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高考生物精选练习:考点 20 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高考考点】1.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C) 2.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C)
3.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 4.水和无机盐的意义(C)
一、选择题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 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Ca2+、载体、氨基酸 D. 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
A.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合成血浆蛋白中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C.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食物中淀粉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
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健康的人一次摄入较多的食盐后,其尿中的Na+不会明显增多
B.人在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加强,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弱
C.严重糖尿病人发病期间的尿液,能使班氏试剂产生紫色沉淀
D.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机体能迅速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
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
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D.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
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肾上腺、甲状腺、胃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
C.组织液是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环境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血钾含量降低或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增加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C.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该注意补充钾盐
D.酷暑季节,室外作业人员应多喝纯净水
排水和排盐的关系是 ( )
A.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 B.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
C.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
D.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
下列关于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下丘脑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也可以在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含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等
D.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正常情况下,由尿液排出的K+大约是肾小球滤过的K+量的1/10,但当给人以大量的钾盐时,尿中K+排出量可超过肾小球滤过的K+的量。这一事实说明 ( )
A.肾排出K+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B.K+的分泌和重吸收既可能是主动过程也可能是被动过程
C.肾小管和集合管既有重吸收K+,又有分泌K+的能力
D.K+的分泌和Na+的重吸收相关联,都受醛固酮的调节
二、简答题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为探究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此外,还必须以____________作实验用具。
(2)实验步骤
①设置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
②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依次滴入等量____________,测量pH并记录入表。
③对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预测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示意图,其中⑥表示物质氧化分解产生水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胃肠道的水分通过①________方式进入内环境。
(2)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②________的形式进入胃肠道内。
(3)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③____________作用成为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其中大部分的水分又通过④____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
(4)内环境的水分通过皮肤的____________(结构)排出体外。
(5)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生成水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
考点 20 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1.D 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在细胞内,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A 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的合成、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都发生在细胞内;食物中淀粉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
3.C 肺泡腔、小肠腔、膀胱腔都可以与人体外界相通
4.D Na+ 的平衡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人在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加强,甲状腺激素分泌也加强;葡萄糖能使班氏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5.A 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长期营养不良,血浆渗透压减小,则会引起C液增多;A液中的O2位于红细胞内,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6层膜结构
6.C 递质小泡存在于细胞内;肾上腺、甲状腺产生的分泌物,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胃腺产生的分泌物,直接排放到消化道;血糖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7.C 血钾含量升高或血钠含量降低时,醛固酮分泌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钾离子的平衡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酷暑季节,室外作业人员应多喝淡盐水
8.C 盐不能由肺排出,这时排出水分没有盐的伴随
9.B 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0.C
11.(1)Na2CO3、乳酸 pH试纸、滴管 (2) ②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的血浆 乳酸(或Na2CO3) ③3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3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的Na2CO3(或乳酸) (3) 试管1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或升高),2、3 pH变化不明显 试管1pH变化明显,pH明显升高(或降低),2、3 pH变化不明显 (4) 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12.(1)渗透 (2)消化液 (3)滤过 原尿 重吸收 (4)汗腺 (5)线粒体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www.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