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30 14:58:3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4张PPT)
5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整体感知,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赏析生动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品味本文生动、准确的语言;了解物候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关注自然现象的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沟通工具,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吗?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春 天
夏 天
秋 天
冬 天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卓越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者。著有《竺可桢文集》。
piān

qiáo
shuāi
zài
翩然( )   

销声匿迹( )  

连翘( )

衰草连天( )

风雪载途( )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课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次第】依次。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1-3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4-5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6-10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
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1-12

提出说明对象
研究的意义
说明它的重要性
它取决于什么因素
大自然语言
1、什么叫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比比哪组快:快速阅读课文,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1~3)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性?(4~5)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6~10)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古今的差异。
1、纬度;
2、经度的差异;
3、高下的差异;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主要
次要
不能调换位置
逻辑顺序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11~12)
1.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3.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5.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判断说明方法:
下定义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判断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分类别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只”“就”二字可删除吗?
“只”突出相差较少,不可删除。
“就”表示春天短促,也不可删除。

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 过来。冰雪 ,草木 ,各种花 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 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 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到处呈现出一片 的景象,准备迎接 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
描写一年四季的词语







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炎热 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 叶子渐渐变黄 簌簌的落下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说明文中穿插描写的好处:使文章生动形象,如一幅四季风光画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加红色的词语好在哪里?
都是拟人手法,好像这几种动植物都有人的思想感情,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农事,因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1.“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这篇课文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作用:把大自然人格化,这一说法巧妙、形象,能吸引读者。
2.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交流点拨】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就是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交流点拨】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4.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交流点拨】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的差异。
5.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语言准确、生动、典雅。

6.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说明顺序?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能。作者把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的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这些都以逻辑顺序排列,使文章条理清晰,所以不能颠倒。
这是一篇科普性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清晰有条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说明语言生动形象,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的理解。
【交流点拨】课文中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以上两句诗正说明了这一点。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最大的感触是:教师应该钻研教材,研究透彻,然后将文章的纲领提炼出来,也就是板书,有了这个纲,就有了一条线索,实际这也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我们通过文章与作者进行交流,了解了文章中暗含的写作目的,掌握了根本之后再去研究形式,让它们服务于内容,上课时就会游刃有余,即使出现课件问题等课堂偶发事件,也能轻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