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第3课时)
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1.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学习达尔文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这是一张进化系统树,请同学们根据这张图总结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呢?生物进化的原因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板书: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生观察并回答:生物进化的总趋势呈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变化。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展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14,自主阅读到p17,并用红笔勾画出重点内容,同时完成《导学案》预习案部分。 时间三分钟。时间结束,通过自我学习,我们首先认识了一位学者,科学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他认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发表巨著《物种的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1你对达尔文了解有多少? 2达尔文在5年的环球考察中做了哪些工作?3达尔文在考察前后对生物起源的认识有什么变化? 自主学习,完成规定内容 请同学简单叙述达尔文进行生物进化研究的过程。 观察、记录、采集标本和化石、思考
达尔文是英国的博物学家,22岁时随贝格尔号皇家海军探险船,进行了为期5年的环球考察。也正是这次考察,改变了他对生物起源的认识,在考察之前他认为物种是不变的。。。。 学生介绍达尔文的主要事迹
达尔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千姿百态的动物,他对生物的多样性感到惊奇。 能认识到生物多样性
我们看,这是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的13种地雀, 同学们,你来观察一下:这些地雀有什么不同?比较明显的是它们的喙形不同、大小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尝试解释地雀喙形差异的原因
达尔文推测:这13种地雀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每一种地雀的喙形和大小都与它所吃的食物相适应。考察结束回到英国后,他还在继续思考,为什么祖先相同的生物,其后代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生物是怎样形成各种适应性变化的? 观察图片
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由野生原种经过代代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例如,人们可以利用人工选择的原理使金鱼的品种多样化什么是人工选择呢? 观察图片,思考 尝试解释不同金鱼的新品种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在人们养殖金鱼的过程中,保留了具有观赏价值的变异个体,淘汰了人们不喜爱的个体。人工选择的选择者是人类 解释人工选择的选择者是人类
达尔文通过人工选择的实例得到启发,联想到自然界中是否也有一种选择作用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呢?达尔文设想,与人工选择相似,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受自然环境选择的。自然环境是怎样对生物进行选择的呢?同学们,你们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因素有哪些? 学习达尔文深入思考以及分析问题的方式,列举食物、栖息地、躲避天敌等因素可能会影响生物的生活
让我们来模拟自然选择的过程,假设在一个遥远的岛上生存着4种以豆子为食物的“豆豆鸟”,它们长相相似,但喙形和大小不同,我们用四种不同的工具模拟它们不同的喙。 展示:头饰表示四种不同喙形的豆豆鸟 进入模拟活动情景
材料用具:纸盒中的豆豆模拟自然界中存在的食物;托盘模拟豆豆鸟的嗉囊。 明确模拟实验进行所需要的用具
1.假设每种亲代的“豆豆鸟”在生存中必须取得20个豆豆才有可能繁殖后代,没有满足条件将因为饥饿而被淘汰。 明确模拟实验的方法步骤
2. 在规定时间,用“喙”将纸盒中的豆豆依次放入自己面前的托盘上 明确模拟实验的方法步骤
注意:手不能直接触碰培养皿,只能用“喙”取食。 放到毛巾上的豆豆才是获取到的食物。取食时间:由我来控制 检查员4名 明确模拟实验规则
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取食情况组织活动开始:在这个遥远的岛上,当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鸟儿们伸伸懒腰准备要出发觅食了,3、2、1开始吃吧,50秒……停!哪些鸟儿获得较多的食物了?统计:第一代取食50秒后,幸存者是多少?第二代又开始了取食的过程,不过食物数量没有多大变化,鸟的数量多了,它们只有在40秒中获取20粒豆豆才能有机会繁殖后代,要集中精力,3、2、1开始……统计:第二代取食40秒后,幸存者是多少?第三代取食开始:竞争加剧了,在25秒的时间内,看看哪种喙形的鸟能有机会繁殖后代呢?统计数据填入表格中 明确数据所代表的含义,有序地参与活动,保持安静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一的内容(五分钟) 学生起立分小组讨论探究一的问题。
思考1:生存下来的个体最多的是哪一种豆豆鸟? 如果再繁殖下去,且都存活的话,数量是多少?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分析问题:尝试解答,并作笔记
过度繁殖达尔文认为:绝大多数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达尔文称之为——过度繁殖。但生物的食物、生存空间是有限的 观察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思考2:为什么有些种类的“豆豆鸟”没有机会繁殖而被淘汰了?如果食物足够多,它们会被淘汰吗? 分析问题:尝试解答,并作笔记
生存斗争在生物的生存过程中,不仅要与其他生物争夺空间和营养物质 而且还要与生存条件进行斗争 观察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思考3:为什么鸟的喙型不同?每种喙的特点会在它们的后代中表现出来吗?同种豆豆鸟的不同后代是否会有差异? 分析问题:尝试解答,并作笔记
遗传和变异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繁殖后代,并使变异能够不断地遗传下去 观察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思考4: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哪种“豆豆鸟”占优势,哪种逐渐被淘汰?如果豆豆变小了,且变得分散了,情况会是怎样?这说明环境在生物的进化中起了什么作用 分析问题:尝试解答,并作笔记
列举不同喙形的豆豆鸟与食物的适应性 “幸存者”的喙形与它们的所获取的食物相适应,说明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能被保留,并得以繁殖后代 观察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达尔文认为: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是适应环境的
板书整理:其实,自然选择的过程是十分缓慢的,选择者是自然环境。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也是经过许多亿年的选择形成的。可见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多样性和适应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笔记重要内容
练习:你能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课本P18关于桦尺蛾的体色比例变化的原因吗? 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
以抽答形式,组织学生完成探究二内容 完成探究二
本节总结,学习目标回扣
当堂检测 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过渡繁殖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