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中国的地理差异——
分区
北方地区地理位置
4°N
南 方 地 区
95°E
120°E
北方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北方地区
人口面积:面积占全国20%,人口占全国40%
地形区: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华北平原;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高原:黄土高原
耕地类型:旱作为主 年降水量:400mm~800mm
矿产:煤、铁、石油
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山东半岛工业区
工业城市:太原、郑州、西安、兰州
重要农业区
重要林区
盛产水果:苹果、梨、桃、杏、柿子、枣、葡萄
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高梁、大豆、马铃薯、甜菜)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冬小麦、玉米、棉花、
荞菜、甘薯、谷子)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东北三宝、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北方地区
特大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
大型煤矿:山西省:大同、阳泉、西山、平朔
陕西省:
鸡西、鹤岗、双鸭山
中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山西省
貂皮
鹿茸
人参
南方地区概况
南方方地区大体上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东临东海,南面南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一、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
1.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东部和南部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3.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中云南省最多。
2.面积占25%,人口约占55%
南方地区
二、自然环境特征和旅游资源
1.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2.河湖众多,“水乡”之称
3.旅游资源
正在发展成为“旅游天堂”的是:“七彩云南”
三、农业与主要物产
1.发展农业的条件: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2.农业基地
“天府之国”
“鱼米之乡”
热带作物基地:
——四川盆地
——成都平原
——海南岛、台湾岛南部、
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
全国最大作物产地:
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
商品粮基地: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3.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
有色金属丰富的地区:南方地区
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广西平果的铝土、江西大余的钨、贵州铜仁的汞、云南个旧的锡、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
秦岭-淮河
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黄河之水天上来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
南北方地形差异
高原垂直气候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南北方地区温度带
亚热带
热带
南北方地区所属的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湿润区
南北方地区的土壤
黑土
黄土
红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南北方地区的植被
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
类型
河流
流量
北方:
南方:
主要原因:
北方:
南方:
主要原因:
共同的影响因素:
有什么
不同
有什么
不同
为什么
不同
为什么
不同
归 纳
流 量 小
流 量 大
降 水
差 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冬季气温差异
气候差异
(或水热组合的差异)
南北方地区乡村人文景观的差异
旱田为主
水田为主
小麦、大豆、甜菜
水稻、油菜、甘蔗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滑雪,滑冰
游泳,赛龙舟
…….
思 考
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传统运动
(1)粮食作物:南( )北( )
(2)糖料作物:南( )北( )
(3)气候灾害:南( )北( )
(4)交通运输:南( )北( )
(5)饮食习惯:南( )北( )
(6)工业结构:南( )北( )
(7)民居建筑:南( )北( )
稻 麦
蔗 菜
涝 旱
船 马
米 面
轻 重
尖 平
HOME
失意的饺子馆
“好吃不如饺子”东北饺子店,在老家 河北秦皇岛开第一家店时生意就非常 火爆,1998年落户南昌时,经营场面 和秦皇岛一样火爆,一时间,南昌市兴起了一股“饺子热”。但是,没过多久好景不复存在,生意开始渐渐冷淡下来,渐渐发展到门可罗雀,饺子店不是转换经营就是大门紧闭,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好吃不如饺子”店失意洪城,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板?
“好吃不如饺子”店正在撤离阵地
返 回
1.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东部和南部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3.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中云南省最多。
2.面积占25%,人口约占55%
南方地区
4.耕地类型:水田为主
5.主要农产品: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 蚕、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