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对于教科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的知识学习前,学生已经知道了许多有关地球、太阳、月亮、星球的知识,甚至还可以讲出黑洞、超新星爆炸等科学词汇。但对于各种词汇,他们是否理解呢?对于探究宇宙的方法------观察、推理与发现,他们了解和体验过吗?
在这一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
本单元包括8课:第1课“地球的卫星----月球”。主要是让学生对月球的基本情况、运动方式以及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完成一张自己的月球卡的制作。第2课“月相变化”。让学生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观察白天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第3课“我们在造‘环形山’”。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造环形山,让学生在制作月球环形山模型的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第4课“日食和月食”。让学生对有趣的天文现象-----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这需要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月、地三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第5课“太阳系”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表处理数据,并建立太阳系模型。学生将惊奇地发现,所建太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第6课“在星空(一)”。学生将实际做一个星座模型,从而明白星座实际是远近不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第7课“在星空(二)”。学生将了解夏季主要星座的特点,并根据制作的星图去实际观察天空中的星座。第8课“探索宇宙”。学生将了解宇宙的组成、规模、运动变化等,同时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成果,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和所付出的努力。
【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是为中学阶段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奠基课程。是训练小学生动脑动手自我探究习惯与能力的辅助课程。其中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由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教研室杨晓荣主任、科学组带头人张文荣老师提出的“双轨四步”教育教学法,并结合全国优秀教师、南塘小学郗莉校长提出的“生本理念”为理论基础。鼓励探究与创新教育思想的形成建立要对社会变革、科学发展和教育冲突等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以南塘小学为实践基地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新课改的精神,现代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课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利用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有关环形山形成的可能性探究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自行动手实践制造环形山,并在实验仪器的选择中注重学生的传统认知,尽量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心中树立科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头又指导生活的概念。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实践等亲身融入探索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因为学科的相通性在我区提出的“双轨四步”教学法中,我们首先从哲学视角出发对双轨教学中"双轨"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审视与解读,认为双轨教学的核心追求是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我和你"的平等对话关系,接下来对双轨教学的科学基础——托尔文的记忆组织理论和佩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进行阐述,最后从系统科学尤其是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出发,对双轨教学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析。在“四步教学”法中提出: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形成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出品格健全、个性十足、发展全面的学生,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本,强调自主体验,提倡建构和对话。本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认真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教研室全面推广“双轨四步”高效教学法和我们南塘小学提出的“以生为本”小组学习管理机制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科学课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方法。
二、教学方法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为了使科学课程的目标不再是口号,教师要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科学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为今天的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科学探究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模拟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进行实验记录的科学探究方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然而六年级的学生由于正处在一个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再加上又是毕业班,基于升学的准备,家长会更加注重语、数、英科目的学习,学生往往表现出对于科学课的兴趣没有之前那么的浓厚,积极性也有所降低。
四、教学目标
1. 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2. 根据观察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3. 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
4.树立科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过头来又指导生活的理念。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造“环形山”的体验活动,探究环形山的成因。
难点: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教学准备】
材料预设:
1.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图片、视频资料。
2.模拟环形山成因的实验材料: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胶管、水等。
【教学过程】
一、月球上的环形山
1.以微课形式带领学生复习前两节课有关月球的知识并以问题形式测试。
(1)我们可以在月球上欣赏到一场精彩的音乐会?
(2)学校举行运动会,跳高队员成绩是1.2米,将比赛场地移至月球队员可以跳过7米?
(以生活实践的方式提出问题,避免了问题的程式化、死板化,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2.谈话激趣:古人用肉眼观察月球,把月球上的阴影想像成了月兔和桂花树,现在人们已经能近距离观察月球了,让我们来看看月球表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3.(教师出示环形山图片),这是一张宇航员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球图片,从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4.学生汇报观察到的月球地形的特征。
5.提问:为什么人们将月球上的山脉称为环形山?
6.进一步分析图片,说说这些环形山有何特点?
7.教师补充有关环形山的资料。
8.小结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设计意图】
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也是首要方法,更是最实用的方法。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观察,有目的的观察,观察的同时积极思考总结的能力。
二、制造“环形山”
1.提出: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来造“环形山” 。
(并告诉他们一定要将科学学习、科学实验生活化。)
2.讨论:怎样人工制作月球上的“环形山”模型?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并作出判断:哪些方法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
4.制订造“环形山”的计划: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
5.根据自己设定的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造“环形山”。
实验方法:1.喷水法: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
实验方法:2.撞击法: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小组分工协作的团结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
6.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
说明:学生模拟实验的环形山应体现出和图片中的环形山类似的特点:分布随机、大小和深浅不一等。
三、提出环形山成因的假说
1.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2.说说哪些方法能成功地模拟出月球上的环形山。
3.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推测的理由是什么?在你的假设中,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去寻找证据的?
4.你能搜集一些材料来证实自己的推测吗?
5.对学生的假说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
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可能是这些原因形成的,如果是这些原因形成的,假如你能登上月球,你希望找寻哪样一些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阅读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
1.谈话:刚才同学们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了大胆的推测,下面我们看看科学家提出了哪些假说?他们用了哪些证据来支持假说?有哪些证据是我们模拟实验中没有注意到的?
2.学生阅读课本52页环形山的成因资料并播放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视频资料。? ?
3.思考:你们需要重新修改自己的推测吗?如果需要,主要修改什么?
【设计特色】
1.把科学课程的目标落到实处。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并树立科学即生活生活即科学的理念。
2.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我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给他们分组,每组学习最好的那个学生为组长,字写得最好的那个学生为记录员。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纪律、安全、组织、分配带材料等工作,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在教学中逐渐教会他们怎样组织实验、交流、带材料、作记录,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原则上让学生先自评、再在小组内评,再推荐优秀学生在班上评。?
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它承载着科学教学的所有价值,但现实却不能让我们每节课都这样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于探究的内容、核心内容、重要的内容设计并开展探究式教学,如果探究的问题超过两个,则次要的内容要用其它方法进行变通。探究时,要独立与合作结合起来,能分组做实验就分组做,不能分组做的老师要演示实验,不能演示实验的,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设计。总之,尽自己最大努力坚决、合理进行探究式教学。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科学教学虽然以探究为核心,但其它方法运用得当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就经常在教学中运用游戏、讲科学故事、观看视频等手段,这些手段有的让学生亲历过程、有的在故事有原理、有的增强材料的直观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板书设计】
我们来造“环形山”
一、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二、成因:火山喷发说、撞击说(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学生记录单】
设计环形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
丢下大小相同的物体
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
丢下大小不同的物体
我的问题:
我的问题:
我的假设:
我的假设: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教学反思】
《我们来造“环形山”》是六下科学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整篇教材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月球的地形特征——环形山”;第二部分是“造‘环形山’”;第三部分是“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第四部分是“阅读资料——环形山的成因”。
有位教育家说:“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了解了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分布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之后,我让孩子们猜一猜,月球上这么多的环形山是怎么来的。根据部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教材的介绍,学生知道了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学说主要为两类,一类为撞击说,一类为火山爆发说。
本课的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真正找到环形山的形成原因,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用学生喜欢并且乐于参与的造“环形山”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环形山,在“造山”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理。让学生以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究环形山的成因,教材上设计了两种方法:由内向外的喷射法和由外向内的撞击法。用两种方法造环形山,学生自然而然联想到了环形山的成因的两种学说——火山喷发说和撞击说。
在模拟环形山的成因实验中,我出示了盘子、沙子、石子、脸盆等。在探究活动开始前,学生根据这些材料进行造环形山的思考,小组讨论如何去探究环形山是否会因为火山爆发及撞击而形成,又如何形成了大小,深浅不一的。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了造环形山的设计方案。最终学生通过实验对两种学说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增强理解了环形山的成因。
反思整堂课的教学,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学得扎实有效。教师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快乐。但是同学们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分工不是很明确,合作不够协调。科学教学不是以传授现成知识为目的,而应着眼于学生的认知过程,注重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运用知识的实践活动,只有当兴趣成为学生打开科学殿堂的金钥匙,让他们亲历探究实践,才能享受到科学本身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