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二高2009-2010学年度上期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第Ⅰ卷
命题人:何方 张雪林 詹奎 审题人:何方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项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
A、甲型H1N1流感 B、手足口病 C、肺结核 D、麻疹
2、下列能够引起癌症发生的有( )
①3,4-苯并芘 ②紫外线 ③肿瘤病毒 ④氯化钠 ⑤砷酸钠 ⑥电离辐射
A、2个 B、4个 C、5个 D、6个
3、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是产生( )
A、癌细胞 B、白细胞 C、茎节瘤部分的细胞 D、干细胞
4、在烈日下暴晒,可能会诱发皮肤癌,是因为下列哪一种因子造成的( )
A、秋水仙素 B、煤焦油 C、病毒 D、紫外线
5、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既是传染病的病原体,又是致癌因子的是 ( )
A、大肠杆菌 B、黄曲霉毒素 C、蛔虫 D、乙肝病毒
6、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是 ( )
A、肝癌 B、胃癌 C、肺癌 D、乳腺癌
7、为了避免生出患遗传病的婴儿可采取的最有效方法是( )
A、分析家族病史 B、绝育 C、宫内治疗 D、产前基因诊断
8、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
A、用于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 B、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C、标记的蛋白质 D、DNA杂交
9、除下列哪一项外,目前已经能够采用基因诊断技术进行诊断的 ( )
A、病毒类疾病 B、细菌类疾病 C、骨折类疾病 D、寄生虫类疾病
10、根据2002年法定报告,我国病死率最高的两种传染病是 ( )
A、艾滋病、白喉 B、艾滋病、乙脑 C、狂犬病、流脑 D、艾滋病、狂犬病
11、对生物科学的研究大多从什么开始 (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分析
12、生物科学研究中检验预测正确性的最佳途径是( )
A、观察 B、分类 C、测量 D、实验验证
13、尼达姆的实验中最科学的地方是应用了 ( )
A、对照原则 B、平行重复原则 C、单一变量原则 D、等量性原则
14、某生物学小组为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而在两个花盆里种了大豆,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这一设计中应改正的错误是 ( )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
I
阳光
20℃
充足
II
暗室
20℃
不充足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 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黑暗的地方
C、两个花盆的温度不应该一样高 D、两个花盆都应该浇充足的水
15、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生活在海洋中的鲨鱼,组成他们的化学元素( )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大体相同 D、无法确定
16、C、H、N三种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这三种元素是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
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组成元素是完全不同的
17、下列属于结合水的是( )
A、切西瓜流出的汁 B、挤菜掐挤出的菜汁
C、新鲜蛋清里所含的水 D、刚收获的种子晒干时晒出的水
18、氢键在决定大分子的三维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它属于一种( )
A、强健 B、离子键 C、弱键 D、中性键
19、刚收获的小麦种子中水的含量约占65%,此时活细胞内的水分是 ( )
A、全为自由水 B、全为结合水 C、主要为自由水 D、主要为结合水
20、“黄金搭档”含多种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因具有能改善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保障青少年体格和智力正常发育等保健功能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下面能正确体现其的保健作用的叙述是( )
A、人体对钙、铁、锌、硒等无机盐的吸收与水关系不大
B、补铁将有助于对缺铁性贫血及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治疗
C、血钙含量过低的成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症、肌无力等疾病
D、维生素不是能源物质,但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
21、在大熊猫和大肠杆菌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 A、C和O B、C和H C、O和C D、H和O
22、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23、在正常人的一生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P随年龄变化的曲线是( )
A、B、 C、 D、
24、无机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分别缺哪种无机盐会引起儿童佝偻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及贫血病 ( )
①钾 ②钙 ③钠 ④铁 ⑤碘 ⑥磷
A、①②④ B、②⑤④ C、②⑥④ D、⑥④⑤
25、原子的原子核有6个质子,通常其核外的价电子数是( )
A、2 B、4 C、6 D、12
26、下列对生物体中各种元素作用的叙述中,属于微量元素作用的是( )
A、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B、油菜缺少硼时只开花不结果
C、血钾含量过低会引起心率异常 D、钙是人体骨骼中的重要成分
27、水在生物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
①参与新陈代谢 ②参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的运输 ③良好的溶剂 ④储藏能量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8、观察池塘水中的“生命世界”,一般采用的观察方法是( )
A、用肉眼直接观察 B、借助光学显微镜 C、借助望远镜 D、借助电子显微镜
29、为了验证钼(Mo)对小麦生长的作用,科学家将十株长势相同的小麦分成两组编号A、B,A组喷洒含钼的完全培养液,B组应( )
A、喷等量清水 B、喷等量不含钼的完全培养液 C、喷完全培养液 D、喷蒸馏水
30、在生物的组成元素中,占全部元素的98%的是( )
A、C、H、O、N、P、S B、C、H、O、N、P
C、C、H、O、N、P、Ca D、C、H、O
息县二高2009-2010学年度上期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第Ⅱ卷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请直接将答案写在题中的空白处)
1、(9分)在生物体内,主要元素是 ,大量元素是
,微量元素是 。
2、(13分)科学实验表明: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增大,而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减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干种子内所含的水主要是 ,抗旱性强的植物中结合水的含量 ,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自由水的含量 。
(2)自由水以 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质等部位,随着发育期的不同和细胞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自由水占细胞鲜重的绝大部分,是细胞的良好 ,有利于物质的 和 反应的顺利进行,所以生命活动越旺盛的细胞,自由水的含量就 。
(3)结合水和自由水随 的进行是可以 的。
3、(18分)以下是一个证明“食物腐败是由细菌引起”的实验,请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和下图回答问题:
①把碎肉或大豆加水煮烂,用两层纱布滤取肉(豆)汤备用。 ②在3个三角瓶里注入50mL肉(豆)汤,第1个瓶不用瓶塞,第2个瓶用棉塞塞紧,第3个瓶用装有S型弯玻璃管的瓶塞塞住。 ③把3个三角瓶放入盛水的锅里加热,使锅里的水沸腾5min,取出3个三角瓶,冷却后放在温暖的阴暗处(日平均温度在20℃以上)。 ④以后逐天观察肉汤的变化。结果一天后,不加塞三角瓶里的肉汤已浑浊,液面有一层薄膜,这是细菌的群体,瓶内有臭味,说明肉汤已腐败。加棉塞得三角瓶内的肉汤几天后也开始腐败。加带S型玻璃管瓶塞的三角瓶维持时间最长,但肉汤也最终腐败。
本实验采用的是什么实验法? 。
所采用的实验原则主要有哪些? 。
(2)实验操作的第③步是起 作用。
(3)不加塞的瓶内肉汤为什么最先腐败?
。
(4)加棉塞的三角瓶内的肉汤几天后为什么也开始腐败?
。
一、选择题
1—5:CCADD 6—10:CDBCD
11—15:CDBDC 16—20:CCCCD
21—25:AADBB 26—30:BDBBC
二、填空题
1、C、H、O、N、P、Ca
C、H、O、N、P、S、K、Ca、Mg
Fe、Mn、B、Zn、Cu、Mo、Cl、Ni
2、(1)结合水……2分 高 低 (2)游离 溶剂 运输 生化 高 (3)新陈代谢……2分 相互转化……2分 【每空1分】
2、(1)对照(比)实验法……3分
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性原则……3分
(2)灭菌 ……3分
(3)不加瓶塞的三角瓶直接接触空气,细菌进入机会大……4分
(4)加有药棉塞的三角瓶,细菌进入机会较小,但也很难防止细菌侵入;同时由于消毒不彻底,留在瓶内的细菌和芽孢可能繁殖……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