很难对其进行管理。


地方权力大,威胁中央
1、地方:(1)废行省,设三司
材料:朱元璋认为,周朝因为实行分封制而存在了八百多年,秦朝因为废除了分封制,短命而亡。
——《明太祖实录》卷五一
1、地方:(2)分封诸王
材料: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
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相权威胁君权
2、中央(1)废丞相、中书省, 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相权和君权怎样的变化趋势?
相权削弱,君权加强



(2)、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材料:“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
——《春明梦余录·五军都督府》卷30
1、改革行政机构
在中央:(1)废丞相、中书省
权分六部 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在地方:(1)废行省,设三司 直属中央
(2)分封诸王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朱元璋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把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集中在皇帝手里,从而强化了君权。
2、监察:设立 __________(明太祖时期)、_______(明成祖时期)特务机构
锦衣卫
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的职责是什么?
材料:“宋濂请客”
一天,大臣宋濂在家宴请宾客,第二天早上,文武百官上朝,国事经过一上午的君臣商议已差不多完成了。
帝:众爱卿,国事都已明了了吧?
诸官:没事了,都已知晓了。
帝:宋爱卿,看你的样子,是不是昨晚又喝酒啦?
宋濂:禀皇上,臣昨晚是喝了点酒,不过不碍事,谢谢皇上关心。
帝:呵,一个人喝酒吗?有没请客?菜做得怎么样呀?宋濂:这……,禀皇上,不止臣一个人,还有张大人、李大人和王大人,菜大家都说不错,有竹丝鸡汤,糖醋排骨、牛肉切片、龙井虾仁。还有、还有……?
帝:还有朕爱吃的西湖醋鱼,是不是?
宋濂:是。帝:哈哈,全对了,宋爱卿你没骗我。
锦衣卫是皇帝的侍卫亲军,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厂卫特务机构的职责是什么?
阅读教材P68,回答:
如果你是当时的考生,你会怎样准备科举考试?
3、思想文化: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四书五经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许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八股取士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体
结果
由此可见,八股取士的危害在于: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技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汉——明清中国与世界主要科技发明统计表
你如何看待明政府的八股取士?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顾炎武
皇帝
中央
地方
监察
思想文化
材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农作物种类远较西班牙为多;中国人普遍穿着棉布、丝绸服装,尤其是丝绸,衣饰华美,风度翩翩,中国出产的手工艺品极为精致,远销海外;中国有世界上一流的城市,非常繁华,商品种类丰富,买卖兴盛。” 
——门多萨《大中华帝国史》 
1、门多萨眼中的大明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2、它的富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农业、手工业、商业
三、经济的发展
1、农业
三、经济的发展
新农作物的引进。
明代青花扁壶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苏绣
2、手工业:
棉布
丝织业中心:苏州
制瓷中心:景德镇
明《皇都积胜图》(局部)
明《南都繁会图》(局部)
3、商业:
商贸城市:南京、北京
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假如你能穿越回明朝,做一回明太祖,你会吸取怎样的教训,让自己成为一代明君呢?
1.我国的科举制度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转变为束缚人们思想和阻碍社会进步。这种转变始于
A.设置进士科?????????? ?B.八股取士 C.开创殿试和武举?????????D.设置明经科
课堂反馈
B
2.明初统治者废丞相、设三司的举措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A. 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B.提高了地方各级的行政效率 C.有利于加强境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
D.客观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
A
3.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
?
A.洛阳和长安 B.开封和临安
?
C.北京和南京 D.北京和洛阳
?
C
判断题:
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北京。
( )

??
×
南京
2.朱元璋不放心百官和京城百姓,为监督官民言行特意设立了锦衣卫和东厂 。
×
判断题
明成祖时期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