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是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圈II号”模拟实验的成败得失来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们积极探索、乐于献身的科学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肃性,再次领悟模拟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而“生物圈的范围”设及到地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收集或分析有关资料,获得感性认识。本节的重点在与使学生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并增强保护生物圈的意识。为此需解决以下问题: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哪些条件?②帮助学生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③使学生理解生物圈的唯一性。为此课前需收集大量的资料,学生通过分析资料,解决以上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哪些基本条件;
3.说出"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阐明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模拟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增强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树立“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的社会意识,并采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生物圈。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资料模拟实验,感受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增强保护生物圈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圈的唯一性。
四、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示相关资料,学生对资料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资料的处理能力。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认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目前人类只有生物圈一个家,我们应该爱护它,进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学生事先分好小组,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及自己搜集的图文资料,讨论交流分析,从而达成共识,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生物圈的资料、有关生物生存的必要环境以及环境被破坏后的状况相关图文资料;
2.教师进行PPT课件制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心动
展示课件,神十一升天及宇航员太空生活图片,提出问题:人类在太空中可以生存吗?引出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生物圈。
观察、思考
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情景,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进入角色。
材料支撑,方法指导——让学生会动
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授予学生一定的方法,给出“生物圈Ⅱ号”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相关问题。
通过生物圈Ⅱ号的视频资料,能后对“生物圈Ⅱ号”进行一定的分析。
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行动
“生物圈Ⅱ号”探秘:
1.为什么把这个实验基地命名为“生物圈Ⅱ号”?
2.科学家为什么要提前撤出“生物圈Ⅱ号”?
3. “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了你什么启迪?
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尝试制作生态瓶,模拟简单的生态系统环境。交流展示后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将生态瓶做如何改进、将生态瓶放置在哪里最好、我们需要给它提供什么等。
给予充分的实验指导以及实验过程的关注。
自主学习课本44-45页。
小组合作学习。
研究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运用给定的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个生态瓶,交流展示,并能够对自己和他人制作的生态瓶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交流展示,质疑释疑——让学生建构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包及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图片,自主选择进行尝试探究,从而得出生物圈到底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条件,从而认识到生物圈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
观察、思考、分析生物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条件以及生物圈遭受破坏后导致的后果。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
尝试应用,解决问题——促学生发展
角色大变身、以不同的视角,谈一谈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我们可以做什么?
课后请学生将其制作成电子小报发至教师邮箱内,教师选择优秀作品打印并贴到班级后墙上。
假如我是……
(市长、环保局长、环卫工人、护林员、学生、校长……)。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思考与辨析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2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范围
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六、教学设计说明
在本节的教学内容,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与交流、思考与辨析,以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提高,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我们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获得知识经验的体会,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反思总结,人人都参与生物活动,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品质。