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 -2.1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 -2.1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30 17:41: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我们身边的物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科学课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下面是我对本课题进行的分析:
一、说教材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课。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第二单元的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说学习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六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举例例证等方法,理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观念。
2、观察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理解一切物质都在变化的观念。
3、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物质的不同变化。
三、说学习的重点、难点
本着科学课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生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难点的确立——依据在本科的学习中学生已有大量的生活体验,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质,只不过还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学生会认为世界上的具体、可触摸的物质才是物质。像书包、水果、木头、水等是物质。可是像电、声音、光、火这些现象相对的对学生来说,就难以理解这些也是物质的。尤其是声音、电和光这些现象学生难以触摸比较抽象而教师解释起来,难免比较牵强,因为,只有在初高中,学生才能详细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所以,让学生接受电、光、声音是物质这个观点,有点勉为其难。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和学法
我们都知道科学课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一)关于教法
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自学,发现问题,生生交流,必要时动动手,最后达成坚决问题的共识。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实物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小组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
1、学生在自学的经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以上述分析为指导,以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七个部分。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师板书,学生观察,齐读课题。设计的意图是直接把学生引导到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通过举例例证等方法,理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观念。
2、观察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理解一切物质都在变化的观念。
3、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物质的不同变化。
(三)自学指导(先学)交流汇报(后教)
我们有信心实现学习目标吗?请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1)认真阅读课本26页的1—3自然段,理解第二自然段提出的问题: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吗?自己尝试解决。要求坐姿端正,注意看书姿势。(时间5分钟)
(2)学生交流汇报。(第一次后教)
(3)设计这种方法的意图:由于学生对空气进行过观察研究,知道空气确实存在、空气占据空间的知识,确认空气是物质比较容易;对火是不是物质的确定也好解决,火有光有热量。如果学生解决不了,教师要适时适度引导学生,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物体振动就不产生声音,所以,声音可以看作是振动的物体,声波相当于把振动传递。电在生活中应用得到,最后总结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自学指导2:物质在变化
(1)默读26页物质在变化的相关内容,一边默读,一边看书中的图片,想象、思考后,对比解决图片中的问题: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时引导、点拨。(第二次后教)
(3)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采取先自学后交流、汇报的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中去,在比较中归纳出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结果。
自学指导3:让物质发生变化
(1)认真看课本上的四幅图片,看完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实验,有的学生动手实验,有的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其中一支蜡烛的变化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交流汇报(第三次后教)
(3)设计意图:物质的变化是绝对的,有些是自然发生的,有些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验、体验,进一步了解物质的不同变化: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变化是产生了新的物质。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重视了学生的实践?、体验,最后在实践之后,更深入思索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自然地渗透哲学观点物质是变化的。本节课在多处渗透了哲学观点让学生认识到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变化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
?(四)当堂训练(课件出示)
1、我会填
(1)、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 )、( ),有些变化产生了( )。
(2)、世界是由( )构成的,物质是( ),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把易拉罐压扁,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
(2)、水结冰,不只改变了水的形态还产生了新的物质冰。 ( )
3、我会选
(1)、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
A蜡烛燃烧 B铁丝变弯 C铁丝生锈
(2)、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 )
A纸折成纸船 B小麦碾成面粉 C火柴燃烧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或者疑惑?
师生共同总结: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没有产生新物质;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六)拓展延伸
自然界的岩石会发生哪些变化?
六、说板书设计
以简单明了为宗旨,让学生看了语言简单,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板书课题
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一、世界由物质构成
二、物质在变化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