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8.1《遗传规律》测试(2)(沪科版第三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8.1《遗传规律》测试(2)(沪科版第三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9-09-24 15: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经典再现:生物遗传规律专题
(2007江苏多项选择)31.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为
A.12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
【解析】如果用三对基因来表示这三对相对性状,则纯合红花高茎子粒皱缩的基因性为AABBcc,纯合白花矮茎子粒饱满的基因型为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则F2的表现型有2×2×2=8种;表现型及比例为(3高茎:1矮茎)(3子粒饱满:1子粒皱缩)(3红花:1白花),因此,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3×3):(1×1)=9:1;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3×3):(3×1):(1×3):(1×1)=9:3:3:1;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3×3×3):(1×1×1)=27:1。【答案】CD
(2007上海卷)2.密码子存在于
A.DNA B.mRNA C.tRNA D.核糖体
【答案】B DNA中的碱基序列叫遗传信息;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tRNA中具有反密码子
(2007上海卷)5.Rh血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夫妇的Rh血型都是Rh血型都是Rh阳性,已生3个孩子中有一个是Rh阳性,其他两个是Rh阴性,再生一个孩子是Rh阳性的概率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Rh血型中,父母都是Rh阳性而孩子中有Rh阴性的,因此Rh阳性为显性性状,父母都为杂合子Aa,Aa×Aa后代表现为Rh阳性:Rh阴性=3:1,因此再生一个孩子是Rh阳性的概率为3/4。
(2007上海卷)9.血液正常凝固基因H对不易凝固基因h为显性,则下图中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A.XHY,XHXH B.XHY,XHXh
C.XhY,XHXh D.XhY,XHXH
【解析】C 本题只能根据供选答案确定控制血液凝固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甲为患病男性,则基因型为XbY,乙为表现正常的女性,必有XB,由于其父甲患病,父亲一定会将其X染色体传给女儿,因此乙的基因型为XBXb。甲为隐性XhY,把Xh 传给乙,而乙为正常,故为携带者XHXh
(2007广东生物)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答案】AC
A. F1代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
B. F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代的父方
C. F2代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 F2代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
(2007广东生物)29.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或结论合理的是
A. 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B.没有两个感兴趣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D.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显示所有感兴趣的性状 【答案】ABD
(2007江苏生物)31.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为
A.12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 【答案】CD
(2007江苏生物)28.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出现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答案】ABC
(2007广东卷)33.(7分)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症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症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请问:
(1)双亲中哪一位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未发生正常分离?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请在图中A一G处填写此过程中未发生正常分离一方的基因型(用十、一表示)。
(2)21三体综合症个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在表达时,它的转录是发生在 中。
(3)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症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其依据。
【解析】考查考生对遗传学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获取相关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正确解释、判断相关遗传学现象和深人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答案】(1)父亲,并正确填出图中A的基因型;正确填出图中B、C的基因型;正确填出图中D、E、F、G的基因型。(A、B、C圆圈中括号内、外的内容相对应)
请严格参照下图评分:
(2)细胞核。
(3)能。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21三体综合症患者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异常,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形。
(立意:考查考生对遗传学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获取相关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正确解释、判断相关遗传学现象和深入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2007全国理综I)31.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 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的 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
Ⅱ.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牛(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31. Ⅰ 雌 雌 X Y
【解析】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上一代的母本,并传给下一代的雌性个体;由于果蝇的眼色遗传是伴性遗传。而在雄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因此判断果蝇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Ⅱ(1)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
【解析】刚毛为显性(B),截毛为隐性(b), 要最终获得雄性全为截毛(XbYb),雌性全为刚毛 (XBX—),XB只能由上一代个体的雄性个体提供,且它提供的Y一定是Yb,因此第二代杂交亲本中基因型为XBYb和XbXb,要想获得XBYb的雄性个体,那么第一代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应该为XbYb和XBXB。
⑵   XbXb   ×   XBYB     截毛雌蝇     刚毛雄蝇 ↓         XbYB   ×   XbXb        F1 刚毛雄蝇  ∣  截毛雌蝇 ↓            XbXb     XbYB         雌蝇均为截毛   雄蝇均为刚毛
【解析】要使最终获得的雌性果蝇全部为截毛(XbXb),雄性果蝇全部为刚毛(XBY—或X—YB),那么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雌性个体只能提供Xb,雄性个体提供的X染色体也只能是Xb,提供的Y染色体应为YB。因此第二代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XbYB和XbXb。要想获得XbYB的雄性个体,第一代杂交亲本果蝇应选择XBYB和XbXb进行杂交。
(2007宁夏理综)29.(14分)已知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有一对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猫的毛色,B为黑色,b为黄色,B和b同时存在时为黄底黑斑。请回答(只要写出遗传图解即可):
(1)黄底黑斑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
(2)黑色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
【答案】29.(14分)
【解析】(1)因为只有B和b同时存在才是黄底黑斑,又知B和b只存在与X染色体,所以黄底黑斑只能是雌猫,基因组成是XBXb,所以黄色猫就是雄猫,基因组成是XbY,据此就可以写出遗传图解。
(2)黄色猫和黑色猫交配,无法确定各自的性别,所以要写出两种可能:XB XB×XbY、
Xb Xb×XBY。
写遗传图解注意要有必要文字叙述。
此题考查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及应用。题目给了一种新情景------基因的共显性,这高中生物中不要求掌握,但不知道不影响解题。先根据题目的信息写出每种杂交情况的亲本基因型,再利用分离定律写出子代的基因型,进而写出相应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1)黄底黑斑猫:XBXb,那么黄色猫只能是雄性:XbY;(2)此题有两种杂交情况:
①黑色猫(雌性)和黄色猫(雄性)—— XB XB × XbY;
②黑色猫(雄性)和黄色猫(雌性)——Xb Xb × XBY
(2007全国理综Ⅱ)31.(20分)填空回答:
(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若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上述F1番茄叶片取材制备人工种子、繁殖种苗,其过程可简述为如下5个步骤:
上述过程中去分化发生在第________步骤,再分化发生在第_______步骤,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要确定性状显隐性,必须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要确定其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则必须选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杂交,观察其遗传规律。现选用的亲本类型是感病红果多室作亲本,这三对性状对应的相对性状为抗病黄果少室;由于杂交的两个亲本为纯合体,故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即抗病对感病为显性、红果对黄果为显性、少室对多室为显性,根据体中规定的各对性状所用的字母表示及两个亲本的表现型即可得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F1的基因型为AaBbDd,一对相对性状自交的F2有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如果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则三对相对性状自交的F2有表现型2×2×2=8种,比例为(3:1)×(3:1)×(3:1)=27:9:9:9:3:3:3:1;
(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到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叫脱分化,又叫去分化,故去分化发生在图示中的第②步;由愈伤组织在重新分化形成根、叶等器官的过程叫再分化,从图中看出,再分化发生在③步;由植物的组织培养成完整植物体的过程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番茄叶肉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1)抗病黄果少室 aaBBdd AAbbDD 8 27:9:9:9:3:3:3:1
(2)② ③ 全能性
(2007四川理综)31.( 22分)
(l)下面是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序列I为内含子的一部分,序列II为外显子的一部分。
上列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一精氨酸一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天冬氨酸一撷氨酸 … ”(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 AUG )。
① 该基因表达过程中, RNA 的合成在____________中完成,此过程称为____ ___。
② 请写出编码上述氨基酸序列的 mRNA 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如果序列 I 中箭头所指碱基对被替换为,该基因上列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序列II中箭头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上列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单位:个)
组合序号
双亲性状
父 母
家庭数目
油耳男孩
油耳女孩
干耳男孩
干耳女孩

油耳×油耳
195
90
80
10
15

油耳×干耳
80
25
30
15
10

干耳×油耳
60
26
24
6
4

干耳×干耳
335
0
0
160
175
合计
670
141
134
191
204
① 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② 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③ 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 3 : 1 ) ,其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内容为分子生物学的有关知识,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RNA的合成细胞核中完成,称为转录。在转录时,基因的内含子不编码氨基酸,基因外显子编码氨基酸,从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可推知DNA的一条链的相应序列为TAC,它不能位于序列1中,只能位于序列2中,根据…TACGCCC TCCGCC TACAG…就可写出对应的密码子。序列Ⅰ中箭头所指碱基对被替换为,由于位于内含子中,所以氨基酸序列不变。序列Ⅱ中箭头所指碱基对缺失,由于位于外显子中,氨基酸的序列要发生变化。
(2)①方法一:不论是油耳还是干耳,男孩和女孩的比例都接近,所以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
方法二:从表格数据可判断油耳为显性性状。假设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油耳父亲(XAY)的女儿(XAX-)不能表现为干耳性状,与第一、二组的调查结果不符,所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干耳的基因型为aa,母亲的基因必然为Aa,
Aa×Aa→AA(1/4)、Aa(2/4)、aa(1/4),AA+Aa=3/4,所以油耳女孩为3/8.
③组合一中油耳基因可能为AA或Aa,所以组合一中可能有以下情况:Aa×Aa、 AA×Aa ,只有全为Aa×Aa时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为3:1。
④只可能是基因的突变,如果发生在生死细胞中,孩子要么是油性的耳,要么是干性的耳。所有只能是体细胞的突变,才会出现一个是干性的,一个是油性的耳。
【答案】(1)①细胞核 转录 ②AUG CGG GAG GCG GAU GUC
③…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
④…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
(2)①常 从表格数据可判断油耳为显性性状。假设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油耳父亲(XAY)的女儿(XAX )不能表现为干耳性状,与第一、二组的调查结果不符,所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Aa 3/8 ③只有Aa×Aa的后代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而第一组的双亲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 ④体细胞突变
(2007重庆理综)30.(21分)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远缘杂交,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要表现型 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 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 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 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 ,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答案】(1)AaBB、Aabb、AABb、aaBb (2)抗寒晚熟 F2(或子二) (3)数目 原因: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 (4)①42 ②二 ③4
【解析】本题以生物科研成果的运用为背景,考察遗传及育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1)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为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只要满足一对相对性状即可满足该题的条件,因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学生最容易患的错误是只考虑一种或两种情况而不能答全4种;(2)由于决定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因此属于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现象,故要获得抗寒的后代,则必须以抗寒作母本,故母本的表现型为抗寒晚熟,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杂交F1都为杂合的早熟显性,F1自交的F2中才开始出现纯合早熟;(3)由于小偃麦籽粒变为白粒是由于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故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缺少一条染色体,产生配子时能产生一种正常的配子和缺少一条染色体的异常的配子,其自交有3种结合方式:正常配子×正常配子、异常配子×异常配子、正常配子×异常配子,其中正常配子×正常配子产生正常的F2代;异常配子×异常配子、正常配子×异常配子产生不正常的F2代;(4)减数第二分裂后期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但是还没有分配到2个配子中去,故此时的染色体数为2个配子染色体数的总和,即42;黑麦的配子染色体组数已经减半为1,则体细胞染色体组为2,为二倍体;普通小麦为六倍体,配子中含3个染色体组,黑麦为二倍体,产生的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结合后的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4。
(2007山东理综)26.(17分)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又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 组,原因是 。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杆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解析】结合遗传规律考查育种相关知识。A、B、C三组实验分别利用了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小麦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可以把不同小麦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个体上,但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一般5—6年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而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一般2年就可以培育出新品种。诱变育种可以大幅度地改良小麦的性状,其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所以在三种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1)A组属于杂交育种,首先是让具有优良性状不同个体进行杂交,让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然后再通过让F1自交就可以在F2中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体。F1的基因型是TtRr ,自交后代F2中矮杆抗病的植株(ttR_)中能稳定遗传的(ttRR)占1/3,不能稳定遗传的就占2/3。
(2)B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所以是高度不育的,因为减数分裂时,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无法进行正常的联会配对,最终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
(3)即使利用射线处理,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是极低的,而且由于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很不容易得到矮杆抗病植株。
(4)B组要想获得矮杆抗病的新品种,不仅首先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接着还要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单倍体植株的幼苗才可以得到正常的可育新品种,而且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得到的都是纯合体,所以100%是可以稳定遗传的。
(5)矮杆小麦出现的可能性有两个因素:遗传因素(可遗传变异)或者环境因素(不可遗传变异)。如果是遗传因素,则出现的矮杆一定是纯合体,所以可以与纯合的高杆杂交,子一代一定是高杆,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一定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否则就是环境因素造成这样的结果。如果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就可以把得到矮杆小麦和高杆小麦放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让其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应该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否则属于遗传因素造成的。
【答案】(1)自交 2/3 (2)Ⅱ (3)C 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00%
(5)方法一:将矮杆小麦与高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杆,子二代高杆:矮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
方法二:将矮杆小麦与高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杆性状由环境引起;否则,矮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007北京理综)29.(12分)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1.2 米左右。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__________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__________个体的基因突变。
(2)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_________。
(3)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____________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
【答案】(1)隐 X Ⅰ1 (2) 1/4 1/8 (3)(显性)纯合子
【解析】(1)由II1和II2生的小孩中有患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所以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由于在其后代中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所以最可能为伴性遗传,不可能是伴Y遗传,因为I2没有患病,而其后代中有患者,是位于X染色体;
(2) II1的基因型是XAXa和II2的基因型为XAY,所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4;IV3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概率分别为1/4、3/4,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AY,所以后中男性身材矮小的概率为1/4×1/2=1/8;
(3) 要满足这样的要求“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那么只有当该女性为显性纯合子。
(2007山东理综样题)系谱图是用于记载家庭中某些成员具有某个性状的树状图表。请分析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遗传病受基因A、a控制),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I3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
(2)写出IV15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
(3)如果IV15与一个患有该病的男性结婚,他们生育正常后代的概率______________。
(4)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一个该遗传病患者,若III12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该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婚姻法规定,III11和III13不能结婚,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他们结婚,请写出其遗传图解。
【答案】(1)A、a (2分)
(2)AA或Aa(2分)
3)2/3(2分)
(4)0.495%(或0.5%) (4分)
(5)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机会增多,患病几率增大(5分,其中遗传图解3分)(写对后代基因型得1分,表现型得1分,写对表现型比例得1分。)
(2007上海卷)34.(10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图中■患甲病男生,□正常男性,●患甲病女性,○正常女性)
(1)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右图
1)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2)7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基因用A、a表示)
3)若16号和正确碎片中的'8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
(2)李某家族也患有甲病,其遗传系谱图如右。已知II-3无致病基因,Ⅲ-1色觉正常:17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若Ⅲ-1与17号结婚,则他们的孩子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上述张、李两家遗传系谱图中,有关人员的血型如下表;
张某家族
李某家族
9号
10号
15号
17号
Ⅰ-1
Ⅰ-2
Ⅱ-1
Ⅱ-2
Ⅱ-3
A型
A型
O型
A型
A型
B型
O型
B型
AB型
1)16号的血型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17号和Ⅲ-1结婚,生一个孩子血型为B型的概率是___________。
【答案】(1)1)D(1分) 2)Aa(1分) 3)1/8(2分)
(2)5/18(2分)
(3)1)IAIA、IAi、ii (2分) 2)1/6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