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卷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卷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29 21: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治理长江和黄河的关键分别是(  )
A. 防洪、治沙
B. 治沙、治水
C. 加固大堤、加固大堤
D. 多兴修水利、加固大堤
2.我国的外流河与内流河,汛期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原因是( )
A. 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 受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
C. 东部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内流河受地形的影响
D. 东部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内流河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3.华北平原面积辽阔,是我国第二大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华北平原是由哪两个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
A. 珠江和海河
B. 黄河和海河
C. 黄河和辽河
D. 红河和辽河
4.地跨淮河的河南省信阳市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原因是其地处(  )
A.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区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区
C. 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交界区
D.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交界区
5.台湾省的气象灾害是( )
A. 台风
B. 寒潮
C. 沙尘暴
D. 梅雨
6.如果你家住海口,1月份想去哈尔滨探望爷爷奶奶,与他们一起过年,你应当穿什么衣服( )
A. 羽绒服
B. 裙子
C. 单衣
D. 短裤、背心
7.既是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是( )
A. 秦岭
B. 横断山
C. 雪峰山
D. 祁连山
8.下列高原中,地表形态可以用“千沟万壑”描述的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黄土高原
C. 青藏高原
D. 云贵高原
9.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征是( )
A. 冬季风来自海洋
B. 夏季风来自陆地
C. 冬季风干燥,夏季风湿润
D. 冬季风湿润,夏季风干燥
下图是我国某两大著名高原的典型景观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甲高原的名称是 (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云贵高原
11.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 )
A. 冬季
B. 夏季
C. 春季
D. 秋季
12.下列属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河流特点的是(  )
A. 河流流量普遍较小
B. 冬季河流有明显的结冰现象
C. 河流的含沙量普遍较大
D. 河流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
13.2013年8月2~3日,受第9号热带风暴“飞燕”及其残留云团影响,广东、广西、海南三省5.7万人紧急转移。减轻台风灾害的最重要措施是( )
A. 植树造林,抵御台风
B. 疏浚河道,加固海防
C.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D. 人工控制台风的强度和走向
14.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形成一种“人在水下走,船在空中行”的景观,这段河被形象地称为“地上河”。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
①结冰期较长 ②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变慢,泥沙沉积 ③水流含沙量大 ④人类向河中倾倒大量固体废弃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5.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海拔高,雪山连绵
B. 乙地地形平坦
C. 丙地沟壑纵横,黄土层深厚
D. 丁地有珠江注入,是我国内海
16.下图中所示河流的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多峡谷,水流急
B. 多洼地,降水少
C. 多瀑布,河道深
D. “地上河”,少支流
17.假设,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我国的降水将会(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一定
18.下列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
B.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C. 黄河冬季无结冰期
D. 黄河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19.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形主要以________为主 ( )
A. 荒漠
B. 盆地
C. 山地
D. 平原
20.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节目,向世界展现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如下图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北纬30°沿线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拉萨和成都两地的气温年内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拉萨最高月气温约℃,最低月气温约℃;成都最高月气温约℃,最低月气温约℃。
(2)两地中全年气温较高的是,简要分析原因。
22.读 “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山,呈巨大的“几”字形, 受因素影响曲折向东流入海。
(2)黄河上游的“塞上江南”指C和D。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A____ (填地形区)。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4)黄河进入下游B平原地区后,形成“地上河”。
(5)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根本措施在于。
23.读“我国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见,我国的特征是,导致我国主要河流流向为。
(2)图中我国主要水电站大多分而在,主要原因是。
(3)图中山脉的名称是。
24.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2)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不易出现凌讯的是
(3)图中①地发展农业的最优势条件是
(4)图中②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治理的主要生物措施有
25.读“长江水系略图”和“长江干流(部分)剖面图”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A______;支流B______。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G______。
(2)“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大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是《长江之歌》的歌词,这里的“雪山、大海”是指______。
A.巴颜喀拉山、渤海
B.唐古拉山、渤海
C.唐古拉山、东海
D.巴颜喀拉山、东海
(3)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河段。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誉为“______”。
(4)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有______。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 C.横断山区D.青藏高原。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长江流域降水集中,且支流众多,若支流同时进入汛期,会使干流水量大增,又由于长江下游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减弱了湖泊的蓄水能力,因此洪水是长江流域最主要的灾害,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治水;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泥沙。
2.【答案】D
【解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到了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形成丰水期;外流河大多分布在季风区,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到了夏季我国降水丰富,形成丰水期,由此可见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3.【答案】B
【解析】华北平原面积辽阔,是我国第二大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所以也称黄淮海平原。
4.【答案】A
【解析】河南信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附近,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交界区,既有北国的风光,又有南国的风景,位于北方的南部,南方的北部,A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不过信阳地区,B错;农耕区与畜牧业交界是半干旱、半湿润区的交界,信阳是在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处。
5.【答案】A
【解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6.【答案】A
【解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1月份是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哈尔滨气温低,因此应该穿羽绒服。
7.【答案】C
【解析】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故选C。
8.【答案】B
【解析】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北部,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西北部沙漠、戈壁广布,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9.【答案】C
【解析】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温暖湿润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10.【答案】D
【解析】甲图所示的是云贵高原,该高原多喀斯特地貌,乙图所示的是黄土高原,该高原的地表景观是沟壑纵横,故选D。
11.【答案】B
【解析】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12.【答案】D
【解析】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
13.【答案】C
【解析】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台风的侵袭,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14.【答案】C
【解析】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
15.【答案】A
【解析】读“我国沿36°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可知,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是甲为青藏高原,该地海拔高,雪山连绵;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是乙为黄土高原,该地沟壑纵横,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位于第三阶梯上的地形区是丙为华北平原。丁为黄海;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根据题意,故选A。
16.【答案】D
【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
17.【答案】B
【解析】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但是如果东高西低,则海洋的湿润气流被阻挡,降水将会减少,故选B。
18.【答案】A
【解析】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它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该河流冬季有结冰期,不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19.【答案】C
【解析】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故选C。
20.【答案】B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北纬30°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21.【答案】(1)15;-3;26;6;(2)成都;两地海拔不同,拉萨海拔高,气温低。
【解析】(1)一年之内气温的高低变化,称为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在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拉萨最高月气温约15℃,最低月气温约-3℃;成都最高月气温约26℃,最低月气温约6℃。(2)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中全年气温较高的是成都,而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2.【答案】(1)巴颜喀拉山 地势 渤(2)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3)黄土高原 含沙量(4)华北(5)治沙 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解析】(1)由图可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的“几”字状,受地势因素影响曲折向东流入渤海。(2)黄河上游的“塞上江南”是指C代表的宁夏平原和D代表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A代表的黄土高原,这里水土流失严重,一遇到暴雨大量泥沙沿着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4)黄河进入下游B代表的华北平原后,由于流速缓慢,泥沙慢慢沉积起来,形成了“地上河”。(5)黄河最大的问题是含沙量大,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根本措施是要在中游的黄土高原做好水土保持,植树种草。
23.【答案】(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自西向东流(2)阶梯交界处 落差大,水流急(3)太行山
【解析】(1)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由于地势西高东低,使得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2)在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增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我国主要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阶梯交界处,主要原因是这里落差大,水流急。(3)图中山脉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所以图中山脉是太行山。
24.【答案】(1)水能丰富(2)B(3)有黄河水灌溉,水源充足(4)水土流失;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解析】(1)长江、黄河两条大河上游都是流经第一、第二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不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是B河段,因为该河段是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不具有凌汛的条件。(3)图中①区域位于西北地区,这里因为有黄河水灌溉、水源充足,成为重要的农业区。(4)图中②地区是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治理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25.【答案】(1)重庆;汉江;三峡; (2)C; (3)上游;黄金水道; (4)D
【解析】(1)读图,A为长江干流与嘉陵江交汇处的重庆,B为汉江,G为三峡水利枢纽。
(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3)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落差大。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誉为“黄金水道”。(4)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该高原也是澜沧江、怒江等河流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