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的乘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 四年级 上册 教材第30页至32页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况估计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二、教学准备:东方红一号发射视频短片、课件、实物投影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播放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时视频短片。
师:当东方红一号悠扬的以音乐响起时,相信我们的心情是既激动又自豪的,这个视频短片是跟什么有关的?
生:卫星
师:(板书:卫星),想不想知道更多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
课件出示小知识: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时间114分。 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它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师: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绕地球2圈、10圈、20圈需要多少分呢?(生口算结果)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此环节中教师注意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设计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思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它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分?你能向刚才那样直接算出来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教师板书补充完课题)
师:怎样列式?你知道为什么要用乘法?
(求21个114是多少?)
114×21 或 21×114
2、估算。
师: 估一估,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呢?谁来说说?
(师板书,如:114×21≈100×21=2100 分 …)
师:虽然大家的结果不同,但估算方法是一样的。通常估算都是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看做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这样能很快地计算出积的结果,确定积的范围。
3、准确计算。
师:怎样能准确地知道它的结果,我们需要计算。你有哪些方法?
小组讨论
汇报
生1:可以口算。
生2:也可以笔算。
师:我们先进行口算。
生1:我们组的算式是: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我们先算出卫星绕地球20圈需多长时间再加上1圈需用的时间,就是绕地球转21圈需用的时间。
【师点拨】先算20个114,再算1个114,最后相加。——拆数的方法
生2:我们组是把21看成7×3,先算出7圈需多长时间,再乘3,就是21圈需多长时间。
算式是:114×21=114×7×3
=798×3
=2394
【师点拨】转化的思想
生3:我们是用竖式计算的:
师:我想让同学们今天自己用竖式计算。前面我们三年级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今天我们试着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要求:在算的过程中,想一想分几步?(学生计算)
师:老师用再算一遍的方法检查他算得是否正确。既然大家都算了,谁能当小老师,告诉我计算分几步,哪几步?
生:……
师:试着说一说。第一步,请小老师讲清楚,每一步算什么,表示什么,写在哪里?我才不会出错。
生:先用第2个乘数个位上的1去乘个位的4,表示4个1,写在个位上;再用1去乘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写在十位;再用1去乘百位上的1,表示1个百。
师:谁知道114这个积是怎么得到的?也就是谁和谁相乘得到的,与哪种口算相同呢?也就是求1个114。
师:第二步,再求什么?
生:个位上的1乘114乘完了,接下来用两位数的十位去乘114,十位上的2表示20,20先和三位数的个位上的4相乘得80,8应该写在十位上,再用20去乘三位数十位上的1,1表示10,20乘10得200,所以2写在百位上,再用20乘百位上的1,表示2000,2写在千位上。第二步的结果是2280。
师:我怎么看到的是228?
生:因为个位的0可以省略不写。
师:第三步,用114加上2280等于2394.
思考:今天的计算和以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相同吗?
生:一样。
师:用哪些不同呢?
【设计意图: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点拨:如拆数的方法、转化的思想、竖式计算的规范写法及算理、竖式法和拆数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仅帮助学生弄懂“怎样算”,更重要地是引导学生知道“算理”。】
三、巩固应用。
计算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
出示密码箱
师:今天孙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要拿到的话先得打开密码锁,提示密码锁是五个数组成
0( )
109×32
竖式计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反馈(1)1题一生汇报,完整讲题。
(2)2题只展示算法。“竖式和他列的不一样的?为什么这样列?”
师点拨。列竖式时,习惯上将数位多的放上面。
(3)小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简算方法。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新知识?在竖式计算时,你要注意什么?和学生一起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在活动开始我先设计了一个情境:2009年10月1日是一个让我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引入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我结合东方红一号的发射视频,引起学生探索兴趣,再通过小知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大约使114分。这样导入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对他们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新课中,创设情境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解答。让学生求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14×21= ,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确定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巩固估算方法。因为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所以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试着做。本节课是一节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课,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体讨论;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适时的引导,循序渐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求异、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探求新知,最终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 教学中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调动了学习积极性,降低了难度。但是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仍然有部分同学当用十位上的数相乘时,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造成计算错误,对个别同学课堂上还要多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