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第1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路) 本节关键问题是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学生较容易达到,因此对于本节生物多样性内容的教学,还应着眼于让学生通过图片观察和文字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不仅要了解我国多样性概况,并能从内心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以及人类发展的责任,从而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性目标上看,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在前沿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应该能从遗传的角度认识遗传多样性并能在生活中找到实例。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价值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只要用心去寻找,很容易发现生物的直接使用价值,难点就是以怎样的形式让学生去探究,组织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与同学们分享并引起其他同学的兴趣。而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和潜在使用价值,因概念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大量的实例加以说明。三、教材分析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对于生物多样性,应从三个层次讲解,让学生知道遗传多样性构成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形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相互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注意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问题的重要性,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集中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入建立自然保护区。最后得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结论。遗传多样性? 建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遗传多样性的资料,可以图片、文字、数据、市场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呈现,并针对查找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包括书本表10-1),说出遗传多样性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并能从学科的角度联系前一章内容遗传与变异分析产生遗传多样性的原因,感受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建议教师讲清
1、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2、遗传多样性的实质: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突变)
3、遗传多样性的来源: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4、科学家诱导物种发生可遗传变异,培育新品种的应用。? 拓展
基因工程介绍;PCR技术介绍;(可参见视频)
讨论:环境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辩论:人工诱导物种发生可遗传变异对遗传多样性的利与弊物种多样性 介绍我国物种多样性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可让学生课前收集数据课上展示,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的形式让学生对我国物种现状加以了解)生物圈: http://baike.baidu.com/view/7039.htm(参见视频‘生物圈’)
群落: http://baike.baidu.com/view/43532.htm(参见视频‘种群与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 http://baike.baidu.com/view/24042.htm? 在物种多样性的教学环节中,出现了一些在前面章节中没有的名词,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名词加以解释: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拓展
收看新闻片段--‘红色名单:07世界濒危物种’
考虑到本课面向高二学生,因此可以让学生先讨论,再以小组形式围绕‘物种多样性的逐渐消失’做一份报告,报告应有数据分析、理论支持、组员思考以及应对物种多样性逐渐消失的对策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生态系统多样性?在此教学环节中,建议教师讲清
1、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含义;
2、常见的几种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功能;
4、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建议学有余力的学校可适当拓展。(参见视频)历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
??? 2001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物种管理”
??? 2002年主题为“林业生物多样性”
??? 2005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变化世界的生命保障”
????2006年主题为“实现201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保护旱地生物多样性”
????2007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互动活动:我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定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