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六章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 在我国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7—8月份,正值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这时如果你走到树荫下面,马上就有凉爽的感觉;如果你到绿漫天涯的森林中去游憩,更会感到凉爽宜人。这是怎么回事呢?1、袋中水珠从何而来?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水的来源。预习提示1、蒸腾作用的概念(P45)
2、蒸腾作用的过程
3、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4、蒸腾作用的意义及应用 比较甲与乙水分散失的快慢,分析原因。保卫细胞是怎么样调节气孔的呢?参照教材图3-6-4,解释气孔的闭合与开放。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对植物体
自 身
的意义应用:
1、移栽幼苗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后有时要去掉一些枝叶,并要设法遮荫,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2、植物萎蔫时要及时灌溉。
3、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1、植物是从何处散失水分的?它是如何调节水分散失的?
2、你参加过义务植树吗?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1、角质蒸腾和气孔蒸腾,以气孔蒸腾为主。
2、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大家谈 春季造林为什么要在树苗发芽前进行? 春季植树造林,是在苗木处于休眠状态进行的。这时候,树液流动缓慢,伤根、断枝以后容易愈合,植树成活率高。植物为什么落叶? 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
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
如图所示。分析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A)植物在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
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
(C)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c练一练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
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
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
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呼吸作用
(B)运输作用
(C) 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c.右图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严生二氧化碳的实验
示意图。为使实验获得好的效果,实验中选用的塑
料袋颜色最好是
A.白色 B.黑色
C.无色 D.不能确定B10.参天大树的根部吸收的水,能够达到树冠的顶部,
主要的动力来自( ).
A.呼吸作用 B.运输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C11.我们常说森林是一座绿色水库,主要是因为
森林可以( )。
A.通过固着在土壤中的根,吸收水分
B.通过枯枝落叶吸纳大量雨水,补充地下水
C.提高大气湿度
D.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B12.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最好选用( )
A.干种子 B.熟的种子
C.萌发的种子 D.刚收获的种子C13、对气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B、气体交换的“窗口”
C、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
D、白天闭合,晚上张开
14、移栽树苗时,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一部分枝叶,
目的是降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15、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主要作用是
A.防止虫害 B.保持温度 C.限制空气 D.保持湿度
16、植物任何部位的活细胞都能进行: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D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