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87-90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负数,区分正数、负数和0,并初步进行初步大小比较。
2.经历读一读、拨一拨、找一找、比一比等数学活动,发展观察、操作能力。
3.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正负数和0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法和初步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信息——感悟
1、听信息,选符号,初步感知相反意义的量
(1)?? 听信息,并记录
???????公交车到站后,1路车有4人上车,2路车有4人下车。
???????今年学校四年级转来8名学生,五年级转走8名学生。
???????淘气今天的作业情况,语文得到3个笑脸,数学得了0个笑脸。
公交车
转学情况
学习情况
1路车
四年级
语文
2路车
五年级
数学
(2)反馈,统一符号:
预设:用文字
用笑脸、哭脸
用正负数表示
引导:这一对一对的数量就是我们数学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同学们有这么多种不同的表示,有没有一眼就能看明白的表示方呢?
2、交流比较,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这么多种形式怎么办?(统一)呈现:用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这种表示方法怎么样?(板书学生的记录。)
简洁、方便
二、?????????? 情景——建构
1、初步认识正负数。
(1)读一读
1.人们为了记录方便,在数学中就规定了这种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板书:十、一)十叫做正好,一叫做负号。比如:“上车4人”记作“+4”,读作“正四”,“下车4人”记作“-4”,读作“负四”。
2.自由读
请你读一读带有正号和负号的数。
像+4、+8、+3的数叫做正数,像-4、-8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3. 区分“0”
0应该属于正数还是负数呢?
学生讨论
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 揭示课题
人们为了简写,可以不写正号。4、8都是正数。负数前的负号能省吗?这些负数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生活中的负数。
2、利用“天气预报”,了解用正、负数表示城市或地区的温度。
今年十二月某一天,三个城市天气预报。海口:15~23℃、北京:-5℃~5℃、哈尔滨:-12℃~3℃。
(1)介绍温度读法:
℃读作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
(2)读一读各地区的温度
(3)理解负数的意义
北京的最低温度是多少?(-5℃)你能说说表示什么意思吗?
北京怎么有两个温度,一样吗?
-5℃表示北京的最低温度,是零下5摄氏度,5℃表示北京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摄氏度。
(4)同桌交流
说说海口和哈尔滨各温度表示的意思。
2、借助温度计理解0℃的内涵,体会数“0”新的意义。
(1)理解“0”的新意义
课件呈现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
介绍:这是一支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这是北京的一个气温,读一读。
质疑:为什么读的气温不是同一个呢?
(2)找一找
原来你们找的起点0刻度线不一样,所以要想读对,我们得先找到0℃,以0℃为起点。
(3)这里的0表示什么?
课件呈现0℃的位置
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读温度的时候都要以0℃为起点。
(4)再读气温
现在你能读对吗?你是怎么读的?
从0℃起,往上数5格,就是5摄氏度。
(5)拨一拨
我要拨出北京的最低气温,怎么拨?
(6)小结:
不管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都要从0这个分界点开始读。
(7)比较大小
-5℃和5℃哪个温度低?说说理由。
预设:-5℃是最低气温,5℃是最高气温,所以-5℃低。
-5℃是零下温度,5℃是零上温度,所以-5℃低。
我是看水银柱的。
小结:根据你们的理由,我们可以说,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板书:负数<0<正数
三、?????? 应用——提升
1.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量。
(1)学校四年级共转来25名新同学记作+25名,五年级转走了18名同学应记作( ) 。
(2)
(3)学校小卖部赚了800元,记作( ),那么亏了500元记作( )。
(4)下图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西 5 4 3 2 1 0 1 2 3 东
/
A?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米,那么从0点向西行2米,表示为( )。B? 如果小华的位置是+7米说明他是向(?? )行(??? )米。
C? 如果小华的位置是-8米说明他是向(?? )行(??? )米。
2.拓展深化
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
生1:风速和刘翔是对着跑的。
师请两生分别代表刘翔和风速表演,是相反的。
如果风速度是+0.4米,又是什么意思?
3.实践作业:
收集生活中的负数。
四、总结——升华
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负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